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可谓热闹非凡,我说的不是春晚电视联播,而是「小红书平台之一年一度春节庙会」。春晚前夕因为 Tiktok 等国内一众出海产品封禁,小红书意外成为海外用户注册使用的现象级产品。但它依靠着自我性格稳扎稳打,没有借流量之势起事,而是打磨产品听从用户意见反馈,根据需求快速上线翻译功能,便于国际友人之间无缝交流...
我也是在春节期间,参与小红书春节庙会活动发现。
市面上有很多产品细节拆解,包括之前我也出过一些文章,大多都是零碎的细节体验,读者很难形成系统的组合及认知。作为小红书深度用户,在春节期间为了能获得小红袋实体奖,疯狂游戏,爽点达到了,也获得了金色满足,奖品嘛!就差一点点,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小红书依靠活动把我这个用户原本养成的使用习惯重新给调教了一遍,于无形中产生,你就说坏不坏 hhh。
本次我将代入用户、设计师、运营、产品等角色,逐步拆解「小红书平台之一年一度春节庙会」大型运营活动之用户体验细节,如有思考偏差欢迎互相探讨、若有其他理解欢迎评论区交流,废话不多说,那我带各位看官细细道来~
文中大量 GIF 图,请酌情使用流量~
1. 众多入口
活动四面八方涌来,总有曝光区域
① 使用场景
用户使用产品时,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春节庙会活动。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通过活动多入口、以及动画引导设计,来覆盖不同侧用户看到活动的曝光概率。
设计方案:设计浮标、导航栏、侧边栏、搜索入口、瀑布流、视频活动位、平台 push 位、等多入口来满足全域曝光,覆盖面全而广。
浮标:IP 形象+活动营销文案+微动效引导用户点击进入活动;
导航栏侧边栏:通过活动色+特殊字体+活动元素图标与同级模块形成差异,突出活动权重;
搜索入口:搜索结果呈现半屏运营视觉,多个分支玩法,进行多重流量分发;
官方动态推广:图文海报+平台自主曝光,影响力以及活动权重得到曝光,激发用户参与;
平台 push 推广:小红点的奥秘,变相引导用户查看活动内容,间接进行曝光;
图文流话题推广:首页图文流多话题曝光,提前预热话题内容;
视频流活动推广:特殊引导视频曝光,满屏曝光活动玩法。
别看活动入口一大堆,丝毫没有影响小红书用户日常使用产品。原因之一在于,这么多运营曝光入口都在产品原本框架中植入的,并且保持着一种(较安静)的方式默默陪伴,哪怕活动奖品贴纸下发给社区也不影响用户日常使用,反倒因为别人有我没有的心理,激发用户主动探索活动玩法的冲动,
不信?那就接着往下看~
1. 极致浮标
突出又迷你,移动小巧不碍事
① 使用场景
作为《2025 年春节联欢晚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系列活动的浮标既要突出又要明显还要不妨碍用户日常使用,该如何设计?
大小浮标切换交互
侧边栏移动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通过极致折叠以及边框吸附,在不影响用户操作的同时保留活动入口
设计方案:提供常规浮标尺寸入口,当妨碍用户浏览图文内容是,用户可按住浮标上下左右拖动,降低因浮标遮挡操作显示区域的干扰。如果还是碍事,可点击右上角关闭浮标显示,此时会出现细长文字面板吸附在屏幕边缘,因为活动名称竖排显示,左右边距做到了极致窄度,从而在边距 12px 或 16px 的情况下都不会影响页面内所有可操作区域以及文本显示区域。
常规浮标由于面积大 ,常常会遮挡左右两边信息以及操作区域。
折叠贴边小浮标 ,活动描述完整,且不营养用户浏览信息
不打扰用户,且业务入口没隐藏,完成了既要突出又要明显还要不妨碍用户日常使用的设计,属于为用户体验打磨的设计。后续大家有活动运营设计需求可以学习沿用此方法。
2. 趣味贴纸
DIY 装扮主页,致敬小宇宙播客
① 使用场景
如今社交/内容平台的激烈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主页如何打造不同?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依靠帖纸挂件,来增强用户粘性,提升用户活跃度。
设计方案:用户参与平台活动收集不同贴纸,可以在主页背景墙上任意摆放展示。不要小看每一张贴纸,因为人们有着天然的装饰和表达欲望。
从儿时的大头贴、墙上的明星海报、各种节日装饰摆件、以及方便面中水浒卡片等,这些在心理学中也充分体现出人们有“收集癖”。
正是从中获得灵感,将现实行为电子化,用户把独特意义贴纸,贴在个人主页背景上,从虚拟世界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从而获得情感满足,加深与平台的粘性。
另外,对于小红书后续发展起到站坑作用。毕竟个人页是用户展示自我的窗口,精心布置的贴纸,相比简单的背景图,能展示更多博主的兴趣爱好或成长轨迹等。例如,一个很多音乐贴纸用户,吸引同样喜欢音乐用户关注,进而促进是双方交流与互动,形成紧密的社交关系,当遇到稀有贴纸,可能会产生交易行为,或者活动引流都有可能,玩法很多。
3. 细腻动效
提升画面细节,引导用户高效操作
① 使用场景
一场与春晚合作的大型运营活动,如何引导用户完成操作,如何体现本次活动的细节考究,如何与用户互动,产生视觉的趣味性这个是难题。
浮标入口动效 、浮标进度动效、浮标完成动效
活动主页动效 、IP 动效、市集人物动效、按钮动效、小红袋动效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通过轻量化动效,服务于功能引导,满足活动趣味性体验,从而加深用户使用产品的粘性。
设计方案:本次活动运用了大量微动画,我将看到的一一道来,如有遗漏还望评论区补充,感谢。
活动入口:浮标包含首次介绍样式、浏览话题进行中样式、任务已完成样式三部分动画组成。
活动首页:小红薯出现、小红薯打招呼贴贴、小红薯欢快跳跃三部分组成。其次左右两侧商铺老板微动画手势、以及底部逛一逛按钮缩放动画。
活动完成:小红薯摇晃小红袋、小红袋抖动两部分组成
终极奖品:新春「小红盒」福气礼品弹窗动画。
用户在活动全链路中都感受到轻量化动效带来的趣味性,之所以为轻量化,是在不干扰信息展示为前提,通过微动画加以引导告知可点击、长期展示的人物页面通过模拟人物扮演的角色来丰富手势动画从而体现视觉趣味。
看似页面平平无奇,没有动画、仔细品品全是细节,这就是好设计的案例。
4. 金色气泡
与众不同,满屏气泡给惊喜
① 使用场景
如何能使用户在聊天时获得新鲜感与专属感,提升用户在平台的互动体验。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设计金色气泡以及霸屏特效为活动营造氛围增加互动性。
设计方案:用户通过「新春友得聊」活动,完成指定的平台互动行为,解锁四张奖状就能获得金色聊天气泡。用户在私聊页发送任意文字,双方都显示金色气泡,同时快速点击气泡,可置顶一条消息,并出现满屏消息呈现,惊喜感拉满。
这种依靠限定金色聊天气泡,突出聊天时的独特与专属感,鼓励用户参与活动获取奖励从而自主提升用户体验。这种类似售卖的提升用户体验方法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5. 图文并茂
奖品图文预览,生动形象刺激参与
① 使用场景
如何把活动奖品的价值体现到最大,做到所看即所知。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以大红盒奖品堆叠形式加上图文信息呈现,刺激用户获得欲,从而提升用户参与度。
设计方案:在奖品预览页面,一反常规的文本描述,而是采用实物图+名称的方式,由于是春节活动,所以包装成礼盒样式,把奖品信息通过类似开盒方式全部呈现出来。由于有五种新春「小红盒」,用户只需点击上方导航栏红运、福气、健康、喜乐、发财,查看不同的奖品内容,做到了奖品介绍清晰明了,降低用户理解成本。
6. 新年烟花
参与度高,仪式感强的小惊喜
① 使用场景
一个活动入口,让用户既有超级强的参与感,又给予了很大惊喜,看看是怎么做到的。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引导用户参与交互手势,触发彩蛋环节,提升用户对平台的好感度。
设计方案:用户在消息页面,通过上方 banner 提醒,手指从左往右滑动后,出现「朋友相伴 新年灿烂」烟花特效,然后进入主活动页面。这种让用户有真实参与感的交互行为,能极大的增加用户对平台的情感寄托,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活动入口,而是一个人人都能动手参与具有彩蛋环节的入口,为用户体验考虑,设计新的交互创新带给用户惊喜,实在喜欢。
7. 主题预览
所见即所得,时间线与话题的巧妙合并
① 使用场景
为期 10 天的主题活动,如何让未来话题度提前预热,让用户快速参与活动瓜分流量这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以缩略图形式展示每个主题的视觉风格,并植入主题下的话题,增强用户理解,提升用户话题互动,扩大话题影响力。
设计方案:用户在主题预览页面,通过点击上方导航进行显示 10 个不同春节主题内容,除了背景颜色不同,市集店铺在不同主题中设计各不相同,大大丰富了市集多样性,。
除了地图,切换不同主题时,地图上方会出现话题按钮的交互效果,意在引导用户当前话题都可以点击查看,如果用户还是不知道,最下放配有“点击地图上的话题可以去逛逛哦”的字样,通过微交互+文字说明,来引导用户点击话题,多一个引导就是对用户操作体验多一个思考。
1. 文字模式
用户操作习惯,调教于无形之中
① 使用场景
小红书图文笔记已形成品牌记忆,但又局限其中,内容无法多元化展示是个问题,用户需要点击进入具体内容才能查看详情,如何破局。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当前图片模式展示信息较少,为曝光更多优质内容,把社区评论氛围放大,故提供文字模式
设计方案:在春节庙会大型运营活动中,用户只要点击话题,都会进入该话题下的文字视图模式,最多显示 4 行文本信息,最多展示 3 张图片,展示一条最火评论。
相比原来图片视图模式一屏显示由原来 4 条内容,缩减成 1 条半。背后可能是想强化平台图文社交属性。以往有问题都问百度,现在都改为小红书,因为它所提供的是各自观点及经验,可以基于此进行交流与探讨,所以文字模式能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为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可以通过右侧筛选来切换回图片模式使用。
有点说偏了,我想说的是,新的文字模式功能直接更新替换,势必会遭到用户不习惯以及投诉。可以通过运营活动,通过浏览 60s 奖励一次活动拆红袋,来引导用户不断适应此框架结构页面,在活动之中习惯此操作,此乃调教与无形之法。
2. 编号外显
唯一象征,防攻防破有迹可循
① 使用场景
如何让贴纸赋予独特性,从而形成具有收藏属性,在社交互动中起到助推作用。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通过专属编号外显设计,展示稀有属性,从而提升分享和互动,扩大活动传播范围。
设计方案:当用户获得一张贴纸,名称下方均会显示一条唯一编号、收集时间以及失效时间,用户可自定义是否装扮到背景面板展示。
每一个贴纸都带有专属编号,可以形成个性化的“数字收藏品”形态,同时编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安全性和可追踪性,防止重复领取或篡改,能为活动运营提供数据支持,也能因为专属编号增强用户信任,帮助小红书更好的优化用户体验和商业化策略。
一个不起眼的编号展示,能有这么多的用户,这就是用户使用体验中的一个供大家学习的细节。
3. 限时挂件
① 使用场景
如何在用户社区互动中,使活动曝光,同时激发用户参与活动。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通过头像挂件设计,增强用户参与感,强化节日氛围,促进社交传播,提升用户活跃和留存率。
设计方案:用户通过春节庙会活动获得不同的头像挂件,包含鞭炮、烟花、皇冠、数字等设计图案,烘托春节文化节日,用户可以选择佩戴,它会在个人中心头像、评论区头像、显示挂件。
将挂件放在头像位置,可以更好的曝光挂件的与众不同,在社交互动时体现稀缺性,激励用户完成更多任务,获得挂件从而增加用户成就感。
4. 搭子引流
找搭子得红袋,拉新引流促转化
① 使用场景
小红书目前依然存在用户增长瓶颈,月活 3 亿,相比抖音等平台的 8 亿月活用户,依然有很大的用户群体待挖掘。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通过用户拉新链路获得奖励,同时平台获得用户增长
设计方案:设计「找搭子一起逛」页面,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用户进行搭子结伴,也可通过微信邀请或面对面邀请进行站外引流,同时若邀请新用户,即可赢得 10 元现金奖励。
这种直接送钱的拉新引流不稀奇,但像小红书这样,依靠春节庙会活动来拓宽用户群体,新用户入驻即可吸引新用户参与春节庙会活动,通过活动了解平台使用方法,同时获得活动奖励,一箭双雕。
另外,站在运营测的角度,微信引流一般都有封链风险,很可能微信直接点开出现「诱导链接」等显示,这对新用户入驻的首次体验很不友好,所以在当前活动邀请新用户时,平台只会提供一段乱码,用户复制后打开小红书即可完成邀请。这看似麻烦但规避了潜在风险,同时入驻的新用户忠诚度会相对较高,防止僵尸号存在。
5. 金色昵称
专属象征,外显身份刺激互动
① 使用场景
在用户常出现的位置,如个人主页、评论区互动、话题广场讨论区域如何引人注目,多重曝光?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通过金色昵称显示,带来趣味社交互动,形成社交传播评论热度效应。
设计方案:通过参与拆红袋活动,获得限时 24 小时「金色昵称」身份,用户昵称将变为金色,在主页、笔记、评论区等地方可以被看到。
由于是限时稀有活动奖励,会激发用户在评论区留言等社交互动的积极性。用户为了获得金色昵称,会更频繁的参与活动,完成各种任务,如浏览热门话题 60s 等,这有助于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参与度,有效助力平台运营。
6. 贴纸图鉴
专属盲盒,心理博弈,刺激参与活动
① 使用场景
小小贴纸如何满足用户展示独特个性,激发收藏欲望并且参与其中?
② 设计思考
设计目标:参与任务达成专属贴纸,未解锁前无法查看,从而激发用户参与平台玩法中来。
设计方案:在贴纸图鉴中,随机展示一些带有专属标签的贴纸,用户打开弹窗,看不到具体贴纸图形,但通过文案描述,能感知到这是我的专属回忆定制贴纸,整个弹窗专属标签异常醒目,刺激用户参与活动获得贴纸。
当专属贴纸获得后,会提供专属故事,让用户知道此贴纸的由来,在平台中形成独特身份象征。激发互动交流,从而增加用户对平台的归属感。
以上就是本次「小红书之春节庙会」运营活动设计细节拆解,在这里各位看官的查阅与学习。
好的运营活动都是多方不断碰撞擦出火花的结果,如果都是各自为营,那就达不到极致的用户体验。只有整合起来结合产品和运营、设计、市场测等需求,为实现用户增长、促进活动传播、增强用户参与、强化节日氛围、等多重目标,才能在设计目标中通过一系列情感化设计,依靠设计测来提升活动视觉与趣味性,从而吸引用户提升平台活跃度。
今天得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 95 亿票房数据,冲到中国影史排名之首位,跻身全球电影票房第 24 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中国电影进去全球视野的片子,感叹饺子导演制作团队对于特效细节的不将就,对于每一处画面细节打磨到极致,历时 5 年,为了能产出好的视觉效果,再久也无妨。这和小红书春节庙会的设计团队一样,细节极致打磨,才能做出用户使用爽的产品。所以,设计也是任重而道远的活儿,保持热爱,全力以赴,任何职业都是如此,我们只需认真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以及天命。
2025 我们都会旗开得胜,一起加油。
PS:
设计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美不仅是视觉,还有好的体验流程。不要让用户思考,这是每个设计师所追求的。 认真记录产品细节,了解背后的思考,也是不断提升自己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热评 打波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