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3个维度,新手也能快速学会B端体验分析思路

在产品设计中,B 端和 C 端的体验分析的思路和应用有很大差异,很多同学苦于不知道怎么做 B 端的体验分析,工作还是作品集里不知道如何结合这些分析做输出。

所以这篇内容就要围绕 B 端体验分析的不同方法做分享,帮助大家快速入门 B 端体验设计。

更多B端设计干货:

体验分析的三个维度

理解体验设计就要理解它和 UI 界面设计的差异,狭义的 UI 界面设计是只根据产品原型完成界面的视觉样式设计,而体验设计则是在产品给出需求以后进行体验的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设计方案,再完成后续的设计内容。

掌握这3个维度,新手也能快速学会B端体验分析思路

简单来说,界面设计就是按指令画图,体验设计就是自己找出问题(体验的)再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市面上大多体验设计的流程、理论都解释得非常复杂,给出的图例也往往让人望而生畏,从而让我们觉得体验设计是非常有深度且专业的领域,阻碍我们对体验设计的认知和实践。

实际上体验设计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神秘,我把它概括成一个前提和三个纬度,如下图所示:

掌握这3个维度,新手也能快速学会B端体验分析思路

体验分析的前提 — 可用性

用户体验就是用户使用产品时获得的体验,体验分析就是了解这种体验,并找到优化和提升它们的方向。但并不是对产品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立马开始做体验,尤其是在做新项目还是新功能需求时,它还有个更前置的条件 —— 可用性。

在这里明确一遍可用性的概念,即产品本身的功能是否可以被正常操作、使用,符合我们对它的功能预期。

如果产品本身设计有缺陷、逻辑没闭环、功能有障碍,连最基本的正常使用都无法保证的话,那么做体验分析就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老话说的 "先说能不能用,再说好不好用"。

可用性的分析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自己做自查,不管是设计稿还是开发出来的测试/线上版本,尽可能细致的检查一遍产品的可用性(有点类似 QA 的工作)。另一种则是提供特定的 DEMO,让用户参与进来使用,从他们的使用情况来评估可用性。

可用性上发现的问题会是优先级最高的问题,等于产品无法正常使用的故障。可用性有问题虽然影响体验,但啥问题都和体验有关,但它的分析更多属于产品和交互的分析。

体验分析基础 —— 逻辑分析

逻辑分析,简单说就是用自己的使用体验和相关经验,直接找出产品的体验问题以及待优化的点。很多同学可能认为体验分析是和用户调研强绑定,没有用户的调查研究还是数据的支撑,就算不上体验分析。

这一直是对体验设计最大的误解,体验的优化并不是只有一个来源,逻辑分析也并不是就不可靠。因为产品的很多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或者以你的经验可以准确地指出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需借助外部的帮助。

这里我要举个有味道的案例,假设去商场男厕长这样,它能不能用?用起来体验好嘛?

掌握这3个维度,新手也能快速学会B端体验分析思路

这种男生用了流泪,女生看了沉默的设计,需要双钻模型、马斯洛需求理论、峰终定律还是用户访谈、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来验证和解释它体验不好吗(这一直是我认为这世界上最傻 x 的设计,谁反对)?

所以同理,在产品中往往存在大量这类问题,只要你自己使用一遍,就能立马发现其中的问题。比如下面腾讯云的服务面板,就没法正常查看和找到自己想要的服务:

掌握这3个维度,新手也能快速学会B端体验分析思路

逻辑分析只要找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在解释中能让人信服,那就是对体验的正面优化,而这也是占 B 端项目中 90%以上体验分析所使用的方法,这由项目本来局促的排期和碎片的需求客观决定。

体验分析中级 —— 用研分析

体验分析的第二个阶段,就是用逻辑分析无法得出结果的部分。即部分决策难以判断对错,一定会涉及到用户主观偏好、习惯的场景,就需要使用用研的方法来分析体验问题。

举个栗子,比如在车企开发新品时,要做什么样的车靠自己的主观喜好是很有偏向性的,作为专业人士往往更看重一些技术力强的领域。而经过用户调研和数据反馈以后,很可能发现用户一点也不在意你关心的东西,反而更倾向于你不屑一顾的部分,比如“冰箱大彩电”。

用研分析就是消除这种认知盲区,而 C 端用研有很多方法和条条框框,B 端体验设计却不用那么纠结,进行用户研究的方法主要就集中在访谈、问卷和试用反馈上。

也就是哪里有体验决策的障碍,那就找到合理的方式让用户来选择或回答。比如打开一个商品的详情页,用户是更喜欢弹窗还是侧边栏,你可以直接问,也可以做出样本让用户选。越简单直接的做法,效率越高,效果越好。

体验分析进阶 —— 系统评估

最后一种系统评估,则是为了实现更系统的体验优化而做出的全面分析。这种全面的分析没有范围限制,可以包含我们能找到的所有分析方法和方向,不管是竞品调研,还是用户分析、数据分析、产品测试等。

比如我们都知道星巴克在国内市场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很多消费者开始渐渐失去对它的青睐,如果我们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给客户更好的体验让他们重新关注品牌,是简单更新下 VI、调整产品口味、门店装修风格就能解决的吗?

显然不太现实,因为面对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是众多问题集合所引发的整体反应,而不是发现并优化其中几个小问题就能解决的。这种问题在产品中也不少见,只有做全面的分析并收集出足够多的信息,才能构想出更整体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复杂很抽象的实践、思考、决策过程,但这类分析往往只适用于 C 端产品,因为 B 端产品往往在成型以后很少会做翻新,全局体验优化和产品的发展轨迹是有冲突的,所以反而应用的场景并不多。

所以 B 端做系统体验分析的场景往往是在立项阶段,且分析的内容和工具也不像 C 端那么花哨,难的是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兼顾未来的迭代和开发效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了解以上三个体验分析的纬度对 B 端设计师至关重要,因为只要在一开始确定了分析的纬度,我们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且对体验分析本身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们才能真正着手进行应用和操作。

最后,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分析其实是最没有难度的部分,难的是怎么根据分析形成设计方案,并在最终输出中确保设计能有效的解决前面的问题,形成逻辑的闭环。而市面上多数的体验分析作品集案例,仅仅只是前面分析前面的,后面设计后面的,互不相干,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结尾

想提升体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多从细处着手自己推导才是最佳的方式,否则就会变成没办法解决细节问题满嘴宏观叙事(跑火车)的设计师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

掌握这3个维度,新手也能快速学会B端体验分析思路

收藏 9
点赞 39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