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理论系列,第一篇。

我一直觉得,我个人所具备的解决产品问题的能力,以及功能逻辑的分析能力,主要得益于理论的滋养。而我的理论知识主要来自于书籍,文献以及个人工作的总结。但是理论的范围很大,早期我也常常纠结于理论的作用,觉得它难以言说,不像具体技能那么立竿见影。比如画图,知道扭曲工具,可以通过它来改变图形的形状,这种知识学了之后可以马上运用,能验证它。

理论更虚无缥缈,在很多人眼里它甚至是一种玄学。他们觉得,学习了某种理论知识,如果无法在工作中实际去运用,那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当然是完全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是我始终无法说明原因。直到产品设计的工作越来越深入,我慢慢发现,技术知识虽然更容易被验证,但它所呈现的是表象;而理论则偏向于对人和产品的理解,这种理解在设计工作中是更重要的,它所呈现的是功能背后的逻辑支撑。

比如输入框什么时候放置清空按钮,许多人只希望得到明确的答案,以及具体的结论,但是何时放置清空按钮的逻辑推导是需要各种理论来支撑的,它不是绝对的,在不同情况下,结论就会有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背景因素之外,就是由理论决定的。这个理论包括控件的理论,行为学的理论,以及心理学的理论。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它可能并不能马上运用,但它在某个时刻会成为你的逻辑支撑条件。

我之所以会如此重视理论,主要是在电影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的。电影领域的内容分支有很多,最早一批读电影专业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修不同的课程,有些人会选修电影历史,也有人会去学习摄影技术,包括如何冲洗照片。但很少会去学剧本创作理论,因为他们认为,剧本不需要理论,写出故事,再拍出来就行了。但事实远不止如此。

国内最早的剧本创作理论来自前苏联,他们要求剧本出来后要可读,要完整,并且要有深度,它必须接近于文学作品,词句要恰当,文本要合适。所以国内早期的电影导演所创作的剧本也都是偏向于这类的文学作品。后来美国的剧本创作理论被引入,而美系的剧本理论偏向于叙事跟踪,从人的角度牵引整个情节,通过具体细节来支撑每个节点。比如一个人物改变命运,可以通过转学、生病、跳槽等等事件来实现。

按照各自的理论去拍摄电影当然也能出作品,但如果完全按照前苏联式的剧本理论来拍电影,会发现大部分这类电影是比较跨时空的,聊得很大,人物之间没有太深的联系,甚至会缺少共鸣;而完全按照美系理论来拍的电影,会发现电影内容过分贴近英雄式剧情,缺少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

所以早期的一些导演,如果是受过前苏联式的剧本理论教育的,那么这种电影的风格就会很明显。如果懂得这些理论,就能发现各种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再根据自己想要创作的电影类型去规避这些问题。而如果只懂其中一种,就发现不了自己所遵循的那套理论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学习理论,可以帮你发现问题,让你突破理论的边界,去创作更符合剧本情节的内容。而这些结果,都是通过理论的学习决定的。

产品设计类似于拍电影,设计师或产品经理就像导演。比如某个场景需要摆放某个道具,道具师找到五个样品给导演选择,导演要通过对剧情和场景的判断,去挑选最符合这个场景的道具。这种判断的依据,主要是靠直觉,但更重要的,是依靠理论。

比如有确切的时代背景的,汉代的场景里可不能出现宋代才发明的物品,这个是硬知识;还有比如衬托人物形象的场景,镜头里要出现什么物品,才能烘托出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否需要某个物品给出暗示,引导观众去思考情节等等,这类问题就需要通过理论基础才能做出决策。

同样,作为设计师,我们在设计一个功能时,可能需要挑选一个控件来解决某个问题,而如果同样两个控件都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哪个更合理,就需要产品人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来做决策。比如 radio 和 checkbox 都能解决开启与关闭的问题,那么在某种具体场景下,应该用哪个?这就需要控件理论作为判断的支撑条件了。

优秀的产品人或设计师,都会有一套自己的产品设计理论,他们对功能的设计,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解,面对不同的问题,他们总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想法,更重要的是理论基础,去设计这个功能。而这些经验、想法与理论体系,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实践得来的。

产品设计理论系列(一):没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就毫无价值?

比如,当我们看到这样两种不同布局的界面时,就应该知道它们使用时的区别,以及什么类型的产品应该选择哪一种,包括为什么。这是非常基础的一种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寻找相关信息以及业务背景来综合理解并运用。

不仅如此,如果上图左边这张图表示的是电商产品的商品详情列表,你或许还要去理解其中的标题优先级,为什么有的电商产品这个页面的标题优先级很高,而有的就非常低,它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甚至,如果深入学习,你还会知道这个「缩略图文案模式」的由来,它的发展历史,为什么它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移动设备上?如果你愿意继续深入挖掘,还会知道不同类型的产品,同样这么一屏的列表数量为什么会有区别,等等。

不过我认为这些理论知识还是比较偏表象的,更让人们忽视的理论,是那些与界面设计无关的内容。比如读《脑与阅读》,我们可以知道人脑如何影响阅读,阅读形式为何被束缚在这样的书本上,未来通过科技的发展,数字产品的阅读形式或许会被改变,起到真正意义上提高人类阅读文字的速度。这样的理论知识与产品设计毫无关系,没有指导意义,所以许多人会觉得它没有任何价值,但如果你的产品有涉及文本内容的编排,甚至只是需要你梳理简单的文案,你就会发现,书中的知识对你设计文本编排时起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影响,对文字的理解也会与以往不同。虽然它没有直接教你怎么去用,只是一种与你工作无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它会对你产生影响。这就是理论的深层作用。

产品设计的结果,有时候也是由设计师或产品人的三观,以及文化素养决定的。如果你曾经接触并学习过哲学,那么你会更推崇自己所认同的哲学流派的价值观,它会影响你做出的各种决策。这是一种基础的综合素养,需要深刻的学习与接触,才能构建这种理论体系。

比如学历史的,有的人更关注某个时代的政治背景,有的人更关注非常细微的百姓的生活状况,虽然它们可能是互相影响的,但是不同的人所涵盖的知识素养不同,专注的领域就会有所差异,而这些差异就会导致每个人面对同样的事物时,产生不同的理解。有的人会更在意细节的转变,有的人会更注重全局的背景,还有的人可能更关心局部与全局的相互影响。这就是理论学习的结果,它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同样,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你比较注重细节,你可能会比较在意一句文案对用户的影响,甚至某个界面元素出现在这里是否合理;如果你比较注重全局,你可能会跳出界面看背景,比如用户的诉求,企业的目标等等;而如果你比较关心局部与全局相互的影响,那你可能会沉浸于思考业务与元素的结合需要哪些规则来约束。这些种种,都是由自身所具备的理论体系决定的。

所以我们时常要去学习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用来拓展自己的阅历;去关注前沿科技公司输出的新规则与新规范,看看它们会有哪些颠覆性的影响;包括了解自家产品所处行业的市场情况与业务细则,丰富自己的认知。所有这些,为的就是让你从更符合人的角度去设计产品,更贴近企业的角度去为公司盈利。而如果你的理论知识非常浅薄,那你的产品形态就无法满足用户与企业,甚至会为在出方案时异常纠结,无法做出任何决策,这就是缺乏理论所导致的。

为什么有的人写的书就不好读;有的人拍的电影被各种吐槽;有的人做的产品功能没有任何新意,只能抄袭?就是因为这些人缺乏理论的滋养,以及与时俱进的意识。如果还依靠自己浅显的认知去理解事物,遵循以前那套所谓绝对的原则,那无论是书还是电影,都会逐渐被受众淘汰。产品功能也是一样,外卖的设计如果无法突破陈旧思想的框架,也不会有如今的景象。

思考

产品设计的理论除了常见的学院派方法论,还要学习各领域知识,深入挖掘具体行业的业务信息。任何脱离业务去聊学院派方法论的行为,就类似于脱离背景去创作剧本,会空洞无物。背景与业务就是约束条件,你的理论需要在约束的条件下,才能有被实践的价值。于是,当我们面对实际的商业与用户问题时,才能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它们。最后,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你们开始重视起那些并不「实用」的理论。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产品设计理论系列(一):没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就毫无价值?

收藏 24
点赞 8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