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字体的细节
当我刚开始学习设计时,我很容易被网上巨大的字体包吸引,导致我电脑里面会有几千款字体,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往期回顾: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比较常用的字形有三种,中文、英文和数字。
但是由于一般的字体公司不会给数字单独的设计一个字体,所以,我们把它们分为中文和西文两个大类,来便于大家理解
那我们来一起看看中西文有哪些细节,在中文的字体对衬线的是没有分类和命名的,但是为了方便和理解,我参考西文对衬线的命名来给相同衬线的中文进行了归类。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宋体字,也被成为衬线体,也是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字体之一,宋体字的特点是笔划的横笔划比较细,竖笔划比较粗,在横笔划收笔处和笔划的转折处都带有装饰角。
宋体字的起源是来自于唐宋的雕版印刷工艺,它是由楷书演变过来的,由于我们的印刷技术在明朝在慢慢开始变得成熟,所以宋体字也被称为明朝体。
一开始的雕版印刷的范本都是以楷体为范本,后来刻字的工匠嫌弃他太麻烦,就将手写的弧度简化成宋体的几何弧度,所以在是宋体的笔划上可以看到很多楷体的痕迹。
1. 传统型衬线
当谈到衬线字体时,除了字体的特点和对设计的影响,还有一些关于衬线字体的历史和使用场景等信息值得我们了解。
衬线字体最早出现在 15 世纪的印刷术时代,由于其易于阅读和美观的特点,很快就被广泛应用于书籍和报纸的排版中。在当时,人们通过在字母的末端添加小的横线来增加字母的可读性,这就是衬线的起源。
最初的衬线字体被称为“Old Style(古典传统)”字体,它们的笔画相对较为圆润,并且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其特点在于在笔画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相对较为圆润,类似于西文字体中的“括弧形衬线”。这种字体(如宋体)具有较强的手工感,给人一种古朴和被岁月侵蚀的感觉,因为它的书写和雕刻感觉相当古老。这些字体的菱角逐渐变得圆润,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变化,因此它们具有浓郁的人情味和亲和力。后来,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更多的衬线字体变体,如“Transitional(过渡)”和“Modern(现代)”等。这些字体在笔画的粗细、角度和形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它们的气质和属性也不尽相同。
传统型衬线的比划特征是由柔和的曲线所构成的,它更有手写感,其次是它的中宫和字腔比较小,字体的结构会看起更加的紧凑。
2. 中间型衬线
“中间型衬线”字体是一种经典的、广泛应用的字体类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识别性,适合用于各种文本排版和设计中。它的特点在于转角干净利落,具有一定的几何感,最典型的代表是宋体。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宋体都具有较强的可视性。相比其他衬线字体,它的横竖笔画相对较平滑,曲线相对较少,因此相对缺乏“手工感”和“书写感”,雕刻感也较弱。
中间型衬线有代表的字体是“思源宋体”。在设计中,需要注意传统型衬线字体的大小、间距和颜色的选择。字体大小需要适当增大,以确保不同大小的场合中都能清晰可见;字距的调整也非常重要,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字体的可读性和美观度。颜色方面通常使用较为稳重的颜色,如黑色、灰色、棕色等,以增强字体的正式感和专业感。在需要突出重点的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亮色或鲜明的色彩,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3. 现代性衬线
“现代性衬线”是一种现代风格的衬线字体,与西方字体中的“极细型衬线”相对应。这两种字体特征相似,主要表现在横竖笔画的粗细对比上,笔画中还有极细线条,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呈现出强烈的几何感,没有过度曲线和转折,直接用几何形状造型,给人一种现代感和时尚感,摒弃了人文手写的特征,传达出微微冰冷的感觉。这种衬线字体的笔画对比过大、干净利落,在标题设计中特别适用,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然而,当这种衬线作为正文字体时,在缩小到一定尺寸时,一些细小的笔画会难以辨认,这也是这类衬线的劣势。因此,在设计时通常会将其与“过渡型衬线”搭配使用,以增强整体设计的美感和可读性。过渡型衬线字体与传统衬线字体相似,但具有更平滑的曲线和转折,适合用于正文文本。这种组合可以在视觉上产生良好的对比效果,提升整体设计的品质。
现代衬线字体不仅在标题、标志、海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也被用于移动应用、网页设计、数字排版等领域,成为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现代衬线字体也在中文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当然,这些字体在气质偏向上也有很多共性,它们都能够表现出“优雅”、“大气”、“艺术”等相关气质。然而,它们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灵活地根据使用场景来选择适合的字体组合。
除了字体的气质偏向,我们还需要注意字体的可读性、美观性和适用性等方面,以保证最终的设计效果。
黑体字源自日本,是在 19 世纪明治维新后,日本字模厂为了与欧文无衬线体进行混排而开始尝试设计的字体。起初,黑体只被用于标题,因为在探索初期,黑体还不能适用于普通文本,阅读的流畅性、结构统一的问题都还在探索阶段。但随着技术和黑体化研究的深入,以及受到西方现代无衬线体 (如 Helvetica 字体) 的发展和几何化字体设计方法的影响,黑体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走向成熟。而黑体字体诞生和存在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 外部因素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腾飞,特别是 20 世纪末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激增,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到来,文字信息的载体不再仅限于纸张,屏幕媒介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字信息载体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经济、便利、高效的极致追求,宋体因其笔划上过多的点缀饰角,在显示屏上阅读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降低阅读效率,促使社会上诞生了与屏显介质特性相符、更易视易读字体的新需求。
(2) 内部因素
黑体的创造者——设计师们,为了适应屏幕这种由点阵像素构成的媒介的特性,有意识的优化了字体字形,以提升文字的识别性与阅读效率,与书籍等纸质印刷品靠反射光阅读的情况不同,屏幕主要应用的是自发光原理,因此对含有过细笔画、笔画粗细差异较大的宋体字有侵蚀现象,大大降低了文字的识别性。因此,屏幕作为愈发普及的文字媒介,推动了宋体的变革,进而不断推动着黑体的优化。
知识点:黑体的喇叭口
在汉字中,喇叭口这一特征十分独特。只有在汉字中,才会出现这种特征。在汉字的黑体中,喇叭口的黑体字体十分显眼,因为其笔画转折处或笔画造型丰富的地方会有一些向内凹陷或微微凸起的特殊造型特征。相比之下,没有喇叭口的黑体字体则更加简洁明了,任何笔画造型都处理得十分干净利索。
此外,喇叭口的黑体字体在笔画的细节处理上也更加细致,笔画的末端会有更加锐利的收尾,而相比之下,没有喇叭口的黑体字体则更加平滑流畅。总的来说,喇叭口的黑体字体在造型上更加独特,也更加引人注目。
喇叭口是印刷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的印刷技术还不够精湛,因此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状况。例如,这种向内凹陷的喇叭口就是在活字印刷时期为了缓解按下后油墨扩散的问题而设计的。尽管印刷技术不断进步,喇叭口这种特殊造型却一直被保留下来。
在照相排版时期,出现了一种喇叭口,它是由工艺原因所导致的。例如,冬青黑体就具有这种特征。这种喇叭口的特征是横笔画在起笔时会有微微凸起的造型。这种特殊造型的产生是由于工艺的进步所引起的。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现在在做设计时,往往会选择这种类型特征作为设计细节。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营造出早期工业复古的感觉,我们会选择这种字体。这种字体的特征是喇叭口造型,这种造型能够增强字体的个性和特点,使得整个设计更加独特。
我们按和宋体一样,按照比划将黑体划分为三种:传统型黑体、中间型黑体、现代型黑体。
1. 传统型黑体
传统型黑体,它的特征比画末端都都存在向外扩张的趋势,这种装饰就是喇叭口。这种黑体会给人一种传统古典的韵味,传统型黑体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中宫和字腔东偏小,比划比较紧凑。
因为这种黑体是也是早期为了适应印刷而诞生的,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适用于屏显的黑体也慢慢放弃了这些装饰,所以这类这题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一种复古的工业风,因为它的装饰角,可以让设计更精致。
2. 中间型黑体
中间型黑体,它是慢慢向现代型黑体过度一直字体,所以它具有传统型黑体和现代型黑体二者的优点,有轻微的装饰笔画和中宫的字腔偏大。这种字体字面与胸线都大,又有一种用笔书写出来的温暖感觉,不管是大尺寸或者小尺寸字体,使用起来效果都很好。
3. 现代型黑体
现代型黑体,现代型黑体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现代印刷技术和字体设计的发展,特点是几何线条非常简洁,中宫偏大且辨识度非常高,给人明快开放的感觉,也给人机械般的冰冷感,专门为屏显设计的一款字体,新设计的无喇叭口黑体字体是专门为屏幕显示而设计的。
由于屏幕显示的最小单位是方形像素,如果字体特征太多,某些方形像素可能会出现半透明显示。如果半透明字体数量较多,在相同字号下,字体可能会显得略细,显示清晰度可能不是很高。因此,为专门适配屏幕显示的机制,对之前的字体进行了重大改良。例如,在不影响字体识别的情况下,尽可能去掉一些字体细节。这样改良后的字体在屏幕显示上会更加清晰、锐利。
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是微软雅黑。这种字体是重新设计的无喇叭口黑体字体,相比有喇叭口的汉字,看起来更加简洁、现代。
除了重新设计的无喇叭口黑体字体,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优化。例如,为了增强字体的可读性,改进了黑体的字形和笔画结构,使其更加轻盈、流畅;同时,在不影响识别度的前提下,调整了黑体的对比度和颜色亮度,使其在屏幕上更加鲜明、清晰。此外,无喇叭口黑体字体在手写输入方面也有所优化,使其更容易被手写识别。
4. 黑体的对比
无喇叭口的黑体还更加注重字体的细节处理,例如在笔画的末端添加了一些细节,使得字体看起来更加锐利、清晰。此外,无喇叭口的黑体也更加适应现代化的排版和设计,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较于有喇叭口的黑体,无喇叭口的黑体更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感。有喇叭口的黑体则更具有手工感和年代感。
在西文中,常见的衬线字体类型主要包括四种:括弧型衬线、过渡型衬线、极细型衬线和粗型衬线。这些字体类型在线条粗细、转角曲度、笔画粗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字体的可读性、美观性和适用性等方面,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1. 括弧型衬线
括弧型衬线字体的设计风格源于 17 世纪的老式罗马字体,传递出的气质偏向“历史痕迹”、“手工感”和“人情味”。因此,这些字体在设计中通常被用来描绘诗意或女性相关的场景,给人柔软、纤细的感觉。
在使用括弧型衬线字体时,需要考虑到字体的可读性、美观性和适用性等方面,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效果。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在中西文混排的设计中,括弧型衬线字体通常会与具有古典型衬线的中文字体搭配使用,因为他们都有圆润的细节,这样可以看起来更加和谐。
2. 过渡型衬线
过渡型衬线字体是一种介于古典型衬线和现代型衬线之间的特殊字体类型。它的产生主要源于字体工具的改良,如刻刀的流行,使得转角更加干净利落,从而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字体风格。
这种字体在转角处具有独特的几何特征,适合与传统型衬线的宋体字(如思源宋体)搭配使用。过渡型衬线字体的风格源于 18 世纪的罗马时期字体,它给人的感觉稍微阳刚一些,传统中性的韵味更加浓郁,这也是因为它的粗细对比和字形造型的原因。
总体而言,过渡型衬线字体的出现为字体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仅能够与传统型衬线字体搭配使用,还能够与现代无衬线字体相得益彰,形成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3. 粗衬线字体
这类衬线被称为粗衬线体,也被称作加强字脚体或埃及体。这种字体的字母笔画粗细反差较大,线条粗壮黑亮,衬线也十分粗大,几乎与竖画一样粗。通常,这种字体的衬线弧度很小,呈长方形,宽度与主要笔画接近。由于这种字体的形状类似于古埃及神殿大柱的柱台,因此被称为埃及体。
特征是具有粗壮的造型和浓重的黑度。整体呈现出当时的粗燥工业感,但这种字体却不失稳重和醒目。在现代的审美看来,这种字体略带工业时期的古朴美感。为了与这种字体搭配,我们通常会选择使用黑体字,如思源黑体。因为这些字体的笔画造型特征较为接近,没有明显粗细的变化。
在 1815 年至 1817 年间,印刷材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广告、海报和传单等印刷和制作提供了新的字体需求。这一时期,文生。费金斯 (Vincent Figgins) 首次将粗衬线体“Antique”用于商业宣传中。这种粗衬线字体外观粗大、方正,每个字母都有固定的水平宽度,字体外形与打字机字体相似,而且衬线比正常字体更要粗黑,因此经常被用于报刊、杂志或广告的标题上,显得非常醒目。在当时,粗衬线体被视为一种先进的印刷技术,备受推崇。其中最著名的粗衬线字体是 Courier,它是 20 世纪 50 年代 IBM 公司为打字机设计的字体。此外,Clarendon 体和 Rockwell 体也是常用的粗衬线字体。
与现代的黑体字相比,方形衬线字体的笔画特征更为相似,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因此,在设计中使用这类字体时,如果需要强调笔画的一致性和清晰度,最好选择黑体字作为搭配,如思源黑体。此外,由于方形衬线字体的黑度较深,也可以用于突出文本内容,使得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4. 极细型衬线
极细型衬线也被称为现代型衬线,这种字体大胆摒弃了手工感,粗细对比强烈,有些笔画线条甚至非常细,呈现出强烈的时尚感和冲击力。与这种字体搭配使用的通常是具有相似特征的宋体字,如方正风雅宋和光朝体。
在老式罗马字体流行的时期,字体设计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这个时期的字体设计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一套西文字体中,我们可以根据字母 O 和字母 E 等圆形和方形字的明显宽度差异来判断该字体是否含有古典比例或人文气息。这种字体被称为不等宽字体,因为它们的宽度比例并不均匀。这些字体通常给人留下古典的印象,因为只有在老式罗马字体的时代,字体设计才会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老式罗马字体时期的字体设计对现代字体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字体设计都借鉴了老式罗马字体的样式和风格。因此,老式罗马字体时期的字体设计也是字体设计史上的重要一环。
在西方文字中,有一种独特的特征被称为“手写感”,我们可以通过字母“O”来辨认。在过去,我们通常使用一笔完成字母“O”,但实际情况需要两笔才能完成,这两笔的交接处往往是倾斜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字体“O”交接处是否倾斜来判断一款字体是否具有手写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艺的发展,倾斜的中缝线逐渐变得越来越平直。实际上,在第三个字母时,中缝线已经变得很平直了。但是,为什么在后面还有一个斜的呢?这是因为这种极细线的特征为字体增添了现代感,使其更具吸引力。
汉字中也存在这一特征。在汉字的笔画中,有横笔画和竖笔画等的粗细变化,这使得汉字的手写感和人情味更为突出。左边的字体设计注重融入手写时粗细变化的特点,尤其是行笔和收笔时,笔画会逐渐变得轻盈,以此增强手写感。相比之下,右边的字体则更加现代,因为它纯粹是为了适配屏显而设计,因此不会有过多的粗细变化。
这些特征不仅在宋体字中出现,在一些老式特征的黑体字中也能找到。然而,这里所指的手工感并非指手写,而是早期出现的一些黑体字,以及活字印刷的黑体字。相较于现在常见的黑体字,左边的字体更倾向于早期工业时期的风格,而右边的字体则更加现代,偏向于数字化的排版风格。
OK,第二章至此暂告一段落,带大家认识了中英文不同字体的分类和特点,之后的章节会更深入解析字体设计,敬请期待哦。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时代的设计师生存手册
已累计诞生 666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6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