史太浓很早之前就想聊山本耀司,这个男人就像周星驰《国产凌凌漆》里那位小姐姐说的:像你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恰好,山本耀司总是那么的喜欢黑色,媒体与大众给这个男人的头衔多不胜数,比方日本时尚教父、黑色时装魔术师、反流行之王与国内近两年的「朋友圈名言大师」。
到底山本的魅力来自于哪里呢,史太浓决定带大家来了解这个男人。
山本耀司 1 岁时候,正值 1944 年菲律宾战役,属于第二次大战中日本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根据统计高达 50 万日本军人阵亡,而山本耀司的父亲就是其中一员。
所以山本对父亲基本没有任何印象,是母亲独自将其抚养长大,而母亲是一名裁缝。
母亲的裁缝技术并非早年就掌握,而是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养活家庭才不得不将山本暂托娘家,孤身一人到东京新宿服装专科学校学习。她觉得必须掌握一门技术,才能应付以后艰难的日子。
山本的母亲叫富美,那个年代日本的裁缝地位非常低下,所以收入并不可观,富美需要经常夜以继日的赶工以换取微薄酬劳。加上居住地属于当时日本贫民窟下町地区,非常简陋脏乱,沉重的黑色氛围和母亲秉烛剪影就成为山本童年的两种深刻景象,这个景象似乎深深植根在他日后的美学概念当中。
为了谋生,母亲富美对山本是「疏于管教」的,但山本自幼丧父让其懂得生活艰辛,在学习上一点不含糊。23 岁时候他考上了日本久负盛名的庆应大学学习法律,该学校在日本的地位跟咱们清华北大在中国不相上下,区别在于这所学校是私立的,有亚洲第一私立学府的美誉。
此时已经是 60 年代,读法律专业放在当时的日本虽然不及现在吃香,但肯定也比做一名设计师体面很多,但大学毕业后山本去了一趟欧洲游历,回到日本后他产生了一些确切的想法。随之不顾身边人反对,坚定要到东京文化服装学院读服装设计。
一意孤行的山本确实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除了获得奖学金,1969 年他更是拿下了学院两个重要奖项,分别是装菀奖及远藤奖,让他在毕业时获得去巴黎学习的机会。
1970 年,在巴黎完成学习的山本已经 27 岁,虽然他极度迷恋巴黎的文化氛围与自由气息,但他还是选择了先回日本发展,毕竟他的母亲在家里等待他回来。回国后在 1972 年他就成立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
在成长过程中,山本对一切都有看不惯的习惯,比方世俗观念、小资产阶级情调、规范日本人生活的条条框框等。因为二战之后,许多日本妇女不得不走出家门到外面工作以补贴家用,而母亲富美就是其中一份子,这个群体显然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这让山本内心一直忿忿不平。
所以山本冲着「为了使妇女们工作时穿着方便一些」,开始设计出一些宽松且舒适、灵巧又漂亮的衣服,这些衣服的设计初步奠定了日后他成名的风格。
这些衣服样式大家基本没有见过,所以刚刚开始并没有被大家接受。山本喜欢在服装上进行破坏、涂抹、剥离、撕碎、不对称剪裁;运用缠绕、悬垂、层叠等方式来处理设计。这在当时的日本,是很「先锋派」的,所以大家感觉从巴黎回来的山本似乎并没有使用西方设计的语言来处理自己的作品。
而这个时期日本有另一位服装设计师在风格上跟山本不谋而合,甚至若干年后有很多不熟悉的人还误会他们就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后来同样声名大噪的川久保玲。她跟山本自认识后就经常见面,两人曾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柏拉图式恋情之中,最后以川久保玲嫁给一位英国设计师告终,但直到如今两人仍是好朋友。
两人在成大名时也是同步的,事情发生在 1981 年的巴黎,当时山本跟川久保玲相约在巴黎进行时装发布的处女秀。
那时候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学体系大致是:剪裁精致、色彩高雅、造型对称。山本耀司在处女秀上展示的却是粗糙、宽松、无彩色的黑色衣服。他的设计和西方传统着装完全背道而驰,给当时时装界带来极大震撼,所以时装发布会结束后媒体开始大肆的报导。此时的他已经 38 岁,他隐隐感觉到:自己要成名了。
这些媒体的报导其实存在两面派,有主流媒体曾形容:山本耀司跟川久保玲就像广岛的报复,好比广岛上空投下的炸弹一样。甚至有一些媒体直接说:滚出时尚圈。后来山本幽默的顺应这个话题出了本自传,就叫《我投下一枚炸弹》。
当一个人处在舆论中心时,其实就表示这人要火了,因为没有主流媒体会愿意浪费笔墨去叙述一个平淡无奇者,只是山本处在这种舆论压力中足足两年之久。当大师地位尘埃落定后,再来回顾这个时期,他形容:「每一次去巴黎似乎都是为了吵架。」
山本在成名时期有句名言,「还有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厌烦呢?」这句话折射出他对服装设计特立独行的态度。很快,他就跟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并称为日本时尚界三驾马车。
在设计的美学观念上,山本善于将西式建筑风格与日本传统服饰进行结合,所有的创新似乎都源于一种嫁接与混合的化学试验,他希望让服饰不仅是躯体的覆盖物,更成为穿着者、身体及设计师三者的交流枢纽。
西方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喜欢在人体模型上进行从上而下的立体剪裁,而山本则以两维的直线出发,崇尚一种非对称的形式造型,这种理念就来自日本传统服饰文化的提炼。这些不规则形式有着一种自然流畅的感觉,因为穿在身上会跟随动作体态展现不同风貌。
而且在服饰设计上山本刻意模糊了性别界限,他觉得女人就应该穿着男人服饰,因为他感觉女人最性感的时刻便是工作当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女装不强调女性线条,将身体隐藏于布料之中,有着男性化的硬朗,而男装有着女性化的柔美,不受拘束前卫率性,喜欢大量使用裙摆,这自然是童年记忆里的意象深刻影响了他的美学观念。
所以曾经有媒体形容他的服装设计风格为「雌雄同体」。
另外,山本在设计理念上一直秉持一种特色,就是反时尚与主流,而往往让其成为了时尚本身。这种与西方主流背道而驰的新着装理念,不但在时装界站稳了脚跟,还反过来影响了西方的设计师,所以很多时候在媒体眼中他就是那个惯于捣乱的人。
善用布料与材质也属于山本的拿手好戏,比方将麻织物与粘胶面料运用得出神入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沉稳与褶裥(zhě jiǎn)这样的效果。在他《我投下一枚炸弹》的叙述里,他曾提到了如何倾听布料的声音,让布料展现最自然的垂坠度,又如何判断钮扣的正确位置,以及衣领、衣褶的塑造方式。
这种对元素极致的研究好比平面设计里的「像素癖」,而一切师者都是这样的「不疯魔不成活。」
九十年代可谓是山本耀司的黄金年代,他创立的同名品牌「Yogji Yamamoto山本耀司」发展出多条生产线,囊括了男装、女装、运动装、体育用品、牛仔装、皮饰品、配件、香水、家饰品等。
当时香港有个著名娱乐组合,就是艺员葛文辉及林海峰组成的「软硬天师」,他们在 1991 年针对其时极为流行的时尚品牌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叫《川久保铃大战山本耀司》,主要的用意是希望大家不要太沉迷于牌子,可见当时山本及川久保玲对时尚的影响力。
一直忙于设计的山本耀司显然在管理公司事务上是乏力的,又或者是上天公平,没有将两种似乎对立的能力赋予一个人身上。商业是理性的,而设计与艺术更需要感性,所以 2009 年时候因为金融海啸,加上忽视公司管理,财政赤字等隐疾,山本耗尽心血建立的公司最终以负债 60 亿日元宣布破产。
那时的山本耀司考虑过隐退,但一想到一路支持他的纺织厂,他就知道身上背负的责任是很重大的,于是最后一家新的投资公司接手了山本的公司,并重新成立 Yohji Yamamoto 公司。虽然缩小规模,但并不影响山本耀司「继续出发」。
已经 65 岁的山本耀司也乐于专心致志回到设计本身,在 2011 年时候有一个记者问他:「你根本没有获得成功,因为你没有发财。」山本的回应很平淡:「我想说,我的成功和你的不一样。对我来说,通过服装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是成功了。」
山本耀司的魅力本质上不但来自设计本身,而是玩味人生的态度。除了世界时装弄潮儿及日本服装设计的名片之外,他还有多个不同的社会角色,其中包括了音乐人、空手道黑带、画家及诗人。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自然就是音乐人身份,因为在 1991 年到 1998 年期间,山本耀司合计出版过四张专辑,他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弹琴、编曲,进行创作。除了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似乎是刻意通过这种方式和时尚工作保持距离,他也曾公开表示音乐是他休息的最重要方式。
如今已经 75 岁的山本继续保持音乐创作,甚至最近也开起了演唱会。在初中时期山本耀司就学习吉他并组建乐队,所以音乐在很早之前对他来说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时候的山本很迷恋猫王,经常跑到朋友家里去听猫王,鲍勃·迪伦对他来说意义深刻,他感觉鲍勃·迪伦通过音乐对生命的理解带给他故乡的感觉。
而在音乐风格上山本最喜欢摇滚,摇滚在他眼中是一种独立于反叛精神,所以不难理解他在时尚界的举措与音乐的喜爱似乎是一脉相承的。
这便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立体而丰满的山本耀司。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设计史太浓」: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7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15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