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是:并不一定!
前几天,知乎上有位美国回来的大厂设计师发私信问我:在大厂内卷很严重,管理岗稀缺,晋升存在很多其他因素(比如领导只会提拔自己的亲信),眼看着自己在大厂呆的几年,年龄越来越接大,晋升却是希望渺茫。
再看看我去年在知乎发的一篇关于 35 岁设计师的无奈的文章:
99%的人都在留言里道出了年龄越来越大的焦虑,以及没有成功转型做设计管理的焦虑。
不知从何时起,35 岁设计师要走管理路线似乎已经成为了设计师行业里一条标准答案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眼看着越来越接近 35 这个数字的还没走向管理岗的设计师们,就越来越焦虑。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焦虑是没有必要的!现在的我,已经度过了 35 年龄焦虑,也已经度过了必须走管理路线的盲目认知。
跟大家分享下我现在的状态:半年前,我在公司内换到一个 0-1 起步的新的业务线,前期完全处于一个 100%执行阶段,甚至连 logo 注册合同、支付、报销走账都要自己在公司内前后跑来跑去。现阶段,设计规范流程逐渐完善后,80%设计执行+20%项目管理,我自己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职业幸福感,充实而自信,这种幸福感有专业的认可,专业的提升,以及影响力的提升。我看到自己对自己专业不足盲区的弥补,看到自己从 0 到 n 跟着团队一起成长。
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论是什么样的年龄,只要在做从未停止追求自己理想的事,这就足以。
如何找到自己职业幸福感,以下有几点建议我觉得很重要:
1. 找到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很重要。
大多数人焦虑自己还没有做管理是因为自己还不够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如果大家感兴趣不防可以看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如何挖掘自己内在。所以,当市面上一些煽动情绪的内容出现就会引发大家盲目跟随焦虑,盲目让自己去走不适合的方向。
是否适合做管理岗,我有一点个人看法,其实这是需要看每个人特性,做管理不一定要是业务能手,但必须具备高眼光和格局,高情商。做业务能手也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但必须是技术能手,很多业务能手在业务做的出色后,被动的调到管理岗后,还是业务技术的思路,面临很多难以适应的情况,最后还是回到了业务能手这个定位。
所以我觉得能干什么擅长做什么,这都是因人而异,需要深入挖掘,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
前面我提到自己找到了一种职业幸福感,我想我也是经历了设计管理后,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更适合自己的方向了。
2. 认清管理和执行的分工很重要。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做管理好过执行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能管多少人,有一种发号施令的权威感。
这点我深有感触,权力的确是一个让人上瘾并会让人迷失的东西,因为有了权力,可以享受更多优先权。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认清,在目前中国这种环境下,设计是偏支持服务性质的部门,还成为不了主场角色的时候,设计管理和设计执行都不过是一种职场里的分工,因人而设的 2 种岗位而已。
在国外的公司,设计管理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管理,专注于 people management 和资源分配,另一种专家型管理,管的人少一些,专注于一个比较重要的产品,自己也会画一些主要东西,更多精力在于指导修正组员的方案。这两种管理角色再往上晋升是 VP of design,都是大批量管理团队并负责公司战略方面的事情。
国外这两种设计管理角色,和国内的 ued 设计总监,业务线设计经理、设计专家类似。但不同的是,目前在国内设计得不到太多重视,能真正重视设计的公司少之又少,大部分设计总监往上晋升的通道更是屈指可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得上的管理角色就是设计专家或业务线设计经理了。
当然,管理有管理的有优势也有不足,比如有的公司设计管理的角色还到不了决定公司战略层面,即提升不了自己格局,还丢了设计专业手艺。设计执行也有执行的优势不足,比如过于沉浸在执行上,缺乏创新和更高设计视野。
其实,无论管理还是执行,在我看来都是差不多的分工,都可以做出优秀,得到更多尊重和权力。
3. 分清能力和 title
我曾经在一个饭局上遇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在介绍的时候,都会刻意给自己加上一种负责人标签:xx 大厂公司 xx 业务 xx 组负责人。
这挺有意思,不知道什么时候“负责人”成为管理的一种标签。在我看来更牛逼的标签是能介绍自己干出了什么,比如大家都最爱看的 app 里某个设计是我做的。
可能大多数人还是习惯把自己装在别人给予的光环下,还不知道自己离开了这些别人的光环,自己还剩下什么。
当有一天,我们离开了 xx 大厂这样的标签,离开了负责人这个标签,是否还能清点清点出自己有什么傲娇的作品吗?
4. 35 年龄危机未来不会成为常态
我跟不少国外回来的设计师交流过,他们基本上都说过一点,35 这种焦虑在国外是不存在的,很多白胡子的设计师在公司很受尊敬。
我们倒回中国近现代发展,过去一直在说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现在逐步的缩小这差距。社会发展车轮是不会倒退的,我觉得中国的设计环境只会是越来越好的,国外的设计环境比我们走的靠前几十年,我们也会随着发展有那样的环境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过程可能会是曲折,甚至会成为历史中的一粒尘埃,但我觉得不遥远。
在这个过程中,仍不能忘记追本溯源理解设计的价值是什么?永无止境的去探索未知领域,远比焦虑年龄,焦虑分工更有乐趣多了。不是吗?哈哈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咏舍」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用户体验设计核心问答
已累计诞生 667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16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