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有很多虚拟项目,为什么还是求职失败?

最近不少同学在筹备作品集,而很多缺乏项目经验的毕业生,不知道怎么选择虚拟项目。

我看了这么多份作品集,发现很多设计新人的虚拟项目容易出现的三种问题。

如果你也要做虚拟项目,那么可以借这篇文章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相关问题。

更多虚拟项目干货:

一、天马行空,不接地气

尤其是直接把学校的课题搬到作品集上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项目:

  1. AR 互动游戏
  2. 节水公益 APP
  3. 图书馆服务设计

这三个项目,你可能觉得挺好的呀,看起来不但有创意,还很有价值。

可问题是,咱们是为了找工作而做的作品集,你确定自己能找到 AR 游戏、公益 APP、服务设计的工作吗?

如果真的能力很强,这些项目做得特别好,那倒也不是问题。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设计能力一般般,又要挑战这种高难度项目的话……

我只能劝一句:请接点底气吧!

AR 这个领域确实是未来趋势,但目前产业并不成熟,能赚到钱的公司很少,能提供的岗位就更少了。

这种岗位有限的热门领域,很多设计师会有兴趣尝试,竞争就更激烈了。

你想试试不是不行,但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够不够得着。

公益产品就更小众了,不赚钱的东西,基本只有政府或大厂会玩一玩。

大厂是什么门槛,这个不用多说。

再看政府这边,项目会外包给什么公司?公司会分给设计师多少钱?你自己思考一下……

最后那个服务设计,虽然网上喊的声音很大,但是你去招聘网站搜一下关键词就知道行情了。

二、不懂业务,用爱发电

很多人在构思 C 端虚拟项目时,就简单的往自己想要的产品去想,完全不考虑业务和可实现性,最后弄出一个根本不合时宜的项目。

例如做一个宠物 app,上来就把社区、商城……宏大版图加上去。

但凡对行业和竞品了解一点,都知道现在做社交和电商有多难。毕竟已经有那么多成熟的产品了,为什么用户要来你这里?

连这种基本问题都没有任何想法,还设计什么产品?

如果你觉得,设计师只要考虑设计问题,不需要理解业务,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是纯 UI/视觉,确实只要把图画好就行。

但如果是想做 UX/交互,就不可以对业务一无所知,因为你的方案,确实是能影响到业务的指标的。

如果虚拟项目的业务模式完全不切实际,那么就没办法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即便设计能力再强,最终的结果也会很糟糕。

所以,如果你想做 C 端的虚拟项目,一定要把行业情况弄清楚,把市场上的竞品当作真正的竞争对手,这样才可能做出合理的方案。

如果是 B 端项目,这方面的问题就小很多,但是还是难免下面的这种问题。

三、闭门造车,自以为是

有些虚拟项目方向选得不错,但是不认真做调研,导致后面越设计越偏,方案看起来问题一大堆。

不要以为虚拟项目就不用做调研分析了,虚拟项目比真实项目更需要做调研分析!

为啥?因为真实项目通常是领导、同事们已经调研分析过很多遍了的,交到你手上时,很多信息已经有了,你该做什么已经很清楚了。

但是虚拟项目没人帮你,自己什么信息都没有,还不做调研不做分析,这跟闭门造车有什么区别?

例如我之前看到有好几个学生的虚拟项目是校园二手货平台,这个确实是刚需,算是合理的项目方向。

但还是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1. 照着闲鱼抄,也不管校园内的二手货交易有何特点。这样能体现出什么能力呢?招聘方会觉得你只会抄作业,一点设计想法都没有。
  2. 首页做得完全不像是二手货交易平台,还以为是学术交流网站。这个问题显然是闭门造车又思路不清晰造成的结果,不管是做竞品分析、用户访谈还是用户测试,都有希望尽早发现并解决。
  3. 把线下集市、二手货交易柜、上门收货都计划好了,盘子铺得特别大。但凡是研究过行业和竞品,都应该想得到为什么别家很少有这么做的。

所以,千万别以为虚拟项目就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正是因为项目是虚拟的,所以反而更需要小心求证。

总结一下

建议先做职业规划,再选择虚拟项目。讲直白一点,就是根据招聘岗位来准备作品集,免得好不容易做完一个项目,发现根本找不到相关岗位的招聘。

即便是虚拟项目,也要把产品的定位和业务模式想清楚,要符合当下的市场环境,不能光凭喜好选项目。

最后,虚拟项目更需要做调研,因为自己本来就对行业不了解,如果还不积极收集信息,那么很容易偏离十万八千里。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体验进阶」

作品集有很多虚拟项目,为什么还是求职失败?

收藏 32
点赞 22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