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些设计作品:
从内容及创作手法来看,这几张海报显然是年代久远的,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些新新时代的作品:
两代如此骚气的设计无疑是一脉相承的,问题是这叫什么风格,怎么出现?有什么特点?什么时候使用合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回到 100 年前。
1917年,有位年轻人带着一个从商店买来的马桶匿名为 R·MOTT(马特)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上,被组委会顺理成章的拒绝,被视为捣蛋与胡闹。后来他改用真名方式转送军械展览馆进行展出,这次行了。作品命名为《泉》,跟法国唯美主义画家安格尔著名的那个裸女《泉》同名。这里有个疑问是为什么第一次要匿名,第二次改用真名,然后就出现结果的反转,真相在于此人是艺术圈里大名鼎鼎的离经叛道者马塞尔·杜尚。
△ 《泉》升级前
△ 《泉》升级后
杜尚在 1912 年 24 岁时就曾发表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宣布与自然主义决裂而扬名当时巴黎的艺术圈,杜尚将运动元素加入到绘画,他把裸女用立体主义手法拆分,画出一堆几何体的集合,当观众试图用眼睛寻找那位具体的裸女时,审美变成了互动,观众在找寻过程中和作品呈现了结合,所以杜尚后来总结说:缺少互动的艺术,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
△ 年轻时候的杜尚
回到主题,这个叫《泉》的马桶展出后,围观者都自作聪明地认为一定有什么机关,纷纷讨论研究半天,最后发现这马桶居然真的就是一个马桶。立马引起大家强烈的不满,觉得这是闹剧,杜尚被大家的非议搞烦了站了出来轻描淡写地回应:这一小便器优雅的三角曲线构图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旗鼓相当,而它那温润的肌理效果和明暗转换,跟古希腊卓绝的大理石雕像也各有千秋。如果用来小便那它就永远只是生活用品,但如果从另一个维度来观赏它,它就是艺术品。
所以杜尚从这一作品开始就成了历史上第二次打破艺术法则的人。第一次是西班牙的毕卡索用立体主义打破了艺术中的明暗透视,而杜尚则用马桶打破了艺术的高尚与低俗的界限,而两人也仅仅相差 6 岁。
这里我不禁想到中国的庄子在《知北游》里的「道在屎溺」,这完全呼应了杜尚的创作,原版大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某天东郭(guo)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又说:具体一点。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为什么这么卑微?庄子说:在小草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离谱。庄子说:在砖瓦之中。东郭子说:能好好聊天吗?庄子说:在屎跟尿之中。东郭子就无语了。
经过 1917 年的马桶事件,杜尚为后人树立了藐视权威、打破界限、追求彻底自由的榜样,也让杜尚被当时一个萌芽发展中的艺术流派单方面的推举为形象大使,虽然杜尚本人一直拒绝承认,所以确实有一点蹭热点的嫌疑,这个流派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其实历时非常短,只有短短 7 年,但最后并非消失,而是变种升级,先看看它的由来、表现特征及思想内核。
这事情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谈起,话说大战期间作为中立国的瑞士的苏黎世聚集了大量欧洲的文艺界人士,跟一部分去了荷兰的艺术家一样,都是为了躲避战火。这些文人雅士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火花,大家当时面对战争都产生了愤世嫉俗的幻灭感,他们经常聚会的一个地方位于苏黎世,叫伏特加酒馆(Spieglestrasse),彼此都对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感到荒谬,开始在创作上追求一种非理性,偶然与即兴的感觉,其中涉及了视觉设计、诗歌及戏剧,这个群体被称为达达主义者。
达达主义这个名称在字面上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它也源自即兴。其由来目前被传播得比较多的版本是该组织的领头人查拉决定为他们这个流派取一个名字,既然我们推崇即兴与偶然,那么这个名字也应该是偶然的,刚好看到身边有本法语词典,他就拿过来随手一翻,再随手一指,指在了一个叫「dada」的名词上,法文的原意是木马的意思,查拉就说我们就叫达达主义吧,大家轰然叫好。
而后面的任何解释其实都是强行赋予的,它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但这样反而最符合他们最根本的精神内核。
由此这群艺术家就各自创作了很多达达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涉及了绘画、设计、雕刻、舞蹈,甚至打扮与行为,特征则是虚无、没有目的性、偶然、随机、即兴、反艺术、反束缚。有些在我看来其实还有点恐怖成分,而体现在设计上则多数使用了拼贴一类手法。
由于这种对自由比较极端的追求,所以达达主义在其时也被称为「无政府主义」。
某种意义上来说,达达主义其实是一种革命心态,以战斗姿态向一切公认的价值观发起挑战与进攻,所以说为何杜尚会被组织视为精神领袖,因为其不但发起挑战并且成功了。达达主义对现代平面设计主要的影响体现在形式上,用一种很创新的拼贴方式来形成图形,图形就具备了强烈视觉冲击的特征,让大家产生诸如好奇、惊讶或者荒诞的体验感。
当时达达主义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平面海报作品,其实它还存在对排版形式上的挑战,是方正规范的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天敌,而它们居然都产生在瑞士,一阴一阳十分奇妙。其实达达主义的排版貌似混乱,但是其实存在韵律与节奏感,独具韵味。比方现在让你做一个达达主义的作品,你内心感觉不就是乱来嘛,但真正开始的时候你就发现无从下手了。
随后还出现了达达主义风格的摄影:
达达主义发展到 1923 年时候开始慢慢息微,因为一战结束不久,多数欧洲青年都出现一种对现实恐惧及强烈不安的感觉,就是出现了我们现在俗称「逃避现实」的倾向,于是一种新的精神运动从法国开始发展至整个欧洲,从绘画与设计及文学的形式表现,整个流派就是「超现实主义」。一看作品的形式感,其实就脱胎自达达主义这个汤底,因为其理论创始人安德烈·布勒东本来就是达达主义的文学追随者。
所以达达主义至此就升级变种了,超现实主义已经不是单单反对权威、摆脱束缚、强调即兴那么简单,他们的宗旨是离开现实,否认理性,放弃逻辑,强调下意识。所以比达达主义荒谬的更加彻底,如果不了解背景的人一看作品可能会简单的用三个字总结:有毛病。
但其实这个流派的理论确实深受德国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我们可以看看当时一些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这个流派当中后来也出现一位名气超过达达主义中杜尚这样的大师,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萨尔瓦多·达利,因为两个流派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后世总有人误会达利就是达达主义的创始人或者是达达主义的代表。
达利是西班牙人,他拥有超人一般的想象力及扎实的文艺复兴风格绘画能力,两者的结合让其成为超现实主义的「扛把子」,还跟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封为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画家。我们看看他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品,相信这些作品多数也为大家熟知:
据说达利他有一种神奇的创作方式,首先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手持汤勺,将盘子放在桌上。当他睡着之际,勺子就会掉到盘子里,被声响唤醒的达利会立刻将自己刚刚梦到的超现实场景记录下来,所以诸多时候达利都会声称他画的是梦。
我们从达利的作品分析发现除了题材,他呈现的仍是一种拼接形式,并且梦境与想象同样存在随机性,所以跟达达主义仍然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区别在于他高超的绘画技术可以取代任何素材让画面更加统一和谐,而且不受任何限制。
超现实主义真正风行的时间大致 10 年,随后也跟着时代产生变化,或者说与时俱进,而达达主义也并未因为超现实主义的息微消失,反而在相隔 40 年后在另一个运动中从获新生。那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下次再来揭晓。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设计史太浓」: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7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8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