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乏味的雨天

Figma 带来了新变革,UI3界面极简风格,AI功能更强大,加油加油!

Figma 和 Adobe 之间的第一轮博弈以 Adobe XD 祭天、Figma 拿到天价卖身契收尾。殊不知紧随其后的 AI 变革,将这场原本板上钉钉的收购案,拉扯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重新分家的 Adobe 和 Figma 在席卷世界的 AI 浪潮中,唯一的牌桌上的竞争者,这一轮的大洗牌当中,AI 将设计、创作、 表达的权力再一次下放给更普遍的用户(虽然依然还不够成熟),Adobe 和 Figma 连同 Midjourney 、Stable Diffusion,乃至于最近刚刚发布的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一同加入了这场大逃杀,而这可能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对于 Figma 而言,选择是显而易见的。结合现有的 AI 技术,将大模型引入 Figma,为设计师和创作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 AI 功能,将 AI 和设计工作流无缝地连结到一起,赋予创作者更强地生产力,从而将设计师、设计团队和背后地大小科技企业,继续绑在 Figma 地战车之上,思路上和 Apple Intelligence 一样。

对于快速进化、一直处于某种生存焦虑中的 Figma 而言,这组感觉应该是很熟悉的。

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高强度地使用 Figma,也许你已经看过了 Figma 这次 Config 大会上所发布的新功能、新特性,如果你未曾了解,也可以查看彩云的这篇文章,汇总了这次几乎全部的功能更新:

不过,在每一次花团锦簇精心设计的发布会背后,总还是得「拷问」一下这些「新功能」,它们真的能达到那样完美的体验,那么优秀的效果吗?

比较极端的「动态极简」UI3

先从 UI3 开始说起。

对于越来越大的产品体量,Figma 选择来向 Zbrush 这类提供灵活自定义界面的设计工具靠拢。如果你见过其他人用 Zbrush,你会发现不同的用户自定义菜单截然不同,可以超级简单,也可以相当复杂。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UI3 就是 Figma 交出来的答卷,Figma 默认将越来越复杂的功能隐藏起来,进而替换成为更为极简的界面,大量原本默认处于左右两侧的边栏以及位于页面上下的菜单,都收缩一个极简的工具栏当中: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这种激进的 UI 修改方式,Figma 的解释是让宝贵的设计空间还给用户和设计内容,原本位于两侧和顶部的功能区则是在需要的时候再出现,可调整空间的菜单栏让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调整。

此外,还有大量的功能区和控件是只有悬停的时候才会显示,以前熟悉的属性栏和设计师所习惯存在的面板也被迭代没了,整个界面更加「动态」。

按照 Figma 的解释,这种 UI 模式的改变是为了「平衡新手设计师和专业设计师的需求」,也是为了「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 Figma UI 为中心」,这些解释合理,但是全新的界面设计对于 新老设计师而言,都有着不低的学习成本。

Figma 这种「降低复杂度」的设计的初衷之一是「适应设计不断变化的本质」,加上新加入的 AI 功能,不少原本繁杂的功能确实可以淡化。Figma 想借此机会不断进化,为调整留出空间,从而「为未来奠定基础」。

这种堪称破坏性的重设计,对于 Figma 目前已有的丰富的插件生态而言,是否是一件好事?有多少既有插件要针对新的 UI3 进行重新调整?这里是存疑的,有待有序观察。

而为了保证 UI3 足够可用,新加入的 AI 功能也是 Figma 未来版图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它们也至关重要,也值得仔细审视。

深入到设计场景的 Figma AI

正如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越来越多的产品选择粗暴地加入一个输入框,嵌入一个「AI」,这就算是给产品「人工智能化」来。这种千人一面的「AI」更多是为了跟上大环境趋势,增加产品的话题性,这无可厚非,只是在 2024 年下半年这个节点上,它只是一针短效强心剂。

实际上,Figma 已经在他们官方博客 Shotcut 中的这篇文章中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的作者是 Andrew Hogan ,他正是 Figma 的 Insights 业务的负责人,文中他说道:

「大规模炒作、高需求、低可用性,是曾经移动端 APP 刚刚诞生时的三大特点。多年以后,我们都看到了它的革命性。……人们往往高估了产品的短期效应,而低估了产品的长期效应。」

在 Andrew 的眼中——或者说在 Figma 的眼中,AI 在产品中的深入设计和长期布局是非常有价值的。

「如果将像聊天框这样简单的设计改进,结合到产品当中,起来就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么用户很容易看到通过精心设计的用户体验,在具体的用例当中到底有多大的潜力。」

他的这些说法,也同样基于 Figma 自己针对不同的用户所做的调研和访谈,其中有 2 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72% 在产品中添加人工智能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起的作用很小或不重要。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 AI 产品的提供者表示对他们的产品感到骄傲。

这些数据也反映出现有的许多 AI 产品,在「AI网红们」吹捧之外,并没有得到大众甚至开发者自身的足够认同,它们和移动端设计早期一样,处于「低可用性」状态——它们依然缺乏贴合场景、仔细打磨的体验。

这件事情对于很多头部企业而言,都是心知肚明的。我之前在《4500字深度思考!苹果如何用沉浸来重塑 AI 体验?》这篇文章当中详述了苹果的策略,而这同样也是 Figma 当前决策方向:沉浸式策略,深入设计流程。

当下的 AI 虽然四面开花,但是 AI 生成的内容类型大概也就那么几类,大家真正亟需的,是贴合真实使用场景的、高可用性的 AI 功能。(如果它真的好使,其实不提 AI 也会为用户所喜爱。)

优秀的体验通常是隐形的。

所以,Figma 目前主要提供了一系列 AI 功能,来弥合用户设计流程中的几个「空缺」。其中有几个非常容易理解,基于大量数据学习,帮助用户自动重命名图层的 AI 功能: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基于目前非常成熟的文本内容生成,直接用 AI 生成的文案来替换 乱数假文(Lorem Ipsum):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基于如今成熟的 AI 扣图技术来实现的一键去背景的功能: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基于目前同样较为成熟的多语言翻译功能,结合 UI/UX 领域大量的产品数据,迭代出来的 UI 界面文案翻译功能: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接下来的几个 AI 功能,才是这次 Figma 更新中,极大提升设计师效能的拳头功能。

FigJam 的 AI 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迅速将复杂的想法,呈现为可视化的图表,对反馈和探讨进行分类,并自动执行繁琐的任务,这一点可以明显提升设计前期的搜集、整理效率。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而基于 AI 的视觉识别和搜索技术的「视觉搜索」,对于已经攒了大量设计资产的设计师、设计团队而言,可以节省大量的前期工作——尽快在已有的设计素材和源文件中,匹配出想要的类似的设计,这意味着设计师不用重新造轮子,无需每次都从零开始,而是以一种匹配机制尽快进入体系化设计环节。从零造一辆车,还是基于一辆近似的车尽快改造出来,在能效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只是这种效率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的积累,这当中也可能存在马太效应。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如果面对完全没有设计过的界面,Figma 所提供的方案则是用 AI 生成,这个才是本次更新发布的大头,Make Designs。Figma 训练出可以生成成套 UI 界面的 AI,根据提示词一键生成,这才是广大UI/UX/产品设计师,真正期待的「魔法」,最重要的是 Figma 生成的可不是一张图,而是可编辑、调整、复用(且符合某些逻辑和规则的)的 UI 界面:

完成基础的静态设计之后,同样基于垂直到 UI 交互领域的 AI 功能 Make Prototype 则可以将静态的 UI 界面快速链接到一起,生成可以交互的原型!这意味着设计师到了这个环节,只需要基于 AI 生成的原型,进行微调,即可获得可交互的原型,尽快推进进程。

而面向开发者的 Code Connect 功能,则通过一系列功能,提升开发交互的效率。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如果 Figma 这些贯穿整个设计、开发的这组新功能,能够良好运行,AI 的训练数据和生成效果能够按照发布会预期来落地的话,数字产品设计的设计、调整、迭代的速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再加上全新的 Figma Slide 的 PPT 功能的加入,在 UI/UX/产品赛道上呈现碾压态势的 Figma 将手伸向来 PPT——这意味着将设计玩儿出花来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再也不用跳出去用 PowerPoint 和 Keynote 来搞演示文稿了,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只是在这场斗争当中,Figma 一点都不弱。

在发布会上,Figma 的新 AI 功能无疑是亮眼的,但是具体上手好不好使,其实是要打个巨大问号的。文生图咱们都很熟悉,但是Figma 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它有机地嵌入到 UI、动效、交互原型当中去的?是否真的可靠?

还不够神奇的 AI「魔法」

Make Designs 这一功能无疑是这次 AI 功能地重点。如果它真地如同 Figma 所承诺地那样好用,那么设计 UI 乃至于产品将会比之前轻松很多。可是「魔法」是否能带来神奇的效果呢?确实有人验证了一下。

知名绘画工具 Paper 所属的 FiftyThree 公司的开发者 Andy Allen ,在社交媒体 X 上 分享了他使用 Make Design 生成天气 APP 的过程和结果,十分值得玩味:

Figma AI 方向对了,但是还不能开香槟

Figma AI 看起来在已有的 APP 上进行来相当深入的训练。这是使用新的 Make Designs 功能制作的天气 APP,结果基本与 Apple 的天气应用(左)完全相同。我尝试了 3 次,结果还是这样。」

随后 Andy 在他的这条帖子的评论区里提醒所有的开发者「任何使用新的 Make Designs 功能(来生成 APP 界面)的设计师,可能需要彻查目前已有的 APP 设计,免得陷入法律纠纷。」

更加微妙的地方在于,Figma 强调了他们的 AI 功能当中,「用来自公共免费社区文件中的用户界面图像对 Visual Search 和 Asset Search 进行了微调」,而没有强调 Make Design 这一 AI 功能的训练数据的来源。

Make Designs 在这一刻,可以用。但是生成的 UI 到底能不能用到实际产品当中而没有任何额外的代价?我想各位设计师同学是心知肚明的。

结语:一切才刚刚开始

如果你也曾仔细审视过过去 20 年整个移动端产品、设计的演化过程,从 Nokia 的爆发、iPhone 的诞生、移动端设计的爆,再到如今 AI 入局的整个过程,你也许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窥见移动端设计的嬗变过程。

这个过程和 Andrew Hogan 所提及的观点是高度契合的,我们确实很容易将某个新产品捧为「颠覆性革命」,也很容易忽略某些产品、设计、策略在更长时间尺度上,润物细无声地制造真正的颠覆。

带着 Andrew 的观点来审视目前的 Figma 的话,它的 AI 可能还不够强,不够好,不够「颠覆」,但是和苹果类似的沉浸式策略以及专业领域的深耕,是有可能积攒出足以掀翻大局的力量。毕竟,数字产品的 UI、体验在 AI 加持之下,「生成式 UI 」恐怕是必然的未来,而那是属于 Make Designs 这样 AI 功能的星辰大海。

一切才刚刚开始,起码 Figma 还不能开香槟。

参考来源:

https://www.theverge.com/2024/6/26/24183730/figma-ai-tools-app-redesign-slides

https://www.figma.com/blog/behind-our-redesign-ui3/

https://www.figma.com/blog/config-2024-recap/

https://www.figma.com/whats-new/

https://www.figma.com/blog/ai-design-figma-users-tell-us-whats-coming-next/

https://www.figma.com/blog/introducing-figma-ai/

https://www.figma.com/blog/david-hoang-on-how-ai-will-influence-creative-tools/

 

收藏 15
点赞 58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