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夏花生

用过麦橘大佬的模型,真的很棒,这次的分享也受益良多,合理的利用AI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进行创意工作!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往期回顾:

嘉宾介绍

麦橘 MERJIC 是一位杰出的 AI 艺术家和 AIGC 领域的头部 KOL。作为 Stable Diffusion 顶尖视觉模型师,他创作了广受欢迎的麦橘 majicMIX 系列模型,该系列在国内在线运行量超过 3000 万次,目前排名第一。

在推动 AI 艺术社区发展方面,作为麦橘传媒 CEO,他创立了 Stable Diffusion 国内最早期的头部创作者社区麦乐园 MAILAND,同时担任多项 AI 大赛主办方及评委。

此外,麦橘还受央视财经邀请参与了 sora 专题采访,以及蓝色光标创意加减乘除的个人专题采访。

同时麦橘的作品也获奖无数,不仅入选了荣宝斋典藏数字艺术拍卖会,还斩获 PromptBattle 提示词挑战中国区首届冠军。

画画这个事情,画技好像也不是最重要的

麦橘常说,「我是绘画童子功。」短短七字,却总能深深感受到麦橘对于绘画创作的热忱。他第一次给社区做直播分享,讲的就是人体结构,无怪乎在 AI 人像绘画还很魔幻的一年前,麦橘能率先练出五官精致、比例协调、光影细腻的写实人像模型,至今仍处于各大模型平台高分榜、下载榜前列。

优设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 AI 绘画的?

麦橘:我是从 2022 年开始接触 AI 绘画的,但与绘画艺术结缘还要追溯到孩童时期。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高中时候我受到了一次比较大的冲击。我学了那么久的画画,老师长辈都说我有天赋,但在考试的时候,有些同学才学了一两个月,分数却比我高,老师说主要是因为他们想法很好、创意很好。这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在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画画这个事情好像跟我的画技也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在此之后,我决定让学画之路暂告一段落,大学期间选读了哲学专业,但我并不觉得惋惜,我开始意识到,对绘画创作而言,画技并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想法也很重要,所以大学的时候就没有去学画画了。我觉得我学够了,我要学的好像不是画画,而是想法,于是学了哲学,毕竟这是万科之王。

远赴异国在哲学路上求索,坦白讲此间亦有诸多困苦与孤独,是绘画陪我熬过了这段时光。虽然不再学画,但我没有放弃画画。大学期间我很喜欢画点画,大概用铅笔先勾勒一下轮廓,然后拿钢笔一点点把它给点出来,硬生生点出来。打下去的每一点好像都没什么意义,但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画面,非常治愈。整个过程会花掉很多时间,但也能让我进入心流状态,算是一种解压方式。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图丨麦橘

正因为想画得更好,所以放弃了学画。最后我受家里人从业金融的氛围影响,又在哲学专业里深度修习了经济哲学,毕业后踏上金融这条路,成为一名金融分析师。人工智能这个题材在资本市场是 22 年底才开始活跃的,我当时为了看趋势做分析,也接触了 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一玩就上头了,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甚至我的想法都不用去画了,可以直接生成出来。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这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大学时爱画的点画,和 AI 文生图里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成像,竟有殊途同归之妙:前者是把点逐个堆砌起来,由少至多构成整体画面;后者则是随机生成一堆噪声点再逐步去噪,最终形成清晰图像。起初都只是粗略的想法——或用铅笔勾勒,或用言语描述,在人与媒介的交互迭代中落成了我们想要的那张画。

优设:很多人说 AI 绘画不是艺术,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观点的?

麦橘:两年前 Midjourney 刚出 V1、V2 版本的时候,我已经用它进行创作了。那时的 Midjourney 还比较“离谱”,画出来的东西都很古怪夸张,主要用来做抽象风格作品,人像压根没法做。但在一些艺术家眼里,那时的 Midjourney 反而是值得怀念的版本,天马行空,能体现 AI 的创意和魅力;现在反而变得越来越像对人类创作的模仿,作品显得“没有灵魂”。

所谓的 AI“主体性”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它没有自己的想法。一开始因为学得不够多,所以不听人话;现在学得足够多了,所以对指令的理解更加到位,能够呈现和产生的东西会足够好。AI 这个词并不代表自主思考能力,这是我们讨论 AI 艺术创作需要时刻记住的前提。艺术家眼中天马行空富有创造力的版本反而是 AI 绘画技术最弱的时候;现在技术提升了,画出来的东西就会更真实。当然也还是可以抽象,但创作者首先得具备对这类风格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图丨麦橘

在此前提下,AI 艺术创作的主导方实际上还是人。在画画的时候,我的手就是一个“翻译官”,要把脑海中的想法“翻译”成画面。现在这个“翻译官”换了,换成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最终呈现的作品效果,一方面要看我们能描述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要看 AI 目前学会了什么。文字语言就是提示词工程,至于图像语言则是指图像参考,把希望 AI 模仿的图像传送给它进行学习。

但实际上,同为想法“翻译官”,AI 所能实现的创意传达与画画、摄影还是有很大差别。最显著的在于,画画或摄影的传达大多数时候是有折损的,虽然我的基本功也都比较扎实,但脑海中有想法、试图用手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会觉得它损失得非常多。就像很多人说的“眼睛和脑子会了,但手不会”。AI 的神奇之处在于,即便创意折损的情况依然存在,但也带来了许多意料之外、创意放大的时刻——也许创作者本来并没有想得那么惊艳,但在与AI的交互过程中快速迭代出了比原始想法更有意思的作品。而这也是AI被许多传统艺术家所诟病的一点,认为这些“意料之外”并不来自于创作者本人,所以不能算是“艺术”。

这突然间让我想到一个金融概念叫杠杆。杠杆本质上就是拿着不属于你的东西去获得超额收益。但我认为,善用杠杆本来就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把传统绘画过程中创意实现的折损看作是人类的独创性,这一点其实没有错;但如果非要把一个明明还不够好的东西说成是最好的,似乎也不太对。那为什么我不能做得更好,把实现超额效果作为我的目标呢?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图丨麦橘

在我看来,AI 确实使得创作比以往更高效了,但这个过程中依然涉及很多审美选择的环节,也因此最终呈现的作品就是带有我们独特审美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仿照。不管是用 Stable Diffusion 还是 Midjourney,又或是其他工具,创作过程中都会面临随机性和选择的问题:从选模型开始,到选工具,选参数,选我们的提示词,包括选择要参考什么样的图,都是我审美选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AI 创作的独特性是来自我们独特的审美选择。好比同样是拿 majicMIX_realistic 做人像图,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像我们社群里有些人做出来的那样好看的图?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是一个个选择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审美的打磨来自于见多识广和岁月沉淀

麦橘的作品,可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能欣赏到“只应天上有”的美,也能被仿佛溢出画面的魑魅魍魉拽进梦魇深渊——这是他的“麦橘循环”。

优设:您的作品风格跨度很大,平时是如何积累素材和提高审美的?

麦橘:在纵向上,我会追求美的极限和丑的极限。一方面去做我审美中能想象到的最美的样子,世间不存在,但看上去又很真实。另一方面我也会去探讨我心目中最深的恐惧,把最令我感到不安,难受,甚至不适的样子也做出来。上过天堂,下过地狱,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凡世。我经常说,没有阴暗,哪来光明。丑与美,看似对立,实则相伴。当日常训练的两端审美推得足够极致,自己的创作世界变得非常开阔,能把握的题材和风格就更多了。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图丨麦橘

而在横向上,我要充分利用好 AI 技术带来的创作提效,来拓宽我的审美眼界。

今年 4 月,Midjouney 推出了“--sref random”工具,在绘画时键入该指令,可为作品提供随机风格样式参考,目前可引用的风格样式多达 42 亿种,每种风格打包标记为一串数字(种子)。该功能推出后,我组织了两百多名社区伙伴一起共创 sref 种子库,大家自由测试 sref 风格,把认为好看的风格种子记录在共创文档里,以便日后画图时查阅引用。有些声音会说这本质上是一件人力穷举的事情,像抽卡一样去抽好看的风格,并不是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提升。但其实我觉得,我们是没办法去想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的,所有想象力的产物一定在生活中有引子,不管是山海经的奇珍异兽,还是未来科技产品。sref random 可以帮我们拓宽眼界,快速习得更多绘画风格,我们就能够去创造更多东西。

无论是极美或极丑的演绎,还是上亿种风格的选配,都需要日复一日打磨技法,孜孜不倦。至于创意灵感本身,我觉得创意想法还是来自于自身经历。我在小屁孩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经历,单纯觉得什么好看就去仿照着画,但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已经取之不尽。随着年龄增长,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我去不同地方旅游,认识不同的人,有了不同人生阶段,经历生离死别,到那时再去结合我已然宽广、精深的技法,我就能有更多的创作。希望到我老了以后,至死那刻,能够魔功大成。

我的实践方式其实非常质朴。当下所能掌控的,就用尽一切杠杆去放大和撬动;而当下还不能掌控,或说阅历还没到那步的,便静待花开,不急于一时。就想到有些没谈过恋爱的写失恋的歌词,没结过婚的写关于婚姻的剧本,你怎么写,对吧?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图丨麦橘

所谓价值传递可能只是一种迎合

在这次采访中,麦橘反复提到 AI 对艺术创作最显著的作用是效率提升,「AI 把艺术创作的过程变得很短,但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表达我们的观点。它让我放下了顾虑,画画的时候可以不用仔细考虑那么多,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把脑海深处的想法包裹了进来。」

优设:很多人觉得 AI 绘画靠的只是想法,降低了创作门槛,会让艺术贬值,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麦橘:“想法表达”本身,能否必然成为艺术,这个矛盾跟 AI 并无太大关系。无论以什么工具媒介进行创作,这个矛盾都是存在的。AI 的出现降低了视觉艺术的创作门槛,只要能够用语言表达,就可以生成画作、照片乃至视频。于是在一些艺术家眼里,这类随兴而至、缺乏深层价值传递的作品,并不能称为“艺术”。创作应该带有观点,这个没错,但我认为观点可大可小。可以是个人感悟,也可以是对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都算是观点。

在我看来,那些硬要为艺术创作加诸宏大价值的行为,可能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甚至是不自知的迎合,假设我要用手去绘制一幅两米巨作,这种需要长期花很大精力去做的事情,确实难免深思熟虑,要想好多东西,要想万一我是拿去展览的,拿去拍卖的,是不是要迎合甲方、迎合消费者的想法,不然有可能时间精力都白费了。但 AI 为创作带来的提效实际上减轻了这种心理负担,反而能让更多真实想法在作品上流露出来。

以前我们想要赞美一个人时,真诚且热烈,而现在只想说“牛逼”。我个人觉得这是很可悲的现象。往远处说,在一个表达欲普遍下降的时代,如果能够借用 AI 创作快速表达某些真实想法的话,那也是一件非常珍贵、值得时常去做的事情。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图丨麦橘

理想的状态是不去迎合,就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创作,市场刚好喜欢、观者能够共鸣。但大部分人是没有这种状态的,包括我在内,我也害怕自己会为了去做到别人眼中喜欢的样子,慢慢地改变了自己,所谓的被裹挟。我认为,在坚持为自己创作的同时,出于兼顾现实的考量,最好也能让创作思路多元化,不要只做同一类作品。除非你很有经验,能一下抓准甲方或消费者的喜好。不然很多东西不先做出来的话,你怎么知道有没有潜在市场呢?

今年以来,我也在“保留喜欢”和“学会迎合”之间做了些平衡的尝试。这是一个我必须去考虑的事情。目前比较好的方式是承接一些比赛,没有太大的乙方压力。参赛者得奖了是一种荣誉,还能拿钱,不得奖说白了也不会怎么样,自由度相对高一点。我希望自己能探索出一条“既要又要”的路,保留初心的同时能赚到钱,而且是光明正大赚钱,不是跪着赚钱。

有些事情,是大厂做不来的

有好几次,刚加入社区的新朋友见到麦橘在群里说话,都诧异地问,这个是 SD 麦橘模型的麦橘吗?我想这问句背后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 majicMIX 系列模型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是没想到如此声名在外的创作者也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优设:为什么会想到成立麦乐园这个社区?

麦橘:麦乐园是个野路子社区,大家以前都是在干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不是做艺术创作的。现在聚在这里,有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背景,五花八门。但我觉得大家有个共同点,就是“童子功”,对艺术有自己的观察和审美,因为 AI 而相遇在此,重拾创作。

举个很有趣的例子:就像一个皮包,没买之前可能不会留意到街上有人背,一旦买了就总会发现原来别人也有。当我开始把自己视为创作者的时候,我就能看到这个世界上原来也有这么多创作者,他们都很积极地去表达自己的东西。这种审美和表达的积累从小时候看动画片那会儿就开始了,即便我们后来弯弯绕绕去做了很多其他工作,但能观察到大家打心底里都是热爱创作的人。

优设专访AI艺术家麦橘MERJIC!SD模型收获3000万人气!

图丨麦橘

所以作为社区领袖,我一定要做的就是保护大家的创作力,然后带动更多人认可并加入 AI 艺术创作。在 AI 应用普及度还不高的当下,我认为利益为先的大厂可能做不来这样的事情,只有那些从热爱出发的个体,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

我还想和不同的人多聊,多碰撞,跑题也无所谓。发起连麦,是激发大家表达欲的尝试,不一定要去找绝对正确的真理,争论、质疑、推翻都是可以的。在分歧中寻找共识的交集,作为一个新的出发点启程,而后再推翻,这个过程中积累的东西往往非常有意义。

我觉得能看到争论其实是非常好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往往是大家最多的时代。

收藏 35
点赞 100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