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李沃耕,从帮助故宫设计出第一款网红文创类产品,到自主创业成为CEO,再到投身于游戏公司,打造出数款成功产品,他是如何实现多栖发展的?又有哪些管理团队的实用方法?对于当下热门的AI,他的看法是什么?优设专访为你一一揭秘。
其实我很早就开始学画画,可能比大多数的设计师都要更早地涉及绘画学习,后来我就读于美院附中,接受了四年的绘画教育,当时设计行业还不是很普及,但是我高中时的专业课老师告诉我,做纯艺术很难赚钱,走这条路看不到希望,这成为我关注到设计行业的契机。但真正让我踏足设计专业的,还是后来我对设计产生了真正的兴趣,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思维更偏理性分析,造型艺术需要饱满的情绪表达,而理性可能更加适合设计专业。
《胤禛美人图》是故宫博物院的首款APP产品,先说说我和故宫博物院的渊源。
在2011年,我还在美院工作,当时移动应用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iPhone发布仅有4年时间,iPad也刚刚问世。那时候我非常渴望在这个领域做出一些成绩。所以开发了一款名为“中国古典家具”的iPad应用,介绍中国传统的明清家具。因为那时刚刚毕业,这也是我做的第一款APP,所以我对它的期望并不是很高,然而它的反响却出乎意料的好,迅速地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在发布的第二天,我就被人们叫醒,告诉我这个APP非常火爆。
《中国古典家具》App在苹果官网,作为第一代iPad Mini的精选示范应用
第二天晚上,这款软件就已经进了AppStore的免费排行榜,我当时觉得很神奇,但心想可能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它却不可思议地继续上涨,到第三天时已经成为免费榜的第一名,而且接下来的数天一直保持在榜首。
同时,这个应用还获得了App Store的首页推荐,在应用商店的头图上置顶展示了一周,当时许多游戏公司都想获得这个推荐却无法实现,还来询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此外,《中国古典家具》还获得了苹果App Store2012年度最佳应用的奖项。
《中国古典家具》应用占据榜首数天时间
由于当时这个APP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有名的产品,故宫博物院也注意到了它,后来故宫博物院负责数字化建设的同学就联系了美院,询问是否有兴趣协助故宫开发一款APP,主题是“胤禛美人图”,也就是关于雍正皇帝12个妃子,每位妃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画像,故宫想要展示这些画像。
在开发这个项目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从公众的角度介绍12张美人图,以前博物馆通常只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介绍文物,这种方式非常单调,不被大众接受,这也是博物馆和大众有距离感的原因。如果想让用户理解12张美人图的艺术价值,仅仅单纯展示就没有太多意义。因为我去过故宫很多次,发现观赏故宫展品的游客多数都是匆匆忙忙的,在每个作品前只会停留几秒钟。走马观花看下来,实际上什么也没看到。因此,我的想法是打破这个屏障,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这些文物,让作品与用户互动,让用户真正沉浸在里面,借助用户主动探索的过程让观众潜移默化的探究这些文物。
《胤禛美人图》中的小动画彩蛋
所以我把画里很多有趣的看点,加上了非常微妙的小动画,让用户能够发现埋藏在工笔画里面的故事。用户会像找不同一样去寻找画中隐藏的彩蛋,并乐此不疲。同时还对这12张美人图进行了二次包装,强调了季节的含义,使每三张图代表一个季节,这些都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衍生出的创意,通过从非学术的角度挖掘这些文物的可能性,并用视觉形式来二次包装它们。这都是当时采用的一些方法,现在看起来这些点子可能并没什么新奇,但在当时非常的有效。后来故宫的很多宣传口径也使用了这些方法,从一个严肃的博物馆,转变成了一个网红博物馆。
比如后来在微博上很火的乾隆剪刀手的动画,就与之有关。可以说《胤禛美人图》让一个非常严肃的博物馆打开了新的想象力,让博物馆的运营人员从传统的学术语境中跳脱出来,以一个大众化的角度向用户讲述故宫的故事。这个事情让故宫意识到原来可以有这样一个角度去跟观众沟通。
回想起来,我意识到当时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现在用户体验设计理念的关键方法论。尽管在那个时候行业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方法论共识,但《胤禛美人图》从朴实的角度出发,分析用户需求、解决问题并给用户带来惊喜,一步步引导用户深入产品,并因此收获了大家的喜爱。
公司黄色的“白板”,此图为《胤禛美人图》的概念设计阶段
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最大的成就是它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胤禛美人图》是故宫馆藏中非常重要的藏品,平时展出次数寥寥无几。即使展出,其覆盖的观众也很有限,可能只有几万人。但通过将其制作成APP,它的覆盖面大大扩展,下载量能够达到五六十万甚至更多。普通观众把玩APP甚至比看到原作更为触动内心,后来很多人说“故宫出品,必属精品”,就是起源于对这款APP的评价。
另外一个收获我认为可能更值得与大家分享,这个APP的成功对我内心产生了深刻的触动,即设计的价值可以被公众认可。在我上学时曾看过乔布斯的一次访谈,他提到设计iPhone的经历,因为iPhone当时属于异类,所以在2007年发布时,许多人都嘲笑它,认为它不可能成功,给出了很多理由,如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等等。但我记得很清楚,乔布斯最后说,当他看到iPhone的销售数据时,他意识到iPhone的成功并不是商业上的成功,而是美妙设计的成功,这款APP证明了美好的东西终究会被用户发现,这是对设计师最大的褒奖。
但作为一个设计师,当你真正参与到设计工作中时,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产品都不会成功。这可能有些悲观,但这确实是设计师的常态,即使设计非常出色,但它由于各种原因就是不被公众所认可,很多人也因此受挫而动摇,而我比较幸运,在我设计了这些APP产品后,发现就像乔布斯所说的,如果产品真的很棒,用户终究会发现它的美好并予以认可。“美妙的东西终究会被用户发现”这种信念帮助我在早期的设计生涯中保持了对设计的热情,支撑我努力工作到现在。
三款文创类 APP 分别获得了 3 次 App Store 年度最佳应用奖
《胤禛美人图》和之后与故宫合作的《清代皇帝服饰》分别获得2013、2015年App Store的年度最佳应用,加上之前的《中国古典家具》,我拿到过三次苹果公司评选的年度最佳应用大奖,这点是极少设计师可以做到的,此外还两度获得了DFA亚洲最具影响力大奖。《清代皇帝服饰》最终还转化成了故宫数字馆的展品,在故宫的端门常驻展出,这些为我的职业生涯建立了充分的自信,也为这段文创APP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坐落在故宫端门的数字馆,展出清代皇帝服饰的相关的数字内容
说来话长,2005年我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当时隐约意识到交互设计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而我恰好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人,所以很自然的,就对交互设计产生了兴趣。虽然那时候交互设计在国内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很多设计师还没有关注到这个领域,但我对它一直有很强的执念。2006年,我正式决定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开始了这个方向的系统学习。当时这个领域在国内的公司里还是非常小众和原始的,我的同学中也只有两三个人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其他同学仍然在做传统的纸媒方向。
2009 年毕业设计课题,为荷兰银行设计新的 ATM 系统界面
记得在做毕业设计时,只有我和零星几位同学选择了交互设计方向,现在这个领域已经变得炙手可热,超过一半的学生都在做交互设计。我的毕业设计虽然归类为平面设计系,但却仍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入选了中央美院的千里之行展,我认为这是一个转变,因为我没有被视为异类。后来因为在交互这块儿做的不错,加上一些机缘巧合,我就在学校工作了很长时间,这期间也辅导了很多同学交互方向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采用了当时颇为时髦的触摸屏设备,并搭建了一个仿真的 ATM 机使用环境
因为我已经离开学校有一段时间了,我的认知和经验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但我仍然可以从职业的角度谈一下这个问题。我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的设计教育过于概念性,缺乏对现实的关注,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学院一直倡导要培养未来的设计人才,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对未来的幻想或畅想,那么就缺乏实际意义。只有立足于当下,解决好此时此刻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未来视野的设计师,因为没有人能坐在教室里对未来进行预言。
回到问题,我做了很长时间的设计管理工作,接触了各种类型的设计师,目睹了他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职业发展的困境。因此,很能体会设计师在职场中的困惑,因为我曾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从现在的角度回看设计师的成长历程,我会觉得技术和技巧并不重要,甚至更夸张的是,在学校里非常重要的一些设计方法论、美学知识、排版技巧等,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些专业知识不需要学习和掌握。我的意思是,真正支撑一个设计师做出优秀作品,并持续在这个行业里奋斗的动力是什么?难道只是在课堂上学会了如何设计字体、如何搭配颜色吗?我现在觉得这些知识其实非常的脆弱,甚至不堪一击。
2007年在中央美院与同学的合影,正中间是王敏教授
回想起来,对我而言,真正支撑我往前走的力量来自我的导师和他给我讲的故事。我的导师王敏教授当时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院长,他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多年,曾任教于耶鲁大学,担任过Adobe公司的艺术总监,是上世纪硅谷创业浪潮的亲历者。在我跟他学习时,他讲述自己在设计方面的亲身经历,比如他访问皮克斯时,目睹史蒂夫·乔布斯与导演讨论工作的情景,他如何追求细节等等,这些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王敏老师还跟我讲苹果早期Macintosh的设计,他说乔布斯把所有参与者的名字刻在机箱内部,并要求机箱内部也要和外观一样整洁,甚至线路板的排线也要非常美观。包括乔布斯做Next电脑时,要求电脑必须是一个完美的正立方体等等。这些故事对我有着巨大的触动,因为它们不是来自于报道或自传,而是来自我的导师和他朋友的亲身经历,这些事情就像是发生在身边一样。
早期的 Macintosh 内部刻有研发人员的名字,Steve Jobs 的名字在中间偏上的位置
这些故事讲述了过去的设计师,甚至可以称为设计大师,他们对设计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追求。这些故事具有长期价值,能激励我在职业生涯受到挫折时仍然坚信设计的意义。但是我发现我的团队里很多设计师并不缺乏设计技能,而是缺乏对设计的信念。我经常看到一些设计师中途退出,或者在经历某些挫折后,开始怀疑设计的价值和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一旦这种怀疑建立起来,就会深刻地改变设计师的职业轨迹,许多人在中途放弃了,或者越来越迷失。我认为,缺乏榜样的力量以及由此激发出的信念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因此,如果你问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准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爱上设计并真正体会其中的价值,就像我经历的一切让我对设计产生了敬畏之情,也让我意识到设计的价值在哪里,在此我希望再次感谢我的导师王敏教授。
对许多学生而言,从长远看,他们应该思考如何在设计行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价值,而不是仅仅考虑毕业后三五年内晋升为小组长或艺术总监,当然,这是一个伴随着煎熬和彷徨的长期过程。
奔驰中控系统设计是个很有趣的项目,大概是2012年,受戴姆勒集团的邀请,在中央美院的交互设计实验室开始做这类前瞻性的设计。当时对于车载系统的设想还很模糊,而那时车里最常被使用的交互设备其实是收音机。即使有屏幕,也只是很有限的一小块,功能非常单调。甚至那时特斯拉还没有出圈,所以当时还把特斯拉的照片放在提案PPT里大肆的批判,认为它们只是简单把屏幕放大了,并没有对车机交互做深度探索,没想到最后特斯拉大放异彩,现在回想起来是挺有趣的一件事了。
在这个项目中,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即“在合适的语境下进行设计”,这个理念最终变成了我本人的重要设计原则。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也一直强调类似的观点,比如设计一张海报,仅仅在电脑上看是没有用的,老师会建议我把它打印出来,再去审视这张海报做得怎么样,因为这样更真实,等我打印出来之后,老师又告诉我,这样还不够,那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真实呢?就是我要把海报放在它所应该存在的环境/语境中,才能真正评估它的效果。举个例子,当你做了一张学校宣传栏的海报,在定稿前要先小范围张贴在公告栏里。这时你对这张海报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因为中午学生吃完饭后,围在海报前的人很多,许多人的头会挡住海报下面1/3的部分影响后面的人阅读,因此你得出结论,不能在海报下面1/3处放置重要信息,这就是真实环境对设计产生的影响。
在中央美院的交互设计实验室讨论车载系统的设计
在做这个车载系统设计时,一开始我的团队成员也有模有样做头脑风暴,在白板上画草图和方案。但我意识到这种方法不行,既然这个设计是为车载设备而做,那么在白板上画图并不是最佳工作方式。因此,我决定制作一个模拟汽车中控台的白板,一个尺寸和弧度都和奔驰S系车型一样的“弧形白板”,之后团队在这个模拟环境中完成了所有的讨论和线框图设计工作。这种设计方法为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最终,这个项目将整个弧形部分制作成屏幕的形式,这正是由于在实验室里建立了一个仿真的汽车环境,只有在这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设计工作,才能得出真正特别的答案。
因此,这让我明白,设计必须在合适的语境下进行,即设计最终的应用环境才是左右设计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头脑风暴最好都在这个环境中进行。这个理念对我后续的设计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团队里很多设计师会认为把icon画完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应该将icon放在实际UI中加以审视,因为界面整体的色调、文字量和排版都会对图标产生影响。所以我会告诉设计师,任何设计工作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物品本身的美观度。实际上,所有设计工作的目标都不是物品本身,而是物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像佩戴眼镜,人们通常不会单独说某款眼镜很好看,而是说这款眼镜和你很搭,其实潜台词是同款眼镜在别人的脸上可能会变丑,在这个例子里,眼镜就是被设计的物品,而你的面孔就是环境/语境,所以设计永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环境/语境最终决定设计的成功与否。
在奔驰项目中,也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对汽车内部的阅读环境进行了基本的定义,包括主动交互和被动交互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我当时发明的新词儿,对奔驰的设计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传统的汽车设计方法沿用了电脑屏幕上的操作逻辑,这种逻辑的基本特征是,当用户在使用电脑时,会产生一个需求并进行相关操作,然后电脑给出反馈,用户再进行浏览。这种流程被称为主动交互,现在的许多汽车依然采用这种信息架构设计。
中控系统的概念设计,完成于 2012 年
然而我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车载系统应该主要使用“被动交互”模式,什么叫被动交互呢?比如听收音机或听歌就相对安全,因为这些信息是主动推送给驾驶员的,不需要分散注意力去主动获取、筛选这些信息。如果车载系统的屏幕只负责信息推送,例如车况信息等,这样就会安全很多。但车载系统发展的野心显然不仅限于此,驾驶员一旦需要主动与屏幕交互,危险系数陡然上升。但使用屏幕作为被动交互的载体是很困难的。当时我也做了一些尝试,但这些设计尝试从现今的视角来看,对安全性的改善只能说是小修小补,被动交互的理论没有错,但是它的载体是错的,不应该用屏幕来承载这个交互的行为。
这个行业正在迅速发展,特别是3到5年前非常活跃,因为新能源车的爆发式增长掀起了一股车机设计浪潮。然而,我个人对这个行业持悲观态度,不认为这个设计浪潮可以持续下去。我之前曾为奔驰设计过,后来去美国体验了特斯拉,现在已经驾驶特斯拉六七年了,作为特斯拉的老用户,我认为它的车载系统设计的仍然不好,它也只是在传统的用户体验范围内进行了一些优化工作。
那么既然是给想要转行做车载的设计师分享一些经验,我认为就应该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未来车载系统的形态是什么,而不仅仅停留在如何优化屏幕上内容的易用性。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视觉在车机形态中的地位,是否仍然会广泛使用视觉图形作为车机的载体。因为在驾驶时触碰屏幕不安全,尽管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但人类在移动的环境中操作屏幕仍然会不舒适,这是生物学意义上所决定的。因此,我认为未来的车载系统可能不会以屏幕或者视觉做为载体,可能采用更加无形的设计来满足用户需求。虽然我的认知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但我比较确信未来的车载系统不会是依托于视觉的系统。
当然,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车载系统与手机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没有太大区别。如果AI系统足够强大,例如现在的ChatGPT,它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界面,只需要一个对话框就可以给出合适的结果,这就大大降低了UI和UE的存在感。所以对于这些行业的设计的前景,我并不是特别乐观,现在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是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但未来未必如此,我们这一代设计师可能无法驾驭。
优设网记者:程远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时代的设计师生存手册
已累计诞生 670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4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