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应该都知道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
MVP 常用于产品 0-1 的初期尝试,可有效验证假设并发现问题,以最快地速度构建用户最想要的产品。而今天要说的设计冲刺,有点像 MVP 的迷你版,但区别很大。MVP 侧重基于用户反馈,持续对产品进行迭代和改进。它周期长,成本高。而设计冲刺则讲究快速且高效地验证某一个想法/功能,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它时间周期短、目的性强,适用于产品开发的任何时期。
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源自 Alphabet 公司的风投部门 Google Ventures。它最初是为了帮助初创公司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业务挑战而开发的。正如 Sprint 网站所说:「5天产品创新冲刺,快速测试想法并解决关键业务问题。」
Google 创建了一个高度结构化为期五天的流程,它需要成立专门的冲刺团队,通过每天安排不同的任务,找出潜在的解决方案,并与真实用户一起测试方案,最终为团队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现如今,设计冲刺的应用相当广泛,并被运用到各个行业(详细可阅读《设计冲刺》原作)。
产品诞生之前,都是始于一个想法,一个旨在帮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假设。但是在把假设变成真实的产品之前,你必须考虑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看看这个想法与用户/市场是否契合,这就需要用到设计冲刺。
设计冲刺可以在短时间内从结果出发进行原型设计,而不是花费数月时间来构思、设计和开发最后可能根本不符合市场的产品。简而言之,设计冲刺可以:
- 验证产品是否适合市场、贴近用户;
- 构建高保真原型,以模拟真正的产品并邀请真实用户进行测试;
- 避免在没有验证想法的情况下,就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开发产品;
- 将设计思维整合到产品开发过程中,使团队目标保持一致。
在设计冲刺结束时,你的假设将变成可点击的原型。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确定你的假设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还是应该退后一步,重新思考。
1. 建立规则
- 决策者:1-2名,建议首席执行官,创始人,产品经理,设计总监
- 组建团队:7人以内,拥有不同技能,建议项目组中的核心人员
- 专家团队:财务专家、营销专家、客服专家、技术专家、设计专家
- 引导者:选出引导者,负责把控整个流程
- 禁用电子设备
2. 物品准备
- 会议室:使用一周以上
- 白板:2块以上
- 马克笔、便利贴、圆点帖、胶带、白纸
- 计时器
- 零食补给
1. 设定一个长期目标
在开始前,问团队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一年后甚至五年后,我们希望公司变成什么样子?」展开讨论后你们必须得出一个清晰的目标,它可以代表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2. 列出冲刺问题
每个目标背后都存在机会和风险,我们需要针对「长期目标」提出假设和问题:
- 在这次设计冲刺中,我们想解决什么问题?
- 实现长期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 想象一下,如果项目失败,或产品没人用,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例如蓝樽咖啡的长期目标是:将优质咖啡带给线上新客户。设计冲刺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吸引新客户?我们如何让新客户对我们产生信任?
蓝樽咖啡案例:蓝樽咖啡最初是销售咖啡的连锁实体店。2012 年蓝樽咖啡获得 2000 万美金的投资资金,创始人詹姆斯打算用这笔钱打造一个线上商店,售卖新鲜咖啡豆。因为此项目投资大、风险高而且跨领域,詹姆斯最后决定联合谷歌风投团队用设计冲刺的方法找到最佳可行方案。
3. 绘制地图
绘制简单的用户体验地图,展示用户使用产品的活动路径。例如蓝樽咖啡团队的目标场景是一位新用户在线选购咖啡豆。用户在线上商店的活动路径如下图:
4. 访谈专家
先与决策者谈,把你们以上得出的目标和问题、地图都展示给决策者,问他是否认可或者有没有其他的建议,避免一开始就错了。尤其是 B 端产品,老板的想法十分重要,没有人比老板更懂我们的客户了。
关于访谈专家的选择,一定要选择和用户接触很多的人,尤其建议营销人员、业务人员、客服人员、用研人员的加入。其次是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等。
向专家们完整介绍这个设计冲刺的目标和问题,请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同时团队成员必须仔细听并保持记录,记下「我们应该如何?」在便利贴左上角标记 HMW(How might we?),每个便利贴代表一个问题。
5. 整理HMW
将所有的 HMW 笔记贴墙上或者白板上按组分类整理。用圆点贴投票选出合适的 HMW,决策者的意见权重更高,给他们不一样的圆点贴,以区分普通成员的投票。
6. 选出目标
将投票最高的 HMW,根据所对应的用户旅程路径贴在地图上,如下图:
决策者必须从地图上选出目标事件(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如下图,圈出的是目标用户和目标事件:
并且这个目标必须能解决我们之前提出的某个或几个冲刺问题。
Flatiron Health 案例:在美国,超过 1300 万的癌症患者中只有 4% 的癌症病人有参与到临床试验当中,医疗人员没有办法从其他 96% 的患者的情况中了解更多信息。Nat Turner 和 Zach Weinberg 针对癌症大数据分析的可能性和商业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调查,走访了很多的癌症专家,参观了 60 多个肿瘤治疗中心,并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讨论。终于在 2012 年,他们决定成立 Flatiron Health,希望整合世界上的肿瘤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把这些数据整理成有用的信息,以更好的帮助医生、患者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
1. 闪电之旅
让所有成员对产品的使用路径和功能列一份清单,可以参考其他产品,可以是简单的竞品分析。给每个成员 3 分钟的发言时间,引导者负责在白板上记录下好的想法。当闪电之旅结束,白板上的想法就是我们进行下一步很好的素材。
2. 四步绘图法
第一步:笔记
给成员 20 分钟的时间在会议室的白板/墙上收集、记录信息,期间成员可以打开电脑/手机查看资料。
第二步:想法
每个人都开始进行思考模式,并在白纸上画出产品简单的原型,20 分钟内完成。
第三步:疯狂8分钟
每个人准备 1 张A4纸,对折得到 8 个板块。分别在这 8 个板块创建小型原型图。每个板块 60 秒,快速进行,乱写乱画。这个不用给其他人看的,它只是一个绘制原型图前的热身活动(快速整理思路)。
第四步:绘制原型
开始正式绘制产品的原型图,要尽可能的明确,一目了然。方案里不要出现作者名字,但是可以给方案想一个有趣标题,便于星期三评选时与其他方案区分。
3. 寻找用户
周二开始根据周一的结论寻找、筛选目标用户。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招募(提供奖励或红包),也可以与业务/销售人员配合邀请深度用户进行周五的测试。但是一定要确保他们是符合你们目标用户的标准。最后选出 5 个真实目标用户即可。
雅各布·尼尔森分析了 83 项他自己的产品研究。他观察了 10 次、20 次等次数的采访后能发现多少个产品问题。结果惊人的一致:85% 的问题在仅仅采访 5 个人后就被发现了(数据来源:尼尔森诺曼公司)。
1. 热点图
用胶带将所有的草图方案贴在墙上,所有成员聚集到方案前,依次浏览所有方案,用圆点贴标记亮点部分,觉得很棒的点子可以多贴,有问题的地方就用便利贴写下来贴在草图下方。全程成员间不可有任何交谈。最后这些圆点就形成了一幅热点图,亮点和问题都一目了然。
之所以不能交谈,是因为成员之间若是交流很浪费时间,甚至让人容易忘记时间,更可怕的是会给其他成员增加短时记忆负担,分散注意力。
△ 蓝樽咖啡设计冲刺中的其中一个方案
2. 快速评估
所有人聚集到一张方案前,由引导者描述方案,对于圆点集中的亮点部分,需要大声朗读出来,同时记录员负责记录亮点并贴在每个方案的上方。引导员讲解完后,方案作者可以解说自己的方案并回答成员的问题,但是每个方案评估总时间都必须在 3 分钟以内。有些基本没有被贴圆点的方案可直接略过,节省时间。
3. 无声投票
强调公司的长期目标和冲刺问题,让每个人选择一个方案通过贴圆点的形式投票并简述理由(1分钟即可)。但是无论成员投票结果如何,决策者才是最终拍板的,成员投票仅供决策者参考。
4. 最佳方案
当决策者选择出不止一个最佳方案的时候,且这几个方案都很不错,还不能合并到一个原型中。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这几个方案都做出原型,留到周五用户测试再比较用户反馈,决出胜负。
5. 故事板
在白板上 ,画出与 5 至 7 个板块 (最好不超过15个) 以开始故事板。第1板是用户发现你们产品的方式,俗称流量入口, 它可以是简单的 web 搜索、苹果商店、应用市场、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网站、社交APP等。
△ 蓝樽咖啡的故事板
1. 选对工具
原型软件推荐 Sketch、XD、墨刀、Axure,尤其是 XD 的交互动画,现在约等于 Sketch+Principe 的结合版了。星期四旨在创建一个比较完善、高品质的产品原型,使用户看起来更真实。但也不必过多页面,毕竟是测试主要功能。
2. 逐个击破
- 制作者:2人或以上,负责原型设计
- 整合者:1人,负责收集制作者的原型图,并整合在一起,查漏补缺
- 文案:1人,负责原型中的表达措辞
- 资源收集者:负责为制作者搜集资源,包括图片、素材、竞品等
- 采访者:负责撰写周五的采访稿
3. 审核检查
主要由整合者负责,检查原型中的错别字、逻辑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等。整合者要负责把控每个部分,保持统一。如果需要返工,应马上反馈给队员。
4. 内部测试
内部测试,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修补 BUG。这个部分可由采访者访谈决策者,以检查原型与决策者的想法是一致的。
1. 面谈用户
面谈用户的五个准则:
- 友好欢迎:友好地迎接用户,让他们感到自在,并说明你需要诚实的反馈。
- 背景问题:轻松闲聊,过渡到想了解的话题。
- 介绍原型:提示用户产品还不完善,很多缺陷并不是故意的。希望用户感到困惑时及时提出。
- 任务助推:观察用户自己探索原型的过程,刚开始略微提示一下,之后用提问跟进,帮助用户有声思考。
- 快速提问:用提问促使用户自我总结。
2. 保持记录
采访者在面谈用户的过程中,其他成员可通过视频和录音,记录问题和发现。
注:当测试的是手机应用时,可使用实物摄影机,将视频传输至冲刺会议室内供其他成员观看。如下图:
3. 发现问题
采访前,在白板上画一个网格。它分为 5 列,每个受访用户一列;还有几行,每个原型一行。采访结束后由团队成员将自己记录在便利贴上的问题和发现,贴到对应的网格里。
对表格中的问题与发现进行讨论与分析,找出用户的共性,标记痛点和爽点。
4. 得出结论
到了这一步,结果已经很明显了。你可以得到效果最好的那份原型图,并且得到不少用户痛点和问题。这时,请回顾长期目标和冲刺问题,比较采访中发现的共同点,确定设计冲刺结束后的计划。
设计冲刺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和方法论,强烈推荐这本书。它是很高效的工作方式,集中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快速验证快速学习。不过它也不是灵丹妙药,用了就能让产品起死回生,它需要基于以下几点:
- 与决策者目标必须达成一致;
- 用户为王。整个设计冲刺过程必须以用户为中心的,切忌自嗨式设计;
- 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因为他们也可能掌握产品的生杀大权,设计冲刺需要大家统一目标。
参考文献:
- 《Design Sprint: solve big problems and test new ideas 》Rafa Sánchez Peña
- 《What’s a Design Sprint and why is it important?》Gloria
- 《Case study: Blue Bottle sprints with GV 》GVl
- 《设计冲刺》 Jack Knapp、Jhon Zeratsky、Braden Kowitz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宛苏」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绘画艺术风格设计
已累计诞生 650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2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