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明诞生之初,人类就开始记录自己周遭的环境,将周围的信息和数据转化为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图形信息,这也就是地图。我们的文明史,本质上也是地图的历史,而能够追溯的地图信息,可以到上万年以前。对于我们的文明,地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本身并不是地理状况的简单记录,而是将复杂的信息,融汇到一个清晰易懂的小系统当中,这也是地图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不过今天要说的案例,和地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进行界定,它却不同于我们之前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地图。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善的地图系统之一,它在1908年的时候,就汇集到了一起,投入使用。历经8年时间的建设,各个独立的地铁支线汇集到了一起,构成了一个地铁系统,于是,他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地铁线路图来帮助乘客了解出行的路径。
当然, 我们可以想到1908年所创建的地铁地图版本并不是最好的波拿巴,线路复杂,其中还包含了河流、水道、森林和公园等地面环境的相关信息作为参考,车站的信息塞满了整个版面,以至于部分站点信息甚至还没有办法放进来,有多糟糕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了。
但是,从地理的角度上来看,整个地图的地理信息描述是非常准确的,不过对于乘客而言,这个地图就不够称职了。
地图显示了所有的重要的中心站点,但是你在地图上其实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站点的名称在地图上显示的尺寸并不大,更让人糟心的是它们会以奇怪的角度呈现出来,加上各种干扰视线的、并不那么重要的线条,这张早期的地图不仅足以治疗颈椎病,而且可以用来测试视力和智力。好在,整个地图的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的改进。几十年之后的版本,就强多了。
看到这张地图,就不得不说一个人,Harry Beck。29岁的时候,Harry 曾经在伦敦地铁工作过,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时候,动荡的时局使得他失去了工作,不过他依然对伦敦的交通系统充满了兴趣。
在当时,他有一个非常关键性的想法,那就是乘坐地铁的乘客,对于地面上的状况是并不想了解的。换句话来说,乘客的目标是从A站坐地铁抵达B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心中通常只会想,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
因此,在 Harry 看来,整个地铁的系统本身的呈现是最重要的,相反,地理环境本身的呈现意义并不大。于是乎,Harry 创建了新的项目,旨在简化整个地铁地图,最初信息量极大的地铁地图,在他手中被简化成了一团意大利面。正如同他后来回忆的那样,「将线条拉直,调整对角线,平衡各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地铁地图变成了地铁线路图,各条地铁线路仅在水平、垂直和45度对角线这三个方向上延伸。此外,站点和站点之间的视觉距离也变得平均了,而站点和所属线路也采用了相同的色彩,以示归属关系。
最后,全新的地铁线路图诞生了。它更加的图表化,上面的每个符号每种颜色的意义,都能够被乘客轻松地理解。1933年,他的朋友鼓励他将这个项目的成果——全新的地铁线路图,发送给当时的 UERL,无论他们怎么答复,这个事儿总得有个结果吧。结果,对方决定以10英镑的价格购买 Harry 的设计——在当年,10英镑相当于今天的600英镑,相当于5000人民币。当 UERL 将测试版的新地图拿出来,做成口袋版销售的时候,1000份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他们迅速意识到,这个版本比之前的强了太多。随后,立刻决定加印了75万份。至于当局因此获利多少自然是另外一个故事,不过,我们因此得以见到今天的伦敦地铁线路图。
Harry 的设计成为了如今的标杆。如今,世界范围内各大城市的地铁线路图,基本上都是在这套设计的标准下沿袭下来的,不论是巴黎还是东京,纽约还是北京,甚至平壤的地铁线路图也沿用了这套设计策略。将复杂的地理结构,转化为清晰而易于理解的几何图形,地铁线路图采用了我们都能够理解的符号语言:用圆点或者其他几何图形来代表站点,用线条来勾勒路线,用色彩来区分不同线路。我相信在20世纪初就拿出这套设计的 Harry Beck 并不知道用户界面是什么,但是这套设计里面,藏着一样的精神。
△ 平壤地铁线路图
如今的设计师要做的事情,和当年 Harry Beck 做的事情是一样的,接受挑战,将需求分解成为碎片,去掉糟粕,保留精髓。
他在设计当中,使用了三个重要的原则,稍加调整之后,它们几乎可以应用到任何设计项目当中去。这三个原则分别是:
- 聚焦: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所服务的目标用户身上
- 简约:用最直接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 多角度思考:好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可能会来自任何地方或者任何人
无论你此刻手头正在打磨的产品是什么,务必记住一件事情,那就是好点子可能来自任何人。即使他只是你的实习生,你的配偶,孩子甚至是一个偶遇的陌生人。谁会想到如今全世界通行的地铁地图设计,源自于一个毫不相干的电器工程师呢?
多年以后,伦敦地铁的规模扩大了不少。地铁地图很自然地变复杂了。随后,有新的设计师参与进来,他们在没有得到 Harry Beck 的同意的情况下,将整个地图设计得更加复杂,新版的实际效果也确实不如预期。而随后,Paul Garbutt 所带来的更加现代的版本,保留了 Beck 的原始设计规则和视觉观感,扭转了局面。
保持简约,保持聚焦的核心没有变,这才有了如今依然让乘客觉得舒适好用的地铁地图。
出色的用户界面设计既不是玄学,也不是黑科技,它只是帮助人们更简单地执行任务、抵达目标的载体,是给用户提供必要信息的通路。不过身为设计师,常常会下意识地将它变的更加复杂,让它们看起来像是「软件」,而非「人机交互界面」。
故事的灵感来自于 Michael Bierut 的 TED 视频。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用户体验设计核心问答
已累计诞生 668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2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