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在工作中接到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需求(从 0 到 1),另一类是对现有的产品优化。
针对于现有产品的优化,并没有标准的流程。
优化方案流程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每一步的流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各个流程之间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和递推性,这样的设计方案才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以下是我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流程,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大纲如下:
- 确定设计目标
- 分析线上问题
- 确定方案并验证
- 落地追踪
产品优化对应的设计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不能单纯是不好看、间距不对、视觉元素要统一等问题,设计的目标需要对产品有一定的价值。
设计优化的方向可以是提升产品的操作完成率、降低流失率、提升购买率、提升产品的拉新、拉活或者留存等等。
举个例子,在一个表单提交流程中。通过数据发现用户在第一步过程中,流失巨大,从而拉低整个操作流程的完成率。
那么设计师在优化这个任务流程时,设计目标就可以确定为:通过优化现有设计,提升该表单的完成率,提升用户操作流程成功率。
针对表单提交流程流失率高的原因,分析为什么用户流失率高,找到流失率高的原因。
尝试推测出流失率高的原因有哪些?是因为交互流程、布局、操作感知弱、文案不合理还是设计认知不符合用户预期?
凭借设计经验找到对应的问题后,给出几种解决的方案。
设计的方案,可能有多种,这时候需要确定一种最适合的。
当结合各个方面确定了一种方案后,接下来就要开始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一般有两种方式:
- 竞品分析
- 可用性测试
1. 竞品分析
为什么要在做完设计方案后再看竞品分析呢?如果做设计之前就参考竞品,那么就容易默认为竞品的方案是标准的,是优秀的方案。会不由自主的按照竞品的思路去做设计,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和竞品方案相似。由于我们和竞品的人群,业务背景等方面都不相同。竞品的设计方案基于开发或者老板等业务背景,才不得已使用非优秀的方案,我们如果参考竞品的话,最后的结果也可能难以做出优秀的方案。
当我们的设计方案做好之后,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分析我们的设计和竞品的区别和差异性,从而得到灵感, 优化出更好的设计。
2. 可用性测试
将做出的方案做成演示 demo,通过招募目标用户(5~8 个)进行可用性测试,通过用户使用优化方案的 demo 以及线上产品进行体验并做满意度打分,最终判断是否符合用户的预期。
在设计方案验证之后,并评审通过后,视觉稿给到开发,需要继续跟进。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项目历史原因或技术原因导致设计的方案没办法正常实现,这时候需要及时的更改方案。
当产品走查测试完成之后,上线后需要继续追踪方案效果,并作后续的迭代优化。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Echo的设计笔记」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绘画艺术风格设计
已累计诞生 662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4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