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画优秀毕业生,到初涉 GUI(图形用户界面) ,再到交互设计师、产品经理、设计管理等岗位,先后经历中国移动-视频基地、联想集团、同程旅游、万达集团、蘑菇租房、苏宁易购集团。
在同程旅游期间获得微信广告创意大赛一等奖,在联想集团期间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至理名言,然而,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那些真正做到的人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了吗?
这次与李月奎老师的深入访谈,让我找到了答案,希望你也能从中找到属于你的答案。
△ 李月奎,苏宁易购 UED 总监
李月奎将自己的成长历程总结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沌期。作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刚出校门的他可谓意气风发,在动画圈奋斗一年多,担任执行导演的动画巨制《小卓玛》,在央视热播,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却陷入混沌期,因为这份工作与他4年前的预期相差甚远,他开始思考该何去何从。
△ 《小卓玛》海报
第二阶段,攀爬期。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硬件设计任务,激发了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恐惧,所学的设计知识和眼前的「铁盒子」找不到任何的交集,尽管当时网络信息还不发达,但是善学善思让他逐渐找到脉络。
第三阶段,艰难的学习期。他开始如饥似渴地研究和科技产品相关的设计方法,什么是用户界面设计,如何评判好与坏,设备和人的关系等等。
第四阶段,专业的上升期。当他明确目标后,就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长足的提升。
第五阶段,初涉管理。如何用个人的能力带动团队整体提升,让更多人有更高效、高质量的产出,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第六阶段,坚持和蜕变。他一直坚持思考,发现做管理跟做设计有共同之处,都需要有效的基于人去制定合适的规则,帮助人了解任务,并高效的完成任务。
他在这六个阶段的历练和成长中,秉承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坚持初心,方得始终,善良赤诚,保持热爱。
李月奎在同程旅游期间,曾获得微信广告创意大赛一等奖。说起广告跟用户体验的关系,他坦言「没有多大关系,故事走心,能够感染目标用户,才能达到商业目的」。
获奖的作品,是一则机票广告。彼时正值年底,他采用传统的绘画风格,串联起父母对远方子女的思念,以感情的升温,成为归家的动力,最终购买机票来圆一个思想梦。
△ 分镜头脚本
用户体验设计是研究人的问题,然后提出用户体验设计方案,并最终上线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方法,需要去实践。
如果单从一个行业去套用这个方法,显然不够严谨,他所涉猎的众多领域,正好为他提供了实践和验证的机会。
通过不断积累不同行业的具体方法和实操,每一次跨界,都会在他个人的知识体系里增加新的一笔,是对用户体验设计近一步的扩展和诠释。
月奎老师认为,如果设计师只了解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无法判断出需求的真伪,还需要专业知识和项目的经验,加上对业务的理解。产品体验设计师想做的事永远要快用户一步。
他曾做过一个交互设计流程的总结,排第一的是需求分析的阶段,其中提到了「访谈」的方法,要从用户的槽点中发掘背后的需求。
我们总说「用户至上」,却难免遇到用户体验与商业目的之间的博弈,两者之间如何权衡?
月奎老师认为,用户体验和商业目的之间不是一个矛盾体,而是认知的不同频。做出高品质体验产品给到用户,用户为这个高品质买单,就是理所当然。
产品体验设计师不要纠结方案是否符合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则,而是要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让用户更快速触达自己想要的东西,完成各自的任务。
优秀的用户体验方案需要多个链路的协同工作才能达到目的。
首先考量其业务逻辑是否清晰,其次产品功能要满足「尼尔森的十大交互可用性原则」,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经过用户的检验。
△ 尼尔森十大交互可用性原则
2014年李月奎任职于联想集团,他接到一个需求——时钟。这再普通不过的产品,但既然接受了任务,他就希望在一个平凡的产品上作出一些不平凡的事。
他从业务层面给时钟一个定位,可靠、简洁、有效,再从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更夫的出现,到机械钟的出现,到电子钟的出现,做了一个横跨人类时间认知史的一个研究。最终发现很多用户会把时间设置成12小时制,如果设置了一个上午12点的闹钟通常会在夜里12点就响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基于他作为影视动画专业优秀毕业生对视觉体验的敏锐,以及对晨曦、中午、夜晚天空的渐变色的观察,他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用户在定时钟选择时间时,滚轮滑动,随着时间的变化颜色也会随之变化。
△ 时钟低保真原型
月奎老师对体验设计的创新自有一套方法论。首先,要做创新,需要热爱,要从意识层面去热爱你所做的事。第二,要对目标非常熟悉,不仅要对业务的逻辑和交互环境非常了解,还要了解每个个体的属性,才能做到第三步,相互找关联。
当你热爱,你会去思考这个使用场景中的缺失,当你对目标逐渐熟悉,你会知道个体的特性和能力,最终把这些融合在一起,找到关联点。关联点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就会形成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总之,要善于做总结、做反思。
说到创新的方法,月奎老师用一个案例来验证这个方法:
2014年时我接到一个任务,为相机做一个功能——抓拍稍纵即逝的美。刚接到任务时,一筹莫展,但倔强的我不能对自己说「我做不到」。
首先,我要热爱这个任务,再去研究任务。通过分析用户操作习惯,请教企业的科学家,用「传感器协处理器」解决了快速调起相机,并保持 CPU 低功耗的问题。
为了确保拍照时快速调起的是相机功能,我继续研究用户拍摄时的常规动作,通过计算加速度、相对落差、垂直角度,使得用户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里发生这些动作,手机就会自动调起相机拍照。
这就验证了我说的解决方法,首先要热爱,然后要了解,最后把他们串联在一起,通过底层逻辑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这项技术成为他荣获的12项国家发明专利之一。
△ 体感相机
访谈接近尾声,湖湖准备了几个问题。
蓝湖:
在与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您认为影响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月奎:
首先,是认知的统一性;其次,是沟通的能力,再者就是专业技能的深度。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罗列。这点上,蓝湖做得很好,通过在线协作同时解决了认知统一性和沟通的问题,对团队成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蓝湖:
对那些设计师出身,跟您有着相同职业规划的同行,就个人成长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
月奎:
首先,每个人的起跑线不同,不管从哪个行业转入设计,都会带着原来行业的属性和惯性认知,对此,我的建议是要量力而行,要找准原来所在行业的经验去做继承和结合。
其次,我建议大家对自己的职业有规划。两个方向:
- 一条是专家方向,在用户体验设计方向做得更精深,从技术层面为体验设计带来一些改革;
- 另一条是管理线,为了推进方案的落实,通过专业的认知、见解、分析,从顶层制定落地规则,把方案自上而下的推行下去,化个人力量为集体力量,最终实现体验设计共赢的局面。
蓝湖:
在「知识焦虑」越演越烈的当下,大家把读书当做成长阶梯、社交资本,您坦然提出「知识源于生活积累」,对此,能详细谈一谈吗?
月奎: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知识迭代日新月异,大家压力很大,随便拿到什么书就开始啃,这是被动受教,看很多好书,却没有用武之地。
当我不知道自己的痛点是什么,一套约定俗成的准则和方法,无法产生有价值的影响。
后来我开始主动学习。知识源于生活,源于自身的诉求。因为对生活的热爱,就有想要让生活更美好的责任感。当你深入研究问题,到处都是你思考的痕迹,那么外界任何有用的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触达你解决问题的方案,换言之,答案都是从生活中积累而来。你热爱生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就会因为你的积极思考而给你正向的反馈。
蓝湖:
随着技术创新、消费升级,给用户体验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您是如何应对的?
月奎:
- 第一,用户体验设计师应该有足够多的触角来获得行业信息,而不仅仅是用户体验设计这一领域。
- 第二,随时准备突破设计边界。当初用户体验传入中国就是个美工,后来称之为UI 设计师,后来又拆分成 User Interface 和 User Interaction,后来又叫做全链路设计师,这些概念的抛出,都是在不断拓展和突破设计师原来定义的边界。
- 第三,设计师的知识储备要形成体系化,今天一知半解,下一个小爆发期开始的时候,你还是一知半解,即使面对突破和机遇你也是无法承接的。
蓝湖:
近期大家都在讨论996的话题,对此,您怎么看?
月奎:
我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第一个层面,我是个务实的人,我们的国家经历过百年沧桑,现在处于一个高速复兴的阶段,996代表着我们国家集体劳动人民锐意进取的态度。
第二个层面,就个人而言,有两个方面。
- 其一,对于刚入行的人,工作能力远不达标,他们应该多花点时间把缺失的东西补回来。
- 其二,作为社会的个体,我们在推动社会快速复兴的同时,个体的价值也应该得到满足。
我们需要跟朋友把酒言欢畅,对父母的孝顺、对妻儿的疼爱,也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该做的事,所以996要有个度,要思考个体的实际的需求,毕竟个体是在无限的有效的推动着整体的进步和提升。
看完全文的你,值得拥有一个赞!你心中的问题,是否找到满意的答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感悟,湖湖与你一起成长,共同见证热爱的力量。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蓝湖产品设计协作」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7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40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