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晋升季,很多人已经抓耳挠腮地准备材料了。
前几天被 HR 同学布置了个作业,说能不能从评委视角给同学们一些“材料准备”和“答辩表达”的方法和建议。
想了下,反正写都写了,正好也跟大家分享下吧,看对你们有没有些帮助。
快夸我贴心。
相关阅读:
很多同学准备材料时容易踩个坑,就是仅从“我”的视角出发,比如:“我想讲什么”,“我觉得不错的都要放进去”等。而不站到听众(评委)视角看问题。
大家要知道材料准备的核心目的是:辅助评委做决策(是否通过)。要把题答到“点”上,才能得分,需要有针对性的准备。
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往往有几个疑问点,需要通过材料来高效获取:
比如:
- TA 是谁,过往履历怎么样,有什么亮点?
- 哪个团队的,做过什么项目?
- 做地怎么样,符合职级标准吗?
基于以上问题,帮大家整了个表,可以参考一波(表格洗了下同事花酱的稿,哈哈):
标“注释”的属于常见痛点,跟大家展开聊聊:
注释 1: 说清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定位
有些项目是多人协同完成,所以大家在答辩时,对方案的阐述极为相似,包括:背景、目标、背后思考和结论。而对“自己在项目中角色定位”缺乏介绍。
评委每天评审很多场,听到重复且角色定位模糊的介绍时,对大家都是不利的,也无法辅助评委做出准确的决策。
大家需要清晰的交代好自己角色,着重讲你在你的职责范围内重点做了什么,不抢功不推诿,客观陈述事实。
注释 2: 结果要客观,数据经得起推敲和深问
很多同学看到别人材料上放了数据结论,感觉自己也都要有,不管合不合适,都放上。
这种操作是有很大风险会被评委挑战。
关于“数据”结论,大家核心要放的是通过你的设计方案,所带来的正向收益。
比如,在没有其它变量的背景下,仅对设计方案进行的优化,辅助业务带来的数据结果。而不是介绍项目整体的数据结论。
补充:这里并不是说整体数据不重要,而是里面角色和影响因素太多,并不能证明你的能力。
除了材料准备外,晋升答辩中的“表达”也非常重要。
“表达”就是话从嘴巴说出来,被别人的耳朵听进去的过程。
你“表”出来的内容,有多少能“达”到别人的大脑里才是最关键的,这个环节有几个建议:
a. 结构—要清晰
人们对于平铺直叙,没有逻辑的表达往往缺乏耐心,尤其是对于连续评审多场答辩的评委。
因此,大家在表达上要尽量结构化,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表达,有一些比较常用的方法,比如:金字塔原理,STAR 法则。
自己提前闷头练练吧,说再多也没用了。
b.节奏—要舒适
过快过慢的表达节奏,都会让评委在接受信息时不够舒适,获取信息不够高效。
之前评审时,有见过语速过快的,全程非常着急,像是在被人追杀;还有语速非常慢的,像慢速播放的 siri 语音。
演讲的节奏和音乐类似,也有这样三个要素:重复,强调,停顿。
同时,大家也可以用口语化的表达,来构成前后呼应,给评委流出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到你讲话的重点。
建议大家答辩前,自己多用手机录音练一练,听一听,调整下自己的节奏和语速。
c. 状态 —别紧张
有很多同学属于窝里横,平常支棱的很厉害,一到答辩时怂了,手脚冰凉满头大汗的,恨不得掐着人中才能讲完。
克服紧张的办法,不是排斥紧张,而是接受它,有时候你越告诉自己不紧张,越紧张地厉害。
分享 2 个克服紧张的小妙招:
物理放松法:闭上眼睛,紧绷肌肉,然后放松,再紧绷,再放松,重复 5-10 次。
这时候你的身体就会误以为放松了,心理也会随着放松。对,学着欺骗自己的肉体。
积极暗示:答辩前一个小时,就不要临时抱佛脚了,倒不如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放松下来,因为听音乐可以增加我们身体多巴胺和催产素的分泌,来缓解焦虑。
同时闭上眼睛脑补自己答辩超常发挥。心理学研究证明:当我们大脑想象一个场景的时候,身体就会误以为我们自己经历了这个场景,就会产生一种熟悉感和轻松感。
通过这些方式,把紧张焦虑的情绪降低到合适的范围,有助于大家超常发挥。
以上,是跟大家分享的答辩材料和表达的方法。
如果晋升通过了,就在下一个阶段继续打怪升级,不要飘,接受更高的要求和在下一把尺子(标准)下可能不那么优秀的自己;
如果晋升没通过,总结经验,继续“潜着”,先“勿用”,等待时机成熟再战,别因为一次不通过要死要活的,怀疑自己,怀疑制度的,没啥意义且浪费时间。
积极主动的面对一切结果,才是我们需要修炼的终极课题,哈哈哈,虽然鸡汤味儿有点重,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散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牙的设计笔记」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58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2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