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感,能让照片中的场景跃然纸上。
非常不喜欢一句关于摄影的鸡汤:「快门凝固了时间,记录了我们生活的感动一瞬」。这几乎将一张照片限死在了「二维平面艺术」的定义中。
我们的生活场景才不会像一张照片那么简单,它有声音、有气味、有温度,是三维的空间,存在着时间的流逝。摄影技术将我们所真实感受的多维的世界,「拍平」在一张相纸或我们手机的屏幕中了。
我认为摄影只是媒介,真正需要表达的是场景以及事件。这其中,如果能在方寸之间表现出时间流动的感觉,那也许会成为一种质的提升。
拍照才不是「一瞬间」的事情。
它还表达它的前后,以及前后衍生出的各种情节。
我们不能像观看舞台剧一般,真的在一张照片中真正看到运动着的场景。「剧场」在我们的脑海中,这不是一句漂亮的空话。人脑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自行「脑补」出一个完整的形状,一个完整的动作,甚至是一系列完整的情节。我们正是根据这些「脑补」的内容,生成了一系列丰富精彩的观赏体验。
这样说来可能有些抽象。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个小恶作剧流传很广,相信很多朋友都见过: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完看这句话后之,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大家之所以能在语序有些问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因为人有一种自动「完形」心理,读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调动自己的语言库,形成对它的理解。
一张照片亦然。
我们看不到泡泡从生成到破灭的过程,但是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知道它马上会破灭;我们看不到男孩从哪儿跑来将要跑到哪里去,但是从他夸张的动作几乎可以想象到他下一秒将要扑向面前的泡泡。总之,现实生活中是有一根时间轴的,一张有活力的照片能引导我们感受这根时间轴。这是一根情节发生的轴。
△ 韩松 / 摄 iPhone 7p,布拉格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隐藏着一根时间轴。时间感,就是尽量让观众通过看照片能够感知时间轴的存在。
运动是时间感的灵魂。
我认为产生时间感最关键的点在于,照片上的视觉语言足以让观者脑补拍摄前后发生的事件。
通常我们从这几个方向入手。
1. 「堆积」时间
这是最简单粗暴用照片表现时间感的方法了,就是直接用长曝光将连续流动的东西拍摄下来,造成不同时间的场景堆积在一起的感觉。水幕连续的瀑布、云雾的流动、车灯拖曳的轨迹等画面效果都是常见的表现对象。
△ 韩松 / 摄 iPhone 7p,柏林
我们并不是很乐于用太长的曝光,而认为「稍长一点的曝光」比如1-2秒,能够表现局部物体的运动趋势,点到为止即可。如柏林电视塔下的人和快速移动的云。
△ 韩松 / 摄 iPhone 7p,柏林
又如莫斯科地铁站的乘客和疾驰而过的列车。
△ 韩松 / 摄 iPhone 7p,莫斯科
又如莫斯科火车站走过的中年妇女
△ 韩松 / 摄 iPhone 7p,莫斯科
这些照片之所以给人以时间感,是因为通过长曝光将人和物体的运动「堆积」在了一起,给我们造成了时间进程的错觉。
2. 不平衡的照片
不平衡算是一种对时间感表达的进阶了。
其实人是一种很矛盾的动物:潜意识里我们都会「希望」所有东西是平衡的,又或期待达到一种稳态,但我们又常被不平衡撩拨起兴趣。
小狗趟过水面,水面是不平衡的,我们知道它会泛起涟漪最终平静。所以我们会觉得画面是活的。
△ 韩松 / 摄 iPhone 7p,里斯本
风吹乱了女孩的头发,但那只是暂时的,我们可以通过剪影感受到海风的进程。
△ 韩松 / 摄 iPhone 6s,日本高松
抬起的脚步也不是稳定的,它终会落下,我们会强烈地感觉到步态的存在。
△ 韩松 / 摄 iPhone 7p,莫斯科
在不平衡到稳态之间,藏着一个运动的过程,这便是不平衡带来的时间进程感。
3. 情节引导的照片
不见得要用长曝光堆积时间或以不平衡才能撩拨起进程感,许多在画面上很稳定,却通过情节制造了时间感。
当然这更加抽象了。
年轻的妈妈牵着自己的孩子走过老街,孩子的注意力被自己拖长的影子吸引,下一秒他也许会去踩自己的影子?
△ 韩松 / 摄 iPhone 7p,里斯本
出租车内,司机一个动作让我们感觉到右转弯的趋势,街角的逆光强化了这种感觉:下一秒我们就要跨过铁路啦。
△ 韩松 / 摄 iPhone 6s,高松
4. 一切能激发脑补的照片
其实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只要是激发了大家心理的「完形效应」(特别是对运动状态的完形和对情节的预示),就容易产生时间感。
光怪陆离的房子,喷涌而出的浓烟。浓烟将在空中呈现什么样的姿态?
△ 韩松 / 摄 iPhone 7p,莫斯科
以及,两只莫名其妙的狗,在不知所云的地方奔跑,也许当时真是转瞬即逝的?
△ 韩松 / 摄 iPhone 7p,里斯本
1. 延长曝光时间
手机照相功能一般都是自动控制曝光时间的,若要延长曝光时间达到时间堆积的效果,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 增强曝光,使系统计算的曝光时间延长;
- 用第三方 app,如 slow shuter,可以延长曝光时间。
2. 捕捉运动物体
依然可以用「建立一个场景,然后等待事件发生」这样的方式,简化环境和主体之间的关系。
3. 曝光时间适可而止
不建议太长时间的曝光,通常 1-2 秒的曝光会让画面动静有致。长时间曝光「时间感」会被无限放大,但未免有些直白和生硬。多尝试通过情节来展现故事的进程。
最后想说:不建议大家拍照摄影的时候以「时间感」为目的──它真的太抽象。且,对于日常即兴式的拍照来说,以这些分析话语为目标反倒会成为束缚。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已经近乎于人的器官的手机,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摄影」,按下快门其实只是我们抽取其中一个切片的操作,如果这个切片能足以调动起观赏对这个场景和事件的还原,那么它就是有厚度的。
所谓有故事的照片,正是如此。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23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4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