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更多创造力分析干货:

一、创造力剖析

通常而言,创造力指的是能够产生新颖且有用想法的能力。从广义来说,研究创造力诞生的机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是如何产生“顿悟”或超越时代的“灵感”;从狭义来说,了解创造力的机制才能开发针对性的刺激工具和创新应用,如创造力支持工具(CST)、类脑智能体等等。

Kaufman 和 Beghetto 等人提出了一个经典的创造力模型——4C模型,他们把创造力分为四个大类。

  1. Mini-C:学习过程中产生新洞察的能力,能够把个人经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2. Little-C:创造日常生活中产品的能力,并且是原创的、合适的。
  3. Pro-C:需要专业知识并得到社会认可的能力,例如组织内的重大创造性贡献。
  4. Big-C:对某个领域甚至整个文化产生持久影响的能力。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站在日常设计活动的角度,高频率的 Little-C 是有效提升设计产出一种创造力类型。探索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主流方法有「协议分析」和「神经机制研究」。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由于思维过程的内隐性,协议分析通过对话、视频记录、草图、设计中的身体行为(如手势、眼球运动)、有声思考和访谈等外化方法来研究思维特征。这种研究方式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直接测量大脑活动,因此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比之下,神经机制的研究对思维过程的挖掘是更具体的,最常见用于设计思维研究的方法包括:

  1. 脑电图(EEG):采集大脑自发产生的电场与磁场。
  2. 功能性核磁共振 (fMRI):利用大脑不同功能区域的血氧浓度来定位脑区。
  3. 正电子发射成像(PET):利用大脑不同区域葡萄糖代谢水平来定位脑区。

其中脑电图(EEG)尤其适合进行创造力研究,因为容易穿戴,又有较高的时间精度,可以捕捉微小时间单位内的变化。

EEG 具有不同的频段,每个频段最常见的活动如下所示: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通过组织特定的创造力任务实验和对这些频段活跃性的识别,我们就可以探索设计创造时的大脑活动过程,例如:

  1. 发散和收敛在设计过程中交替进行,产生新颖的解决方案。发散性思维中,Alpha 波在许多脑区出现了能量增强,这可能表明大脑正在进行抑制控制,排除无关认知活动的干扰。因此也有相关研究者认为,仅仅是闭上眼睛,就可以增强发散性思维活动。
  2. 顿悟也是创造力产生的重要表现。而“有顿悟”与“不理解”有类似的波形表现,表明顿悟可能发生在「新旧思路产生认知冲突」的那一刻。与此一致的是,相关研究者发现在灵感刺激试验中,在设计师思维固化阶段,给他们提供的灵感图片与主题越不相关(即远距离灵感),则产生的想法越新颖。例如同样是设计一款起重机,提供「长颈鹿」图片比提供「其他起重机」图片更有效。
  3. 记忆的性能也是区分人们是否是专家的重要因素。艺术家在脑海中进行图形想象的一项 ERP 研究中主要发现了工作记忆的参与和记忆的重新激活,这可能表明设计活动和其他技术活动类似,专家素养是能够通过更多的经验、使用更大的知识库以及更顺畅地执行记忆检索而获得的。

二、创造力刺激

理解了创造力的产生机制,研究者们开始制作创造力刺激工具,来刺激设计中的各种认知过程。大多研究聚焦在促进发散性思维或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够表现为想象、记忆、联想、推理等各类认知活动,而收敛性思维可以表现为反思、评估等。参考创造力刺激工具的应用和效能,能够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创造自己的个性化刺激工具。

1. 促进联想和推理的工具

① Discover+

Soe-Tsyr Daphne Yuan 的团队聚焦在设计过程中的「发现和定义」阶段,开发了 Discover+工具,首先把通过访谈、观察、外部网络中获得的数据变成节点,节点用于表示概念的单词或短语,而后基于联想的不同类型(因果关系、类比联想、邻接关联、对比关联、相似关联等),来创造节点网络。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研究团队要求设计师设计一个新的酒店浴室,他们可以在工具中寻找潜在用户,例如,“健身房”通过“地点”关系与“酒店”相连,“运动员”通过“想要”关系与“健身房”相连。因此,运动员可能是酒店的潜在用户。相比之下,酒店的服务设计也要考虑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热爱运动的孩子。通过建立各类关联,设计师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用户视角。在这项实验中,使用了工具的设计师在洞察深度上有显著的增强。

② Cards for Humanity

这是一套强调包容性设计的人物卡片,每组包含两张,第一张是人物的基本信息和性格,第二张是人物所处的情境或需求,卡片的背面则是关于此人物/情境的具体解释。随机人物和情境的组合,可以用于促进需求审视中的联想,反思日常设计中是否有缺乏考虑的场景。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③ Sharpen

一套随机生成设计练习题的网站,例如为「世界卫生组织」设计「一种警告模式」,并且尝试「早期现代的设计风格」。和 cards for humanity 一样,此类随机生成设计对象、设计环境、设计要求的平台,价值主要在于通过新鲜的内容刺激创造性思维,并且提供一定的约束,来提升新颖性。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2. 促进联想和推理的工具

① 实时字幕灵感墙

自从舍恩提出“行动中的反思”作为经典的设计过程理论后,有许多研究聚焦在如何让设计师自我对话从而不断做出决策和审查,产出创意作品。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创造了群体协作中的实时字幕灵感墙。通过捕捉设计师对话中的语音信息,生成关键词,并将图片附着在关键词上,基于语义相似性来分组。这些信息是实时变化、更新的,能够把灵感刺激控制在具体的讨论空间内,识别想法和促进反思。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创造了群体协作中的实时字幕灵感墙。通过捕捉设计师对话中的语音信息,生成关键词,并将图片附着在关键词上,基于语义相似性来分组。这些信息是实时变化、更新的,能够把灵感刺激控制在具体的讨论空间内,识别想法和促进反思。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3. 促进联想和推理的工具

① 头脑风暴

放松的头脑环境可能产生会「更偶然」的发现。头脑风暴是一种典型创造放松环境来促进发散性思维的方式。这是一种半结构化的创意小组活动,鼓励参与者提出各种想法。头脑风暴的核心不在于拼命逼迫参与者产生想法,而在于任何荒谬的想法都不会被审判。

② 六帽法

六帽法是一种转换视角的方法,组织者会给每个参与者安排一种特定思维模式的角色,来帮助整体的设计活动。例如白帽思维代表着知识信息丰富的思维模式,在协作过程中主要提供大量的信息;黑帽思维代表着批评、审视,对众人的想法进行风险评估;蓝帽思维代表整合与控制,负责梳理整体的创造逻辑;绿帽思维代表创新,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红帽思维代表直觉,从感性的角度出发提出观点;黄帽思维代表积极肯定,找到想法中好的一面。

三、融入日常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寻找或创造适合自己的创造力刺激工具和材料,可以有效打破思维定势。以下分享几个日常工作自己建立创造力灵感材料的案例。

1. 提炼设计经验卡

提炼各类设计方案中遇到的设计决策点,并记录案例。这种经验卡应该是原子化的、简洁的,便于记忆和查找。

以微信视频通话业务为例,这个项目的背景是 iOS17 系统更新后支持了“视频效果”,需要提醒用户下拉控制中心中打开「视频效果」开关,从而能够在微信视频通话中使用。

早期方案是使用半屏中的文案和图示来提示用户,后期方案是直接使用全页面,在控制中心下方使用动画来引导用户下拉。这个案例的原则被记录为「使用易理解的设计形态,而不是依赖文案解释。」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2. 独属于业务的反思清单

尼尔森可用性测试是一种经典的启发式评估工具,但对于具体业务而言,通常显得有些不够具体。

微信音视频通话业务建立了一份独属于业务的反思清单。例如视频通话浮窗,可能涉及到浮窗关摄像头的表现、多人通话浮窗切换显示发言人的逻辑、不同通话缩浮窗动画的逻辑等等。当我们的新功能涉及到对浮窗的更改时,与这些原有逻辑的适配检查很有必要。在设计方案基本结束后简单对照评估,就可以避免考虑点的遗漏和方案的反复。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3. 制作案例库并打上标签

eagle 这类批量图片收藏工具为设计师建立自己的参考资源库提供了很多便利,最难得的是可以用自己需要的分类体系为每张图片打上不同的标签。以后当我们再需要设计一种「表单」或一种「帮助流程」的时候,很快就可以找到你曾经收藏过的所有案例。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总结思考

我们常常误以为创造力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天赋。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它其实是一种可以长时间习得或通过外部刺激来提升的思维活动。把创造力刺激策略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是一种提升设计能力的方式,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新的灵感。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We-Design」

设计师如何让灵感爆棚?试试提高创造力的方法!

收藏 8
点赞 26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