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有个主讲设计的 podcast 叫做 Google Method Podcast,主持人 Travis Neilson 定期采访 Google 内部的设计师,谈论他们负责的项目,包含 Job Search、 Google Home 的工业设计、机器人互动设计等五花八门的领域。
最新的一集比较特别,Travis 广邀 Google 设计师们提出匿名自白,让大家提出常见的困扰以及平常难以向同僚启齿的行为与感受,并邀请三位 Google 资深设计师一起进行讨论。
共同讲者Simon Pan
- Google News 资深互动设计师,曾经任职 Medium、Uber、Amazon Music。Brynn Evans
- Youtube UX Lead,目前主掌 Youtube Living Room 平台。Brynn 也是女性 UX 设计师平台 Hexagon 的共同创办人。Hector Ouilhet
- Google Search and Assistant 产品线设计负责人,曾经为 Google、MIT Media Lab、HP 等进行设计。
我在听这期 Podcast 时常常会有「对!就是这样!」的感同身受,整理了要点之后发现,Googler 在职场上的烦恼跟大家也相差不远,终归三个重点 — 时间管理、团队合作、自我认同。
1. 预约时间
对于设计师而言,能够将宝贵的时间花在设计流程上是再令人满足不过的事情。然而随着资历越深,时间似乎渐渐变成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设计师花越来越多时间在开会等行政事务上,每天只剩下少少的时间留给设计本业,久而久之便容易感觉迷失了方向。
为了从繁忙的行政事务中脱身,讲者 Simon 提到他会故意在行事历安排几个空档,附上像「季度设计总结」、「视觉系统重整计划」之类看起来超重要、超严肃的会议标题,避免同事找他开会,空出一段不受干扰的时间,让自己可以专注在思索核心问题与设计本身。
2. 专案所需时数
为了挪出足够的时间做设计,设计师要了解自己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做出理想中的成品,自己需要消耗多少时数去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才能在计划阶段跟上司或客户要求合理的设计时程,或是像 Simon 一样想办法空出独立作业的时间。
讲者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估计时数的小撇步 — 比你预计的时数再多加几个小时就对了。
3. 观察别人的行程
除了更加有意识地安排自己的行程,讲者 Brynn 说她会跟踪别人的行事历(Calendar Stalking),时不时观察同事的动态(当然是公开的行事历)藉此掌握其他人的行踪,以便拦截某些她想合作的人;或是注意有没有自己应该加入、却没被邀请的会议,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 人容易迷失在时间的洪流中 Photo by Curtis MacNewton
1. 专案中的边缘人
在组织或项目中,充斥着不同个性、背景、职能的成员,有些人可能觉得适得其所,但也总会有些人感觉自己的意见常被忽视,难以产生归属感与向心力。
例如内向者容易感到自己的声音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传达出去,在会议中如果不是最吵或最有娱乐性的人,往往没有机会提供意见或主导话题。
文本人员和研究人员也常常感觉在团队中不被重视或不被欢迎,因为大家不熟悉他们的功用,再者是他们通常在项目后期才出现。
2. 身为主管或领袖,你能做什么?
首先,你要为团队建立 mindset ,让大家了解,所有人都是项目的一份子,有贡献就是有贡献,每个人都有其必要性。
下一步就是要将重视每个人的态度表现出来。如果团队中有比较含蓄被动的人,但你知道其实他有许多好点子,身为主管或是共同协作者可以主动点名该人提出回馈与想法,或是分配时间专门给他们进行表述。
前 Netflix 人才长 Patty McCord 在畅销书 给力 中也曾分享了几个故事,例如程序设计师 Anthony Park 是个「非常沉默寡言」的人,Patty 一开始还担心他会无法融入 Netflix,结果他的出口成金反而让大家了解到「Anthony 这个人话不多,但当他开口时,总是说出聪明话。」
给力:硅谷有史以来最重要文件 NETFLIX 维持创新动能的人才策略。原文名称:POWERFUL: Building a Culture of Freedom and……
如果在会议过程中真的找不到好时机,让与会者聚焦在那些有所贡献却尚未发声的人身上,或许你可以在讲解设计成果时当众提起他们的努力与付出,例如:
「John 帮我们将文本润饰得更精准流畅,现在的原型看起来更真实了。」
「Amy 的研究结果让我们更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真是帮了大忙!」
当你为那些普遍没有声音的人发声,或是主动把舞台让给他们,这不但显示你是个好的协作者,更为你在同僚之间建立好关系。
3. 如果感觉自己无处发声,你能做什么?
你要知道,一次会议的决策通常不会是项目的最终决策。会议中人多口杂,如果不擅长争话头,你可以制作一些非实时性的材料在会议之前或之后分享给大家,例如投影片或一份 Google Doc,记得花些心思放上亮眼的封面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再进一步解释你的观点。
又或者是,在会议结束后寄信 follow up,如此一来你能花点时间好好思考、写草稿,将脑内思绪想清楚了再进行沟通。记录下来的点子和观点往往能比会议中的一句话延续更久,长远来看,对项目更具影响力。
1. 我感到自己在团队中无足轻重
「我觉得自己只是个挪像素的(pixel pusher),没有在帮团队解决真正的问题。」
身为大型项目中的一份子很容易感到自己像小螺丝钉,工作内容与决策端严重脱节,感觉像不断在做没意义的事情。
但其实可以转念想想:每个关节都很重要,应该重新解释成 — 如果没有你的话,这个产品不会出现,你是伟大愿景的一部分。虽然有点陈腔滥调,但你可以决定被项目的大浪推着走,或是当创造这波大浪的人。
另一个方法是主动找使用者经验研究员合作,听听看自己的设计得到了什么样的使用者回馈,无论正负评都非常激励人心,足以让人了解到自己正在做有影响力的事情。
讲者 Hector 反而对于自己是个 pixel pusher 感到骄傲,因为他的任何决策,无论大小,都会影响无数个页面,光是挪一个像素就足以让无数工程师崩溃(话说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花上数年的时间把产品修得更完整。
讲者 Simon 也附议,他认为身为设计师,当大家都要倚赖你的专长、使用你所设计的成品时,你也建立了整个论述的基调。
2. 菜鸟需要正向回馈,老鸟需要有效建议
「我想要更多正向、有建设性的回馈,让我知道自己是个很厉害的设计师,如此一来才能够抵销心里那股永远都在追求更快、更好、更多的渴望。」
设计师职业生涯的起步时期非常需要称赞与鼓励,因为一切经验都是全新的,设计这行业又缺乏明确的标准,不像其他职业如产品经理可以评量转换率、业务能藉由业绩等值化工具衡量表现。
此时,如果有个过来人告诉设计师,以你的资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哪些部分超乎预期,哪些部分又是有潜力继续培养发展的,对于菜鸟设计师而言是无价之宝,更是盏明灯,我认为这就是师徒制的重要性,甚至比教导务实的设计准则还要更有价值。
然而,对于已经奠定自己的行事标准、也清楚自己有几两重的资深设计师需要不同的东西 — 「与其给予正面回馈,还不如点出我需要改进的部分,」讲者 Brynn 说,「给我能帮助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建议。」
讲者 Hector 也承认,他其实就是那些容易忘记称赞别人的主管。为了效率,在项目进行期间,他不会刻意进行正面评论,只会点出需要改进或是让案子停滞不前的地方,以让项目继续运行。他认为没有提到的地方就是代表你做得很好了,一切运行顺利就是最直白的赞赏。
3.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在其他设计师面前,我喜欢假装自己很了解使用者经验指标,但其实我根本读不懂 Google 内部设计指标文件。」
讲者 Brynn 打趣地回应:「因为这不是 Google 招聘人的标准啊,在场没有人是因为很会读设计指标文件而被延揽的。」
针对「假装自己懂」这件事情,大家明显很有共鸣。主持人 Travis 问大家在职涯当中有没有假装过,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有,无时无刻,几乎全部。
我很喜欢讲者 Hector 讲的一句话 — 学习,就是你从无知开始,踏出第一步,跌倒,爬起来,再踏出下一步,不断重复到你懂了为止。The whole point of learning is to LEARN from it.
写到最后发现,这些准则不只适用于设计师,其实大多也通用于其他行业与职能。无论是随着资历而缩水的时间、团队合作的眉眉角角、还是对于自我能力的肯定,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职涯问题。
我特别喜欢这集 Podcast 的原因是,这不是大家在谈论自己有多成功、多优秀的成果发表会,反而是在聊那些平常不会摊在台面上讨论的话题,用那些有趣、古怪的小偏好或小故事来分享自己有点害羞甚至脆弱的一面。
这是一种有抚慰效果的安心感 — 原来有人跟我一样都有这样的烦恼,不孤独的感觉真好。
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涵盖了许多 Podcast 中的内容,但仍然有些主题没有机会点到,所以还是非常推荐大家直接去听这一集的 Google Method Podcast 喔!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57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6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