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自于圈子的读者,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呆总,想问下各个产品「截图」功能的差异在哪儿?截图功能有带给用户什么样的惊喜么?
看完后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截图?即截图的目的?
截图这个功能,跟日常琐事挂钩得紧儿。
比如远处出现了彩虹,指着喊,哇,彩虹;之后想着也给远在他乡的朋友看看,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过去了;接着在群里讨论,大家都在赞叹,个别抖机灵还整出了几条段子,想着截个图分享到朋友圈,也给大伙乐乐。
于是在社交产品里,就有社交产品的截图诉求,而各类产品,也基于各种各样的场景,有了各自的截图功能。
截图确实可以更准确地表达难以用文字表述的内容,譬如「我朋友发微信跟我说」的感染力肯定没有直接发截图来的强。
而随着场景的多样化,截图需求也变得和以往不同,大家不再只满足于默认的截图功能,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平台根据不同的用户诉求,创造出更适用于自个儿平台的截图功能。
以至于连现在手机里的相册,都会发现很大一部分图像根本不是照片,而是屏幕截图。
包括我经常还会用到电脑上的屏幕截图功能,通常是依附于 QQ 或微信的截图工具,会发现有时候人们打开电脑的第一时间去打开 QQ 和微信,并不是为了接收或发送信息,而是为了截图。
QQ PC 版的截图功能已经很强大,甚至可以识别图片里的文字,进行修改、复制、下载,下载时将图片和文字分别保存为 jpg 和 txt 存放到文件夹,方便用户使用。
在微博与 Twitter 还限制每条信息在 140 字以内的时代,很多人为了能够多发一点文字,就把文本写到图片里截图,然后再发出来,就为突破 140 字的限制。截图似乎成了互联网时代必不可少的非常规性功能,从而上升到了更高层级的体验需求。
包括 iOS 升级至 11 到现在的 13 后,比起之前的版本,截屏功能做了相当大的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可以对图片进行涂画、标记,自定义保存等。而且还可以直接分享。
于是,一些产品通过系统的截图功能,来丰富用户在产品中的使用场景,譬如在支付宝、携程这类产品中截图,会默认将图片编辑为「问题反馈」,可以直接向平台反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这样的场景下,产品可以通过用户提出的产品建议、提交的功能 BUG 等,建立良好的用户反馈机制,以助于产品上线后更便捷地了解用户反馈的声音,及时地调整产品策略,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而在淘宝、豆瓣、小红书等这类产品的具体商品内容页中使用截图功能,会自动出现分享弹窗。这种形式在于截取当前界面显示的内容,生成图片,并在图片底部带上分享位置,最后将图片分享出去,更加有利于内容的传播。通常会在电商或知识/教育类产品里见到。
更有甚者,如下图的淘宝分享,可识别你手机上安装了什么软件,右边是没装 QQ 的情况,左边为同时按照 QQ 和微信的情况,以判断你能分享的渠道。
这些产品利用系统截图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情况,在提升体验的同时,也达到了各自的商业目的。
但以上这些并不是截图的所有用例。在一些工具类产品里,截图功能还被丰富到了一屏之外。
比如,我在出门之前,知道自己可能会因为流量不够,或者网络连接不畅(没有 WiFi),导致没法实时使用地图产品,那么我通常会拍一些屏幕截图好让自己在出现上述情况时,还能有办法知道路线。
例如我用高德地图选择公交/地铁时,会在右下角位置出现一个「截图」按钮,点击之后会将全部路程展开保存至相册中,就算退出 App(或者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也不影响出行。
长截图,比起默认截取当前屏幕的图片,在这样的场景下显得更为实用。
除此之外,手机 QQ 对话框也可以截长图,截图内容还可以间隔选择,隐藏昵称,并自动模糊头像。
从上面的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产品的体验差异都是从这些细节看出来的。好的产品会抓住每一个可被优化的点,相反,一般的产品人就会忽视掉这些机会。
回到开篇的问题,各个产品的截图差异,因为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至于惊喜,我相信各位也已经在文章中看到了。
再延伸出来,也就是用户为什么会需要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用到截图?
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记录、反馈问题、分享等等,它的使用目的因产品类型而异。在不同的场景下,不同 App,截图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促使截图功能的多样性,而不再只是单一的截屏。
作为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产品类型,去优化产品的截图功能,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
大致就是这样,谢谢阅读:)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热评 ewenx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