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凹,这期不聊设计师,我们来看摄影领域的神级人物——何藩。
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你一定看过这张照片
△ Approaching Shadow,1954,23 岁
这张照片被很多人熟知,这是何藩在他 23 岁时拍摄的,那个时候的他已经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这个作品于 2014 年以 37.5 万元成交,创下他的作品最高拍卖记录。)
何藩是中国街拍殿堂级的摄影大师,在摄影界有「一代宗师」之名,更被誉为「东方布列松」。一生获得 280 多个国际摄影大奖,27 至 31 岁期间,连续赢得八届,美国摄影学会举办的「世界摄影十杰」。因为太年轻,当年不少外国学者慕名拜访,总会问他:你爸爸在哪里?可能大家都无法相信眼前俊朗的小鲜肉就是享誉国际的摄影大师吧。
他不少作品都被世界知名的博物馆收藏,包括香港 M+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三藩市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
△ 《图案》Pattern,1956,25 岁
何藩 1931 年出生于上海,1949 年随家人移居至香港。14 岁⽣日时父亲送他一个 Rolleiflex 双镜头相机,从此开始,他这一生都未放下相机。
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拿着相机,在香港的街头记录世间百态,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图景:苦力、商贩、沿街叫卖的小贩、在街上玩耍的孩童、市场和无数街道组成的人文景观。在他的镜头中,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迷恋:
也许是他摄影师身份的光芒太过耀眼,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两个身份——演员和导演。
60 年代初期加入「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一开始是做场记,后来转任演员。参演过著名电影《不了情》、《西游记》及《蓝与黑》等,其中以饰演唐僧最为人所知;其后以导演身份进军影坛。
△ 左二为何藩
1970 年凭实验电影《迷》参加康城及柏林影展,后来他也拍过一些文艺片,但是票房都不太理想,为了生计不得已转向拍摄唯美艳情片。
△ 在片场的何藩
多年过去,何藩说:这些都不是自己最想拍的电影。对此他也一直耿耿于怀,遗憾曾为这五斗米折腰。直到 1996 年,65 岁的何藩退休了,为了让家人不为自己曾经的职业受到太多纷扰,他们全家移居美国。
这一生做过摄影师、导演、演员,曾经有记者问他,最喜欢自己哪个身份?他是这样回答的
在「演员」、「导演」以及「摄影师」三重身份之间,我还是最喜欢摄影。电影会受到投资者的束缚以及票房的压力,至于摄影则没有这样的限制。由于我并非商业摄影师,在个人创作上面可以自由发挥。对于拍摄硬照以及电影片段,由我来讲解当中的分别最有说服力,摄影与电影虽然同以「影像」为表现媒介,然而摄影聚焦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的「高潮顶点」(是一瞬间的时间),而电影则概括其整个流程,一静一动,各有所长!
何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他的摄影作品就如同一部描写香港的纪录片,随意而真实,波澜不惊的生活总被他赋予一部分超然的诗意。
△ 三角形,Triangular,1962
他以新派摄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风格。凭着天生对光线的敏锐度,建立了新的由几何线条,戏剧性构成的新纪实摄影形式。
为了拍到完美作品,他常以极大的耐心等待「最佳时机」,有时可能一连数日在同一地点蹲守。等待人物与几何结构和线条精心构建的背景不期而遇。
他喜欢用背光效果或结合烟雾与光线来营造戏剧感和氛围。海上或街头生活、黄昏时被太阳拉出细长斜影的巷道和市场是他最爱的取景点。当摄影主体出现在最佳位置的瞬间,便按下快门,一气呵成。
△ 箭头,arrow,1958
曾经有个画廊老板看过何藩的摄影作品后这样评论道:「德国包豪斯的直系后裔,但他们却是由香港制造的,照片是抽象的,同时也是人文的」
何藩真的把光线、建筑、人物,构图,这四项的关系把握到极致,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 私人的,Private,1960
何藩说:摄影要有「三到」,一是「眼到」,二是「手到」,这两个易于理解,所谓眼明手快,是基本的观察力与拍摄技巧。但最重要的是「心到」,拍摄者必须要有感而发,利用相片把内心的感觉、感情诚恳地表现出来,作品才有感染力;切忌无病呻吟,为拍而为,就最难令人有所共鸣。
拍摄了这么多照片,何藩最喜欢的照片是哪张呢?
△ 日暮途远,As Evening Hurries,1954
他说自己当时感受到,北周文人庾信《哀江南赋》中那种「日暮途远,人间何世」的意境。于是拍下这张照片,经过五十年的考验,仍是他心中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他这样解释道:
我找到了这个地方,去过很多天。手推车,一个回家的男人;煌煌大厦,波涛拍岸,深处无声;低角度的光线……我的决定时刻,简直太神奇了!这个情景至今还浮现在我眼前,尽管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了。
何藩从 40 年代开始摄影,那个时候只有胶片机,但是时至今日即使数码相机已经极为方便了,他也依然选择用胶片机,他说:胶片在拍摄当中,除了构图、按下快门之外,在暗房里冲洗照片也是非常必要的步骤,他在暗房冲洗和放大胶片时,那种「光绘」的感觉,给予他艺术创作上无限的满足。
△ 人生舞台,On the Stage of Life,1954
而且发现没有,他的照片几乎都是黑白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黑白让我跟现实有某种距离,这种艺术上的距离令我的作品不会太实。我不是反现实或非写实,我的照片即使如何超现实,也依然会有实物的人像、影像。黑白照没有真实世界的色彩,让我可以从现实世界抽离一点。这种距离有种深度感、疏离感,一种半抽象或是超现实的味道,带着点点梦幻的色彩,我喜欢这种似真似幻,若即若离的空间和味道。
当然,他也有彩色的照片,这些彩色照片犹如油画一样,色彩饱满,极具故事性,让人会忍不住仔细端详照片里的内容:
退休移居美国后,他出了三本影集,称为香港三部曲:《香港追忆》、《人生舞台》和《往日情怀》
△ 香港追忆,2006
△ 人生舞台,2009
△ 往日情怀,2014
《香港追忆》,何藩最为知名的摄影集,至今已第六刷。此书所收录的作品皆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可以说是何藩写意派的作品集。
《人生舞台》延续了他第一本摄影集《香港追忆》的故事,多是表现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我们从他的影集中就可以看到当时香港市民的日常,写实派摄影加上何藩的表达,更让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往日情怀》作为何藩摄影三部曲的第三部,这里出现了双重曝光和少量的 PS 处理的作品,更加体现了何藩作为摄影师的人文关怀,这样让观者更加能感受到照片所传递出的情绪和意境。类似于很多经典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赋予了静态的照片连贯性的表达,让他的作品达到新的境界。
△ 勿忘我,Forget me not,1949
照片的背景是一九四几年战后的作品,而其中的女子则是五几年时在影楼拍的。在半个世纪之后,我尝试把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发现两者可以发展出一个爱情故事。这张作品的灵感来自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施工,Construction,1952
可能大家很难想象,一个花甲之年的摄影师,为了尝试和创新,自学了 Photoshop,并且学习了将近 10 年,才创作出这么富有故事性的画面。所以真正让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就只有一个——热爱。
《念香港人的旧》这是何藩在他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中,整理了未曾面世的旧底片,耗费一年时间,整理出近 500 幅作品,可惜的是作品还未整理完,他就在 2016 年因病离世。之后他的家人帮他完成了最后的遗愿,接手制作了这本摄影集,最终从中挑选 153 幅作品,收录成册,成为这位摄影大师最后的作品。
很多人不知道他本来读文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想做作家。也许是太沉迷于阅读和写作,得了严重的头痛病,必须停止阅读和写作,只能以镜头代笔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拍摄的照片总会给人很强的故事感,沉静却极富张力。
可以说何藩成就了中国·香港的一个时代,感谢他让我们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息的香港。
吴宇森导演为何藩的影集作序时写道: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重见人类间的温馨、善良、美丽和单纯,不带走一片云却是潇洒地留下绚烂的剪影。
参考文献
- 「1」《摄影杂志》
- 「2」何藩官网: https://fanho-forgetmenot.com/
欢迎关注研习设的微信公众号:「Yanxishe2017」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LoRA模型训练
已累计诞生 652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5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