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柱 AI 是一位国内 AI 创作领域的 AI 先锋。他曾在一线互联网大厂从事 13 年设计工作,包括:小鹏汽车 AI 设计专家、滴滴出行、联想、Evernote 等。在 2023 年 All in 到 AI 赛道,将 AI 技术无缝融入到设计作品中,探索出在静态画面与动态 AI 视频领域等多场景的应用。
作品包括:北京国际电影节 AIGC 电影单元《关服日》、国内首部类 TVC 方向的汽车广告《一汽丰田格瑞维亚》、瑞幸咖啡 2024 四季《王者霸屏》视频、联想 moto S50 中秋节视频、北京朝阳融媒体 AI 海报及视频系列、立顿茶饮广告视频、哈尔滨啤酒海报、南京烟草海报等。
通过在真实的商业项目的经验沉淀,服务众多的企业 AI 线下培训,包括:国家广电总局、快手、小米集团、荣耀手机、中国电信、中国飞鹤奶粉、陕西数字出版集团、联想、英伟达、北京邮电大学等企业或学校。
同时也获得了众多肯定。包括: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特邀讲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AIGC 大赛评委、陕西数字出版集团 AIGC 专家团成员、2024 站酷设计周《行业特别奖》获得者、小鹏汽车优秀讲师等。
往期专访:
我毕业后从事多年传统的传媒公司的平面设计工作,之后在那是打车业务抢占市场非常激烈的时候,我感觉到互联网设计师是一个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方向,所以在 2015 年通过不断地努力加入了滴滴出行转型成为一名互联网 UI 设计师,我一直自嘲的说,滴滴是我的“娘家”,也是我的人生中职业转型中的“恩人”,让我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我非常感激滴滴给与的机会,让我在未来收获了很多。之后在互联网设计领域工作很多年。
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是如何下决心坚决选择了 AIGC 这条发展之路的?
在互联网公司里工作多年后,2023 年又一次成为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因为那时已经到了很多互联网人的一个年龄关键点 35 岁,压力也非常大,因为 UI 设计已经不是之前那种特别“疯狂刚需”的年代,未来该何去何从?
在 2023 年辞职后,1 月我去深圳和杭州玩了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该如何选择,发展什么方向在哪里?经过和前辈的请教及当时的观察,我决定做自媒体,正好在 2023 年的 3 月 Midjourney 的 V5 版本发布,就像一个“定时炸弹”般,引爆了设计圈!我的自媒体视频也是任意一条都能突破几十万播放量的水平,那是一个非常值得在设计发展史中烙下印记的月份~ 我们很多圈内人一致认为 2023 年是“AI 元年”。从此以后我有了更加清晰的未来 5 年内的发展大方向,那就是 AI。非常幸运抓住了又一个新的风口。在当年里我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 AI 线上课程《人人必备的 AI 人工智能课》。
在 2023 年决定走向 AIGC 的时候,从 4 月之后我的自媒体的流量就“一落千丈”,播放量只有几百几千,我一直也在纳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思考了好久,一下子从非常兴奋的状态像似被浇了一盆冷水,后来我发现是因为当时的 Midjourney 虽然给大家带来了非常惊艳的结果,一键搞定摄影图、生成 3D 效果、生成扁平插画等等,给很多设计的同学或者设计技能“偏科”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从商业角度出发,很多人或企业发现,虽然 Midjourney 很厉害但是真正应用到商业场景中,不能很好控制元素,控制产品形体稳定,也不能精准生成品牌调性的内容,导致Midjourney 的热度降温。
在 2023 年 4 月之后到年底的这段时间里我继续深耕 AI 的技能,不论是 Midjourney 还是 Stable Diffusion 等软件,并发表了一门 AI 课程, 2023 年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全年的营收不稳定,导致压力很大,原因还是和商业的结合度不够,后来正好小鹏汽车有一个 AI 设计专家的机会,我决定去企业中完成更加具有商业化的沉淀,所以帮助小鹏汽车完成了很多在汽车中控屏上的 AI 创作。
小鹏汽车中景场景设计效果
到了 2024 年后,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到市场对 AI 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有很多的企业或者学校邀请我去帮助大家进行分享授课或者项目对接等等,所以我决定回归创业之路,接下来完成了很多项目,比如一汽丰田格瑞维亚 AI 视频、企业学校培训等。
一汽丰田格瑞维亚 AI 视频
一些 AI 培训与合作
马克•伦道夫说:“成功是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你最擅长的事,追求对你来说重要的事。”
其实我一直相信这句话,从我个人来说我的经验沉淀就是,我比较喜欢在台上讲课的感觉,因为我一直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每次上台演讲的时候,我都会很兴奋,人越多越好,这也是我选择做 AI 企业培训的原因之一。
给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们培训 AI 提示词
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擅长或不擅长;你是适合创业、还是适合做设计执行、或者适合做管理,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是否懂得自己的真正商业价值在哪里,并且是否会包装自己,毕竟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其实也很短,40 多岁还在最基础设计执行岗的设计师还是很少的。
① 扬长避短,拒绝内耗
“专注如一”和“把事情做到极致”,在擅长领域深耕的重要性。比如你在设计的能力上,哪些方面更能够突出自己。
② 选择大于努力
思想家爱默生提到“嫉妒乃无知,模仿即自杀”,提醒人们避免盲目跟风。比如在 AI 行业,技术路线众多(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选择与自身技能匹配的方向更易突破。
③ 接纳短板,智慧补足
朱德庸曾说:“如果用爬树能力评价鱼,它会绝望。”在团队协作中,从业者可通过合作弥补短板(如技术+商务业务的结合),而非强迫自己成为全才。
我现在在创业方向主要从事AI 商业设计、AI 商业视频和AI 企业培训,通过真实的商业项目来反哺 AI 企业培训的模块,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闭环。因为 AI 的价值不是 AI 本身,最根本的逻辑还是要结合让 AI 来完成商业化的需求,形成企业 AI 解决方案服务,所以 AI 只是工具。
我们在 3 月份,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共同完成了一个 AI 大电影的项目,「2025 北京国际电影节 AIGC 电影单元《关服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游戏中,玩家和 NPC 的冲突愈演愈烈,巨大的压力让游戏公司不得不关闭服务器。在游戏的关服日,游戏开发者林溟决定亲自进入游戏,寻找冲突背后的原因….”。
我们团队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各个专业部门的紧密配合的重要性,时间非常紧张,7 分钟的片子多种场景的切换,且有多人物的一致性控制,切换游戏与现实双重场景的风格一致性等,制作过程很难,但是小伙伴们高效的完成了,并得到了导演及制片人的高度认可。
观看链接: https://hivideo.com/search/
《关服日》电影分镜
《关服日》电影全流程 工作流
① AI 从“辅助工具”向“创意合作者”转变
设计师开始将 AI 视为创作伙伴而非单纯的效率工具。例如,AI 能够通过生成多样化设计方案(如 AI 的文生图、图生图功能),帮助设计师快速探索创意方向,缩短从概念到落地的周期
② 多模态技术与设计的融合
AI 的多模态能力(整合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正在改变设计表现形式。例如,品牌设计中声音与视觉的协同应用、动态交互界面的生成等,增强了用户体验的沉浸感
③ 设计民主化与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AI 工具降低了专业设计的门槛,设计师或非设计师都能借助 AI 快速生成高质量作品,挑战传统设计公司的市场地位
④ AI 代理(AI Agents)的深度参与
AI 将主动介入设计全流程,例如:
- 需求分析:通过用户数据生成个性化设计方案;
- 执行优化:实时调整设计参数以匹配市场反馈;
- 跨领域协作:在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AI 代理可协调工程与美学需求等
未来五年,AI 与设计行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技术突破与伦理挑战并存。设计师需在拥抱 AI 效率的同时,坚守人本价值,探索技术与情感的平衡点。而那些能有效整合 AI 能力、垂类场景和可持续理念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GC互联网产品设计实践
已累计诞生 700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9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