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深色模式干货:
在了解深色背景配色之前,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深色模式和深色风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解释深色风格,就是以深色背景为基调的设计风格,在网上的设计案例中并不少见。
而深色模式,则是用来和浅色模式配对的反色模式。首先主流的手机、平板、电脑系统中都有浅色、深色模式的选择, 用于切换系统 UI 是以浅色为主还是深色为主。
应用如果要跟随系统切换主题,就需要预设浅色和深色两种模式,也就是说深色模式是用于支持系统主题切换而做的,是搭配浅色模式提供的一种色彩变体版本。
深色风格和深色模式不同,主要原因就是如果产品一开始以深色风格进行设计,就是它的默认风格,意味着设计师要在系统处于默认浅色模式下它也是深色的。
这种风格的设计往往就不会去适配系统主题的切换,因为它已经是深色了,那么当系统主题改成深色模式就没有必要再提供一套设计。
另一个次要的原因,就是深色模式作为浅色模式的补充,它的选色逻辑是不同的,是基于原有配色上做出变体完成的,而不是单独选配。
除了模式和风格差异外,还有个需要理解的概念即 —— 深夜模式。今天很多人会把深夜模式和深色模式等同起来,但两者并不是一种东西。
深色模式的出发点是提供两种系统级的色彩方案,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个性化设置选项(比如我就喜欢用深色模式)。深色模式在夜间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只是附带加成,但不代表深色模式在白天就不能正常用了。
而夜间模式的出发点,则是在夜间低光源环境中,尽可能减少屏幕自发光的强度,减少用户用眼的疲劳。
夜间模式的配色逻辑和深色模式不同,但因为现在深色模式的普及且附带了夜间的特性,所以多数应用都放弃了夜间模式功能。
所以最后总结一遍,在我们进入配色阶段,首先要确定配色风格,是使用浅色还是深色风格,它们都要独立完成色彩的选择。
如果一开始先做了浅色风格,但还要添加深色模式,那就要在浅色模式的配色基础上进行深色的选色,确定一套匹配的深色模式配色标准。
苹果在 iOS13 中更新了深色模式,也提供了一套深色模式的适配规范,我们今天制定深色模式的配色方法主要参照这套规范开展。所以要掌握深色模式的配色逻辑,首先要了解官方的定义规范。
官方规范中深色模式下的颜色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 基础系统色彩
- 中性色应用
- 阴影和模糊
Part.1 基础系统色彩
iOS 默认应用了一套系统色彩,在深色模式中,虽然还是使用这些色相但轻微调整了明度和饱和度。因为相同颜色在浅色和深色背景中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要获得一致的色彩体验,就要在深色模式下做出调整。
可以用选色面板来查看它们的调节差异。
Part.2 中性色应用
深色模式的中性色和浅色模式完全不同,浅色背景下的中性色越突出颜色越深,深色背景下的中性色越突出则颜色越亮。
在 iOS 的中性色定义中是围绕场景制定的,包括背景、列表、文字、填充和描边等。
首先解释背景中性色,iOS 默认使用三个中性背景色,用于区分不同模块之间的堆叠。要重点注意的是,再浅色模式下模块堆叠是“白-灰-白”,而在深色模式下堆叠是 “深灰-中灰-浅灰”。
然后是列表用色,iOS 也定义了三个颜色,用于区分背景、列表背景、分割线的用色。
之后的文字用色上 iOS 采用了 4 个等级,除了纯黑和纯白外,其它灰色都使用带有色相和透明度的灰色。
最后 iOS 还提供了四个等级的中性色用于其它内容的填充和描边。
Part.3 阴影和模糊
最后就是图层效果的应用上,主要包含阴影和毛玻璃两个效果。
首先说阴影,它的成像原理是在投射平面上形成更深的轮廓,但本来背景就是深色的时候还怎么加深?所以深色模式下统一移除阴影。
而很多新手的深色模式是用更亮的颜色做阴影,那不叫阴影,叫外发光。
然后就是毛玻璃效果,iOS 中的毛玻璃包含六种不同的模糊等级,使用了不同的透明度来表现。
以上就是 iOS 官方规范中深色模式应用的内容,在我们自己的项目中,不可能完全照搬这套标准和数值,所以要总结出对应的规律:
- 主要色彩在深色模式下要微调,色相、明度、饱和度会轻微调节
- 中性色和浅色模式对调,但在深色模式下的中性色数量要精简
- 在深色模式下移除阴影的使用,定义新的遮罩元素色值和透明度
上一次分享我们完成了浅色模式的设计,并创建了对应的色彩规范,我们依旧要使用它来完成深色模式的配色演示。
配色的顺序和之前稍有改动:
- 中性色选择
- 彩色色相调整
- 装饰、内容色优化
Step1:中性色选择
配色的第一步依旧是选择中性色,为整个深色模式的色彩氛围奠基。中性色配色的逻辑就是从深到浅,从下到上(层级)选择,可以使用原设计稿替换色彩来进行测试。
深色模式对中性色的感知没有浅色那么敏感,所以在配色过程中,减少了一级中性色。
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项目的规范中,色彩是作为一个特定角色(命名、等级)记录的,虽然你可能要合并、削减一些颜色,但依旧要根据浅色模式包含的角色给出对应的深色模式色值。这也是 Figma 的变量工具应用要点原则之一,不能因为你删减了颜色而让一些色彩的角色为空。
Step2:彩色色相选择
彩色之所以要调节,是因为人对颜色的观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浅色模式对一个颜色的感受和深色模式下是不同的。所以当换几个呢变成深色,这些固定用色也要做出调整匹配环境。
而配色需要测试,要获得直观效果,就要直接在完成中性色的基础上调节才有意义,且需要将浅色模式放在旁边进行对比,而不是根据固定的规则无脑更改。
虽然颜色整体明度、饱和度都有调整,但具体应该调多少只能靠设计师自己“感觉”,可以多放在手机上查看前后的效果。
最终完成的彩色色相调整对比:
Step3:装饰、内容色优化
原则上深色模式的适配,只要给出前面两步中的固定色彩角色即可,类似装饰色或者内容色不调整也没有问题。
但在实际应用中,浅色转深色的影响是难以预估的,会产生非常多的问题。
比如设计会增加装饰性字体标题,需要切图后导入,替换深色模式就意味着它的贴图也要另外更新。还有一些使用深色色彩的装饰性元素、彩色投影,也都需要单独处理、切图才能满足深色模式的正常使用需求。
有非常多的产品在深色模式下显示效果有问题,就是摆烂没有去优化装饰的色彩和切图的结果。
所以还有个小经验要分享,就是因为这些装饰性的内容维护起来很麻烦,所以很多大型应用干脆不做,直接放弃深色模式的适配,例如美团、飞猪、淘宝等都没有适配深色模式。
另一点,就是内容图在深色模式下产生的观感也不同,所以对于一些会和深色产生冲突的内容用图,是需要替换更合适的图片。
但是!如果在作品集等场景中要展示两个版本,你不能在版本前后用了不同的内容配图,所以对配图的优化不是光改深色版本,而是选出两个模式都适用的内容方案进行替换。
完成上面的操作,我们就完成了深色模式的配色了,下面是最终得结果:
后面有时间还会围绕深色风格再做一篇独立的说明,那么别忘记 C 端体验设计全能班即将开课这件事 👉 https://yfbsy.xetslk.com/s/2NQB4A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时代的设计师生存手册
已累计诞生 648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1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