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那些工作两年的设计师,为什么成长速度这么快?本系列邀请了多位设计大咖,为你揭秘他们快速成长的秘诀。

往期回顾:

C7210 – 博客/公众号 Beforweb 作者

关于他的访谈:《优设访谈!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C7210的十年设计路》

我在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与个人副业(博客/公众号、翻译、组件库与设计体系等等)当中,积累建立起了体系化的工作习惯和方法,姑且称作我的「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今天在这里将相关的实践方式简要分享给各位,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其中所涉及的工具和方法,是我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不断尝试、调整并逐渐确立的。情况因人而异,方法也不一而同,但相信背后的一些原则与主旨是具备普适性的。

主题解构

首先解构一下「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 信息:根据产生源的不同,大致分为外部信息与自发信息两类。
  • 收集与整理:独立的两个步骤。前者需要快速便捷地执行;后者需要投入时间成本,体系化的跟进。

外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这里说的是关于如何关注、获取和收纳有价值的资讯内容。

「外部信息」的来源因人而异,对我而言是一批长年维护的英文内容源,包括一系列知名、经典的设计开发博客,案例/教程/素材网站,以及近几年阅读比重最大的 Medium。我的主要需求是:

  • 日常获取资讯与阅读学习;
  • 为博客/公众号积累译文素材;
  • 收集案例、素材、参考资料等。

Google Reader 关闭之后的几年里尝试了不同的内容关注与获取方式,如今采用着以邮件订阅为主,Feedly 与浏览器书签为辅的方法。听上去就很老派,一点不智能化、社交化,但对我的需求而言却是最有效的。邮箱里每天能收到一大批来自不同内容平台的订阅邮件,基本可以覆盖到一两天里最新、最热、最有料的文章资讯。Feedly 负责所有博客类内容的 RSS 订阅,而浏览器书签则用来保存 Medium 当中特定标签的最新内容,例如「UX」、「ProductDesign」、「DesignSystems」等等。

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 订阅邮件

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 Feedly 订阅

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 浏览器书签

每天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之前,我首先会用 20 分钟的时间「过」一遍当天的新内容。全部通读是没可能的,极为有限的时间资源需要合理分配:对于新闻资讯,基本可以通过标题来快速了解;对于需要深度阅读的内容,可以基于引言或内容架构快速了解文章概况,然后选择一到两篇最为重要或是最感兴趣的进行通读。

接下来是「收集」过程,也就是将上一步筛选出的所有优质内容真正收纳起来,以便针对我个人的三类需求进行后续的细化跟进。

用于收集外部信息的主要工具是印象笔记。对我而言印象笔记完全是一款收纳工具,需要产出内容时会通过其他相应的工具来完成。

实际的收集工作是通过印象笔记提供的浏览器插件「剪藏」来完成的。这个方式足够简单快捷,无需脱离浏览器。虽然我在印象笔记里建立了完备的内容类目,但在收集期间,我会将所有内容统一保存到一个叫做「集件箱」的文件夹里,最多打上一些标签,譬如「Beforweb译文备选」、「DesignSystem」一类,便于后续整理。收集环节要足够快速,毕竟是发生在日常工作场景中的行为,必须控制时间成本。

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 收纳到印象笔记的「集件箱」

之后是「整理」,频次可以是两三天或一周一次,主要目标是将上一个周期当中收纳到「集件箱」里的所有信息进行归类存放(对应着印象笔记中的一系列笔记本和笔记本组),例如「核心内容资源」、「设计参考/发散」、「资源/工具名录」等等,其中「核心内容资源」包含所有需要精读的文章,以及用于 Beforweb 的译文素材等等,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之前打过的标签进行筛选。

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 集件箱

每一次的整理工作都要确保「集件箱」被清空,即所有信息都被存放到了恰当的分类目录当中。当然,要梳理出这样一套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分类目录也不是易事,需要长时间的内容积累与总结归纳。

整理工作结束之后,一个周期的外部信息处理闭环正式完成。相关的后续阅读、使用、沉淀等等,则是另外的话题了。

自发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关于如何捕捉和处理工作当中的关键信息。

所谓「自发信息」,是相对于「外部」而言的。我猜应该会有更准确的说法,我只是习惯这样描述。这类信息来源于内,涵盖的范围更广,对我而言涉及日常工作与个人副业两方面,包括工作流水、典型事件与想法备忘、会议记录、遇到的问题、个人脑暴、碎片化的待办事项、将来可能会去尝试的点子、有待深入探索的想法、有潜在价值的写作素材等等。

处理思路与「外部信息」类似,即在产生信息时,以最低廉的成本收集记录下来,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整理和回顾,将所有信息归入对应的类目当中,便于随时检索,以解放大脑,无需将精力耗费在「记忆」上面。

在工具方面,最重要的是易于随时记录检索,不要给自己增添任何成本感知。且要提供多终端同步能力,因为可能产生记录需求的场景不止在办公桌前。如今我使用 OmniOutliner 进行绝大部分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他家的产品着实不便宜,但在专业性与便捷度方面也是我目前用过的最好的。当然 iOS/macOS 自带的备忘录也是很实用的,简单快捷且自带同步,但是篇幅变长之后文件的编辑效率会变得很低,且层级化操作不如 Omni 来的轻松自如。

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 OmniOutliner

类似于收集外部信息时用到的「集件箱」,对于自发信息,我会通过「工作主日志」和「个人主日志」(分别对应着日常工作与个人副业事项)这两个文档来随时收集记录。每个文档都以日期为单元,而每一天的内容又分为「记录」、「想法」、「问题」、「待办」这四类。实际场景当中产生的所有重要信息,基本都可以归入到这四个类别当中。因为 OmniOutliner 提供无限层级能力,因此任何一条记录都可以持续发散拆解,对于自身可能包含复杂架构的信息来说非常便利。

为什么有人工作才两年,能力就远超过五年的设计师?(三)

△ 个人主日志

在办公场景中,我通常会将主日志文档拉到很窄,放到工作屏的侧面,或是新开屏幕空间。需要记录信息时,可以很方便地随手切换过去。

同样,整理和回顾工作也要每隔几天进行一次。真正的时间成本会集中在这个步骤当中。例如对于待办类的信息,我会逐一整理到 Trello 或 OmniFocus 当中。对于工作当中的会议记录、方案思考、要点总结等等,我会将它们移入公司的知识体系当中,形成正式的文档,或作为项目复盘的素材使用。对于和个人副业相关的、需要进一步探索分析的想法,或是写作素材一类,则会归纳到另外的个人项目文档,等待进一步的拆解或发散。

整理信息的过程,同样也是回顾与再思考的过程。记忆是最不可靠的,我们往往会在产生信息时认为它们如此重要以至于不会忘记,但你在回顾两三天前的信息时总会发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会忘掉这么多重要的东西。很多与工作或日常事务相关的关键信息,如果不及时记录和回顾,可能真的会永远沉没在记忆的死角当中了。

总结

以上便是我关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个人经验分享。所有这些实践方法,对我而言都属于范围更大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其他更多模块,包括项目跟踪、待办事项管理、内容生产等等,将来如有机会再与各位进行分享。

最后仍然要说,任何方法,最终都取决于个人特定的情况。希望各位都能逐渐基于自己的实际需求而建立起最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框架,充分运用恰当的工具,帮助自己解放大脑,解放生产力。

收藏 152
点赞 7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