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篇文章译自 Taras Bakusevych 的文章《How to redesign, step by step guide》,其中总结来自 Taras 多年的产品重设计的经验,泛用,实用,值得收藏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产品需要针对功能、 体验、 视觉进行全面的升级,这个时候产品的重设计就不可避免了。从零开始创建一个产品的难度在于产品需要一砖一瓦从头开始,而重设计的难点则在于所有的组件和功能都已经既定,需要在此基础上完全调整,这个过程中,需要比创建新产品有更多的衡量,并且需要面对大量的既有用户。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是基于上百各不同的产品重设计案例来重新梳理的一套设计指南,帮你规避风险,提供真正有价值的重设计方法。
注:文中图片均为高清大图,可以单击放大查看
首先需要澄清一件事情,这篇文章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流程梳理。
如今的数字产品当汇总,建立严格的流程然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循流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选择。我们需要保持敏捷,这样才能快速适应。所以,你需要将你的设计过程大概勾勒出来,如果结果让人不满意,那么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分析,做错了什么,然后就可以改进流程。如果随即的执行某个操作,那么得到的结果可能也是随机的。
「双钻石模型」是一个很多人提及的重设计模型,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设计模式,通常,你在使用这个模型的适合,会经历4个主要的阶段:
- 发现—互相理解并且达成共识
- 定义—确定关键流程,挑战以及痛点
- 探索—确定思路,绘制草图,制作低保真模型
- 执行—迭代设计,测试,并且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重设计其实一直在进行,并且从未真正完成过。
作为设计师,你需要让大家首先达成共识,确定共同的目标,并且为此努力。首先,与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面谈,了解业务现有的状态,以及重设计的目标以及实施时间范围。确定大家对于视觉、功能、目标受众的期望。和开发者以及相关的支持团队进行面谈也非常有必要,可以让你对于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但是你的主要目标依然是用户。更具体的说,你需要对以下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
- 为什么你选择这个产品,而不是其他的产品?
- 产品中你最喜欢额功能、特性是哪些?
- 产品中你最讨厌的部分是什么?
在你开始着手重设计之前,你首先要搞明白的是每个人都在做什么,用户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过程中,善用思维导图工具来进行梳理,包括用户访谈的过程和内容。
你的目标是是要倾听并捕捉每个人的想法,了解他们的主张,但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将这个视作为绝对的真理,最后,你需要将搜集起来的内容重新整理,过滤其中的噪音,并且找到重点,并对此保持专注。
了解用户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论怎样你都需要借助同理心,来了解用户。梳理用户历程,了解用户的价值观,对于重设计是有着极大帮助的,当然我们也会谈及许多设计和功能上的细微末节,但是很有可能是短时间内都无法顾及到的。另一方面,用户画像呢,目前来看是非常粗略甚至失真的,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没啥用处。相反,将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是更有效的,这会你关注你了解用户的动机和期望。
设计师在重设计过程中,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忽略甚至无视目前已有的设计。而设计师做出来最坏的设计,是忽略当前设计并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创造一套设计。要知道,原有的解决方案很有可能是涉及到大量的调研和思考、修改之后而构建的,它的价值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你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仔细检查当前的设计,并且试图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决策机制,以及设计意图。
确定了重设计的关键领域节点之后,你就需要了解设计的效果和表现了。由于此刻正在进行重设计,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因此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并且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和洞察,并且无需主观判断就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已有设计的效果和表现了。使用数据能够更好的证明设计的合理性,并且数据本身也更加具有说服力,并且你可以以这些数据为基线,来对比设计的表现。
·PV 和流量分析
用户是从哪些页面进入的,从哪些页面退出的,访客使用的浏览器、 屏幕尺寸和来访状况到底如何。
·行为流程图
行为流程图可以帮你了解的常见行为方式和整个用户历程的相关状况。
·停留时间和转化率,渠道创建和分析
通过创建一些关键指标和基准,来对比新老设计。
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很自然想到的问题,那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到底在做什么。你的用户是会经常将同类产品摆到一起进行对比,因此,你需要对比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在评审的时候,寻找其中直接和间接竞争的部分,寻找共同点和相似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能够差异化的、能够代表你的产品的体验的基准。你可以在 InVision Board 或者其他的同类的搜集类应用的帮助下,有所发现。
对比评审能够找到市场需求上的漏洞和机遇,如果你有足够多的时间,你甚至可以将整个对比评审的细节都列举出来,用表单或者矩阵的形式来呈现其中的核心关键。了解竞品的目标、功能和先进程度,市场占有率,以及收益状况,然后将你的产品置入进去,找到它所处的位置,这样可以让你对这次的重设计更加清晰。
对竞品的分析永远不会带来新的想法和创新,当每个人都只是密切关注彼此的时候,你只能学习到通常被视作为标准的东西。为了获得灵感,你应该走出现有的领域。有成百上千成功的产品正试图在不同的领域中,解决类似的问题。寻找他们,了解他们,从中获得灵感是必不可少的。
在确定了所有的信息之后,就可以开始基于现有的设计,开始识别关键的问题范畴了。这些关键的问题范畴,从可用性问题到视觉流程、错误、 不一致的点、错误的模式以及尚未找到缘由的未知错误,将这些问题都逐一梳理出来。对于可用性检查,NNGroup 曾经列举出了一份完整可用性启发法,可以用作备忘表单: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ten-usability-heuristics/
一旦发现问题,下一步就是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之前做的对比评审,以及跨领域的探索会给你不少启发,一定要善用这两个环节所获得的信息。
列举出问题,并且逐一寻求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你需要控制好事情的优先级。我们需要知道哪些目标是更重要的,哪些更容易达成,我们需要确定我们解决的每一个问题,到底给用户带来附加价值有多高,我们改版的可执行性有多强。通过这样的衡量,选取优先级高的、对于用户价值高且可执行性强的部分优先完成。在理想状况下,我们要关注下图中,右上(第一象限)象限的部分。
没有完美的设计,每个设计都会有改进的空间。想要达成出色的用户体验,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本就非常不错的体验中,继续进行微不足道的提升和改进,所需要付出的投资,要比处理原本糟糕的设计,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更高。但是,请不要因此感觉气馁。在《从0到1》这本书当中,作者 Peter Thiel 解释过,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改进,支撑着我们走到了今天。有的时候,如果你要大幅改善体验,你甚至需要彻底的重塑才能做到。
手绘草图是将脑中想法转移到现实世界最好的方法。有一种名为 Crazy Augusts 的草图绘制方法,它会强迫你在8分钟内创造8种不同的想法。这种方法是强迫自己脱离惯性,去探索疯狂想法的一种好方法。如果你能和团队或者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就更好了。
低保真的设计迭代效率更高,相比于高保真的设计,花费的时间更少。尝试使用低保真的故事板来快速地勾勒出流程和概念,进行快速验证,并且在确定了的情况下,逐渐提升保真度。使用高保真的视觉稿来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可能会给人以没有修改空间或者修改成本较大的感觉,甚至可能让对方觉得对方即使提了建议和反馈也很难执行的感觉。
这个逻辑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说他们比用户更懂产品,并且声称【直到用户获得了这个功能用户才知道他们需要】。这种情况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发生,别忘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用户做的。
就像在高档餐厅吃饭一样,食物的口味要好,摆盘要高级,整体体验同样要优秀。如果你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来设计,那么还是花点时间来把它展示出来吧。你不是在贩售一组新的样式或是字体,你是在呈现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关于用户的故事。人类对于故事和愿景总有着莫名的着迷。
你是不是期望你将新的设计交付给用户之后,每个人都兴奋无比,赞不绝口?但是实际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没办法,这个阶段需要你保持耐心,继续坚持。这是正常的。用户讨厌改变,无论原来的设计有多糟糕,他们都习惯了,而现在他们需要学习新的设计,新的知识,这对于用户而言,是一种必然会遭遇的全新的糟糕状况。给用户一点时间来适应新的设计把,通过一些藏在上下文环境中的提示,来帮助用户习惯和了解新的功能。
重设计是永无止境的。出现了新的设计范式,用户会期待新的工具和新的功能。当你打算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之后,体验会逐步的提升上来的。
结语
这套重设计指南当中涵盖了产品重设计过程,通常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框架,你可以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有很多大厂的产品都是遵循着这套框架来进行设计的: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23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8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