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设计和产品策略中,用户留存率是衡量产品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之一。获取新用户的成本往往比留住现有用户更高,因此如何降低流失率是每个团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效应这两大原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以增强用户的依赖感和持续使用意愿。
上期回顾:
提升用户留存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核心指标,要让用户不仅愿意使用产品,更要让他们“舍不得离开”。这里就需要提到一个概念——沉没成本。指的是当人们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时间、金钱或精力后,他们会倾向于继续投入而不愿轻易放弃,即使这并非最优的选择。产品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投入,从而增强用户黏性。
许多产品都非常擅长利用“心理学原理”来帮助用户养成习惯,让我们不自觉地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举个例子,像 Keep 和 Duolingo 这样的健身和语言学习类产品,都会通过累计天数和连胜记录的方式,激励用户保持使用。你想象一下,在 Keep 上看到“你已经连续锻炼 30 天”时,心里是不是有一种不想轻易打破记录的感觉?这种心理投入让你觉得,如果中断了,就好像是浪费了前面辛苦积累的成果,所以你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坚持下去。
用户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越多,就越不愿意放弃,它们通过让我们感受到投入与坚持的价值,巧妙地帮助用户养成了习惯。其实,这也正是产品设计中非常有效的策略,既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能保持用户的活跃度和付费意愿。通过在产品设计中增加用户的心理投入,能有效增强留存。
用户的进度感和成就感是提升留存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设立连续签到、成长体系、会员等级等机制,可以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产生更深的心理投入。比如通过“连续签到送奖励”、“用户等级提升解锁新功能”等激励措施,能够让用户感到每一次的投入都有所回报,不愿意中断自己的进程。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不仅形成了使用习惯,还会对自己的成就感产生依赖,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粘性。
比如腾讯视频的会员等级,当你看到已订阅了 3 个月,会员等级也提供了不同的权益。如果此时取消订阅心里是不是会想:“我已经付了这么多钱,要不然就浪费了。”这时候,尽管可能还没完全看完内容,但你已经不想放弃订阅,继续使用似乎成了更合乎理性的选择。
损失厌恶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心理驱动,指的是人们对失去的痛苦比获得的快乐更敏感。因此,通过限时优惠、到期提醒、库存告急等方式,让用户意识到“不用就会失去”,能够激发他们更快采取行动。比如,限时折扣、优惠券到期提醒,或者在电商平台显示“仅剩 3 件”,都能够让用户担心错过,促使他们及时下单或做出决策,从而提升转化率和留存。
提升用户留存并不是简单的让用户使用产品,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的用户体验,让他们“舍不得离开”。利用损失厌恶来激励用户行动、通过沉没成本效应让他们不轻易放弃、制造 FOMO 心理促进快速决策,再通过进度奖励增强用户的心理投入,这些方法都是产品设计中提升留存率的重要策略。
真正好的体验设计,不只是让用户“愿意使用”,更要让他们“舍不得离开”。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用户体验设计核心问答
已累计诞生 676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3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