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朋友闲聊,她换了一份在医疗机构的产品工作,基本上是跟着医生的作息差不多,下午 5 点半就下班了,几乎不加班。以前在大厂的时候忙到不可开交,现在终于能做到平衡工作和生活。
这样的工作在现在的大环境下,真的挺难得的。尤其是我们做设计这个行业,更难有这样的运气。我身边认识的设计师要么就经常加班到深夜,要么就是已经失业,能做到工作生活平衡的极少。既然很难改变现状,怎么管理好时间就很关键。
当然了,每个人的一天都是 24 小时,不能变多。但关于时间怎么才能用好,还是有一些经验可循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讲时间管理方面的书了。我自己原来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书,比较推荐的有《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微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与时间做朋友》、《暗时间》、《稀缺》等等,对我有一些启发,但更多的经验是来自于自己的实践。
我自己经常被身边的朋友戏称“时间管理大师”,老实说,“大师”肯定算不上,不过对于时间管理,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我尝试把我的时间管理经验总结为 7 个关键词:独处、清单、定时、零碎、早起、聚焦、规律。通过这些词构成我的时间管理框架,也希望对你有启发。
如今的生活节奏太快,慢下来对很多像我一样在一线城市的打工人来说,其实是挺难的一件事,而独处的时间,更是弥足珍贵。独处能帮助我理清头绪,进入心流状态,高效的想清楚很多事情。
我所认为的独处不是要独自一个人,而是让自己的内心进入不被打扰的状态。我在很多场合都会找机会独处,就比如我喜欢在地铁上,飞机上写文章,列计划,梳理最近的事,因为这些时间完全属于我,做事效率极高。
给自己独处的时间,还可以缓解焦躁的心态。我是不会错过任何可以独处的时间,回头看,在这样的时间里我做了很多事情。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独处时间,并想好在独处时做哪些事情,相信会非常高效。
经常有人好奇我的一天是怎么过的,为什么可以做那么多事情?比如每天在工作那么忙的情况下,还能学英语,写作,运动,每周还能发一篇专业文章等等,而且能坚持这么多年。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列计划清单,然后再加一些毅力执行而已。
具体到做事方面,写清单一定要明确具体做什么,因为做选择同样耗时费力,而计划清单就是为了让你做事更有目的且不易被打乱。比如“每天做一张 3D 渲染图”就比“今年我要提高 C4D 技能水平”更容易坚持,目标越明确,正反馈更容易感知到,就像打游戏的经验条一样。
在工具方面,我会用印象笔记来记录,然后分好类别,主要是多端同步比较方便。之前也用过有道笔记,flomo,感觉都可以吧,工具不重要,习惯就行。
缩小时间颗粒度,往往也能使得我更加专注。
我有一个习惯是会给自己限定时间。比如当我拿出手机是 15:41,那么我就会取一个整数,写到 15:50,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内,哪怕我在游乐场的椅子上,我也能做到心流状态。
只要能进入心流状态 10 分钟都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我经常一篇思考大概花的时间大概也就是 10 分钟左右。习惯反思后,写其实很快。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当把事情变成定时任务时,我发现我最后总能完成。
治疗拖延症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规定一个不可更改的时间,比如我前段时间要准备分享材料,本来觉得是不大可能完成的。但我每周本来也固定要发文章,那么就把要分享的内容先写成文章再做 PPT 不就一举两得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文章我相信肯定能写完,因为我已经花了 5 年多时间验证了这个规律。
对我来说,定时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经验,哪怕最后还是没完成,那么也会超出预期的接近目标。
我喜欢见缝插针地做事,用好并行时间。
我一般会利用零碎时间解决零碎的事,比如中午吃完饭后就可以处理一些杂事,可能全部搞完也就花了半个小时不到,但很容易让自己获得充实感,解决完杂事就像倒垃圾一样清爽。但如果是用工作中整块的时间来处理的话,充实感就会大减,不同的时间,感受截然不同。
事情是忙不完的,所以别指望真正有完整空闲属于自己,零碎的时间需要自己去把握。我的生活中有一些零碎时间的场合,比如等电梯,排队等餐,等红绿灯,路上走,上厕所,搭车,运动时间等等。这些时间往往都很碎片化,但我都会经常拿起手机写东西,有时候就是在路上走的时候突然来了想法就记录几个关键词,等到下一次有零碎时间的时候再完善。我还会在零碎时间中看微信消息,处理工作消息,刷下知识星球之类,点点赞。
把时间颗粒度缩小,会发现零碎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千万别小看。
每天早起 1 个小时,你的人生就延长了 1 个小时,早起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可以做很多有价值的事情。我自己现在是习惯每天早上 6 点多起,这样我早上有至少 1 个小时的独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非常的划算。
早起的秘诀就是睁眼之后,数 3 秒,立马起床,顺手叠好被子,然后拉开窗帘,看到窗外阳光。别小看这几个动作,它能建立一个早起的仪式感。
另外,想要完成早起,建议别把手机放在顺手就能摸到的地方,如果要看时间的话,建议买一个闹钟。不然很容易在早上睁眼后第一时间就会看手机,然后又不小心刷上一会儿了,好不容易早起就给浪费了。晚上睡觉前,我会在床头放本书,看上一会儿后睡觉特别舒服。
我早上起来后还会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我做的 keep 运动,大概 10 分钟,做到微微出汗,可以提升心率,对于快速清醒有极大的帮助。
早起后会发现时间仿佛一下子变多了,每一天都有一个非常充实的开始。冯唐说:“如果让我挑一个习惯来培养自己、培养周围的人、培养团队、培养你,那我选择养成早起的习惯。”
早起的好处太多了,可能短期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健康,并且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有本书非常推荐大家看《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结合“定时”这个关键词,也推荐大家用“番茄钟工作法”。比如我会以 45 分钟为一个单位,这期间只全屏工作,不回复任何信息。回消息看似只用 1 分钟,但从打开→回复→聚焦回工作的过程,耗时远不止1分钟。事实也证明大多消息都不重要或与你无关,只会分散你的精力,并加重工作未完成→自责→加班的恶性循环。
无论是谁,都可以用“减法思维”管理自己:在大块时间中,砍掉工作中的枝枝蔓蔓,集中时间和精力,只解决最重要的事情。
具体哪些该投入精力?哪些工作可以推掉?可以把每天的事情划分几个不同的维度:重要程度、紧急程度、困难程度、事件类型、是否可控、耗时长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当做事有了优先级后,真正开始做事了,先停下来花几分钟想想这个事到底该怎么做,有什么目标,想起楚后就不纠结,全屏模式直接开干。
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每个人的时间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对我来说,每天基本上是在早上做运动,学英语,晚上写思考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切换成本,降低选择负担,降低焦虑感,并且由于是刻意练习,会越来越好。
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的规律起来,其实这也是上班的一大好处吧。如果是假期的话,很多人的作息就完全乱掉了,日常计划很容易就被打乱,时间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
之前在公众号上分享过好几次我的作息时间,我现在基本上是 6 点多起,晚上 12 点半睡觉。近期是每天早上运动+学英语,大概半个多小时,然后到公司写一天的计划清单。中午我一定会准点睡 20 分钟,晚上下班后,我会反思一天的输入,然后进行输出总结。
我会把每天的反思发在知识星球,也就是星友们比较爱看的每日打卡。睡前,我会再看 20 分钟左右的书,我现在会把书放在床头,看完就睡,避免看手机。这就是我每天的日常,我会尽可能的保持规律化,对我每天完成对应事项的帮助很大。
上面分享了我的时间管理 7 个关键词,道理好像都知道,但有时候时间消耗是非常不自知的。
比如你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拿起手机,可能只是想看一眼微信消息,但不小心就关注到了一篇文章,又或是不小心刷到一条有意思的视频。然后下意识的多刷了几下,结果本来是早起的,一不小心就过了一个小时,白白浪费了早上的宝贵时间。
我之前有段时间就是这样,越是忙碌的时候,就越想逃避,总觉得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在工作上,却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尤其是到了深夜总不舍得睡,觉得睡着了,第二天的时间又是别人的了。然后就会选择给自己一些空闲时间,刷一刷视频号,打几把游戏,看几篇公众号文章,结果自己想做的事却越攒越多,内心更累了。
为了避免掉进时间的深渊,我用的方法就物理隔绝,直接把游戏卸载,把视频号关闭,然后发现近段时间果然耗费在这方面的时间少了很多。而且,这样的少,并不会觉得遗憾,反而因为把时间花在了正向的地方,比如写文章,看书上,让内心更充实,反而不那么累了。
很神奇对吧?越想放松,越是放松不下来,多做点有价值的事,反而得到了真正的休息。
我在上班路上背单词,下班路上写每日思考,在飞机上阅读写作,我不愿意浪费一点点时间,是我卷吗?其实真不是,只是习惯了。
最近看完了京东副总裁蔡磊的书《相信》,他为了抗击渐冻症与时间赛跑,几乎不敢浪费 1 秒,因为很可能下一秒他就不在了。你们都觉得我卷,但和他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了什么。他的生命遭到如此重创,依然选择创业奋斗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心安理得的浪费时间?
当能把时间管理好,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过好生活。时间那么宝贵,我一分钟都不想浪费,你呢?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有学到,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时代的设计师生存手册
已累计诞生 669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13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