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设计围绕的核心几乎都是产品,产品的美观度、精致度也间接地决定了画面给予用户的第一感受,所以产品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设计环节;这里就引出今天的主题:设计修图的实用性到底有多强?为什么是设计修图而不是产品精修?设计修图较于产品精修好在哪里?
往期回顾:
设计修图较于产品精修还是有些许不同的,设计修图的过程相比于产品精修要简单,更节约时间成本,且更方便用于日常的设计工作中去,但是设计修图的理论同样也是建立于产品精修之上,也就是二者在理论是相通的,但是在实践中设计修图将过程简化,即:设计修图在原产品的基础之上做一些修图、美化的过程;而产品精修大多情况下是要将产品重新绘制,然后再美化的过程;目的是有利于日常工作中随时使用、覆盖面广、操作方便等等,当然设计修图是学好产品精修的前提。
产品精修一般修的是形体,校色、材质、光感、质感;而设计修图则着重于光感、质感,富有光感是很实用的一个设计技巧,无论是合成设计、详情页设计、以及平面设计都很实用,下面我们说下光感应该如何体现,首先举个例子分析一下:
从左侧图到右侧,我们可以看下相比原图,修过的图有哪些提升?首先质感上有很明显的提升、以及对产品本身固有色进行校正;其次相比原图,修后的图在高光的表现上更加明显,且是通过高光、反光的相互作用进行表现;最后材质的表现更加鲜明,比如:第一张图的材质偏哑光、磨砂的材质,所以在高光的表达上相对模糊一些,而第二张图的材质为金属、不锈钢、玻璃,所以无论是高光还是反光都偏清晰、有棱角的感觉;上面案例属于产品精修的一些手法,继续引出我们的重点设计修图。
前面说了精修的一些表现形式,接下来在说设计修图之前,需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高光、反光、暗部,比如: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实例图,因为形状是球体,所以高光的形态类似点状,这里图中标 1 的位置就是球体的高光,而标 3 的位置很明显是物体区域最暗的部分,所以这里是暗部,而标 2 位置则是在暗部中有偏亮的部分但亮度要低于 1,这里是物体反光区域,也可以理解为由地面反射的光所形成的,而反光的作用就是将暗部区域变得更加通透,不会给人一种漆黑一片,毫无变化的感觉;其实设计修图很多情况下就是修明暗关系,修体积感、立体感。
接下来我们做个案例,分析下设计修图最常用的处理手法:
这里我随便找了一个产品,结合产品的特点,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哪里应该是明显的亮部、高光、暗部、以及反光的区域:
设计修图是在原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首先要结合产品自身特征进行划分不同区域,标记 1 应该是高光位置所在处,也就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标记 2 是产品的暗部,即产品最暗的区域;标记 3 应该是在暗部中的反光位置,目的是增加暗部的通透性;无论是何种修图形式,只要把亮部、暗部、反光、高光充分的表达,都可以很好的提成产品本身的美感,体积感;接下来步骤分解:
这一步是加强高光的表现,通过对比很明显的感觉出来中间高光区域得到很明显的提亮,继续进行:
这一步是加强了 1 的亮度,减弱了 3 的亮度,而在 2 处是在把手过渡的地方添加了一条细小的高光:
同样 1 和 3 也是增强明度,而 2 则是在转折区增加一条高光,目的是增强产品的轮廓感,最后增强质感,添加暗部反光,简单调色:
其实我们不妨看一下,从开始到最终究竟有哪些变化:首先是原产品固有的明暗区域都分别加强(亮的提亮、暗部加深);其次圆柱体的特征是至少有一条很明显的高光,那么我们就加强高光表现;最后在大面积暗部区域添加反光,增强其通透性,而有棱角转折区域加高光,增强轮廓感,这就是设计修图常用的手法。
设计修图的目的更便于工作中运用,比如:合成设计中的每个元素都要进行修图,也就是每个元素都要结合光源做好明暗关系,而上面所说到的手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就是结合产品进行修图;再如:详情页的首屏设计,也就是前面文章中提到的有光来的理论,也是通过设计修图实现的其光感的变化的,比如:
想做有光感的海报,首先第一步是给画面定好光源,一旦确定光源位置,就要给画面中每一个元素做设计修图,明暗关系(偏向光源的是亮部、背离光源的是暗部),既然是要做明暗关系,就要把明暗关系做的有足够的识别性;然后通过添加高光、反光、转折高光等等增强画面的体积感、细节感;在做设计修图的同时也是在做合成基础练习。
设计修图相比精修要简单很多,但是更适合工作中使用,在我个人看来,设计修图几乎适合于任何设计形式;看似简单,其实只要做好每个元素的设计修图,同样也可以创造出很优秀的作品。
设计修图的核心就是在产品基础上加强明暗关系的对比,做好体积感,丰富产品本身细节;想做好光感、合成、精修,不如从设计修图开始,这对于接下来更深入学习会起到很好的辅助、过渡的作用,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下面我总结了一段老张牌七言片段:
- 做好光感有几点
- 设计修图最关键
- 产品高光要凸显
- 明暗关系对比现
- 转折高光增细节
- 暗部反光是重点
- 质感放在最后面
- 你若不信练一练
最后,我们可以找一些产品进行分析、练习,加深记忆,这里说到的也不过是一种可参考的处理手法,更多的还是需要大家理解、总结、应用。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美工美邦」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57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6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