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UX、UI、交互设计师会问想转产品容易吗?提前给结论 —— 容易。当然这个容易是对比开发以外的其它行业容易,而不是完全没有难度和门槛。
具体容易在哪里,我们可以总结成以下的优势:
- 有相关的互联网产品项目经验
- 是产品需求的主要承接对象之一
- 有较高的原型、交互设计效率
- 可以直接输出最终设计稿进行交付
- 便于接触相关工作和内部转岗
第一点互联网产品的项目经验,作为团队设计师,是项目运作的亲历者。从业务到产品需求的转化,之后的设计、开发、测试流程,都或多或少有接触,这对后续深入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要求、职能有巨大的帮助。
第二点就是不管是 UX、UI 还是交互设计师,都是产品经理的直接对接岗位之一。设计师可以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成果,不管是原型、文档、图形,还是需求评审、项目管理、任务分配。
尤其是作为下游执行者,对于产品的产出物会有更深刻的见解,因为你是执行方,所以你会意识到它们有哪些缺陷,应该如何做更合理,让自己在后续准备产品案例时可以更专业、更有说服力。
第三点就是在原型和交互内容的制作上,有天然的优势。在有这么多设计实践的加持之下,快速输出专业的产品原型是轻而易举的,这对于面试还是团队内部协作都有很大的助益。
第四点也和老本行有关,因为市面上确实存在很多中小团队节省成本(尤其是 B 端),没有招设计师,让产品直接负责设计稿的产出和交付…或者在特定场景下设计人手不足,需要产品客串设计。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合理,不能作为职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但对于前期入行积累经验的阶段来说反而是优势,有设计工作经验的产品可以更容易获取这类岗位。
最后一点,则和上面是反过来的。产品很多时候要客串设计,而设计往往也要客串产品。尤其是中小团队中老板就是产品,或者产品属于不做需求的类型,那么设计往往要独立完成若干需求非常模糊的模块。
这需要设计师自己去补全产品的需求,比如功能逻辑、字段信息、交互逻辑等,然后再交付给开发。这种场景等于直接上手产品工作,可以作为产品工作的正式经验(再稍加包装)。
另一种情况,则是团队内部产品离职或出现空缺,往往了解该项目业务、团队的设计可以很轻易的转岗。因为很多复杂项目招聘新人,重新了解业务和相关情况要耗费的时间成本巨大,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试用没过),往往会更希望熟悉内部情况的成员转岗。
上面这些优势都是巨大的,让设计师入职产品的难度远远比应届生、外行低。但这不代表设计师转行就没有缺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 —— 职业视角。
设计师虽然有项目经验,但不代表每个设计师积累的项目经验是丰富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目的性地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深度思考。很多设计师会把对产品经理的理解,局限在自己所处的行业或当前所在的不专业团队中。
比如最常见的误区认为产品就是画好原型,或者产品就是负责给老板画饼,还是产品是用来和客户对线的。这些错误的理解会把自己导入到死胡同里,甚至比没有经验的新人的转行路径走得更歪。
另一点就是真的入行以后,往往会大量照搬设计时的工作经验(路径依赖),过度关注设计的细节、规范、执行,而不是产品更应该处理的工作。
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产品专业度不足导致的,因为很多设计师也理解上面这些优势,将转行产品看得太轻松、理所应当,从而缺乏严肃对待它的态度,只用过去的经验来匹配新的环境。
所幸是它们并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只要比较系统的学习产品相关的基础知识,认真对待新的职业和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别即可。
上期回顾:
接着,我们就要来讨论设计转行产品的方式和步骤了,主要包含两类:
- 内部转岗
- 跳槽转行
这里的第一种,就是上面提到的内部转岗。这个是最容易,也最顺滑的转行方式。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老板、领导本来就有让设计直接干产品活的打算,根本不用做计划,你突然就“摇身一变”成产品了。
但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在运气上,如果团队本来配置是完整的,有产品也有设计,那么要内部转岗就需要等待时机,即产品离职或业务扩大产生空缺。但这种时机不是光等就能抓住,而是需要做好前置的准备。
设计师需要较多展示出对产品工作的兴趣和态度,要比较主动的去负责一些产品的工作,比如不完整的产品原型、文档你去做补充,一些模糊的需求目标的你负责让它落地,尽可能在具体产出部分“架空”现有产品,那么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再招一个。
另一种方法,自然是跳槽转行了。转行同样需要提供产品的工作案例,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和外行、学生不同的是,设计师可以准备实战案例,更有说服力,且可信度更高。
准备产品工作案例主要包含两个模块,项目输出和模块需求。项目输出就是完整负责一个项目、大版本迭代时做的文档和原型,展示自己的全局管理能力。模块需求,则是聚焦在某个特定产品功能点、流程、页面的需求整理上,展示自己的微观需求处理能力。
而这些案例的展示不需要像做设计作品集一样,要规划清晰的包装结构和设计精美的封面、版式。可以参考上一篇使用的文档结构,将准备的案例分类并置入即可。
但还有个问题,就是工作中你没有完整负责、处理产品的工作,没案例可放怎么办?这就和设计作品集准备得思路类似 —— 独立重构。
比如项目的某个版本你有深度参与,对它的业务、功能、需求理解很清晰,那么就可以以这个版本为对象,重新输出完整的需求。
在这种制作过程中,可以将你认为更优、更完整的做法做进去。如果是保密性强的项目,就更应该通过这种做法,修改里面的功能点和词汇,和原项目拉开差距。
对于设计师转行产品来说,跳槽时也依旧属于新人期,负责整个项目的案例不会太有说服力,反而功能模块、中小迭代的案例会显得更真实和专业。所以不要像学生阶段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在小而精的产品案例上输出(3-5 个即可)。
这种输出不仅有效,而且准备起来比较简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也和未来工作的内容更接轨,更能锻炼我们的实战能力。
设计师做案例的过程也是建立对自身认识的过程,尤其是你认为当前接触的产品不够专业时,就可以以他作为参照对象,对比你构思的方案和输出是否能比他更优异。
当你得到确定的结果时,连他都找得到工作,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投递简历,实现转行了。
设计师转产品难度并不高,只是要充分尊重行业的差异和专业性的基础,不能因为自恃有项目经验就想略过对产品初级知识的学习,这样面试和实战都会碰壁。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绘画创意与实战
已累计诞生 677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3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