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呆呆,今天这篇文章,是「交互问答」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读者提的问题。
这些文章原本可以合成一本或几本书,但是我觉得这些内容只是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思考输出的成果,并不适合成书,反而编辑成文章免费供读者阅读会更好。
在音乐播放软件中,国内的 App 和国外的 App 在播放控件的「后退/上一首」操作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在国内,绝大部分的产品点击「后退/上一首」按钮即返回歌单中的上一首歌曲,例如网易云音乐(下图一);而在国外的产品中,点击「后退/上一首」按钮即从头播放当前歌曲,再点击一次才会回到上一首,例如 Apple Music,Spotify(下图二、三)。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该功能的设计差异?
1. 历史原因
从一些古早的图形界面中可以发现,设计师通常会把界面以模拟现实世界物品的方式设计出来,从而方便用户感知程序和界面想表达的操作,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而音乐、视频播放软件也是如此,媒体播放软件通过模拟了磁带播放器与光盘播放器的「上一首」,「快退」,「快进」,「下一首」来让用户对产品进行操作。这是媒体播放控件的开端。
而为什么国外音乐类产品「上一首」的按钮,点击了却是重新播放当前曲目呢?这个还得从磁带的设计谈起。当一个专辑被制作成磁带时,每首歌的播放起点都会被标记,暂且称其为锚点。这个锚点可以让我们的磁带播放器快速切换到上一个或者下一个定位歌曲位置,这样就完成了对磁带的切歌功能。所以当我们在播放当前曲目时,按下「上一首」,磁带会返回到当前曲目的锚点,即一首歌的播放起点,这说明了为什么按下「上一首」,却又是重新播放该曲目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国外音乐产品按下「上一首」,会回到歌曲开头然后重新播放了,这是由磁带设计的历史原因导致的。
所以我们通常需要快速按下两次「上一首」按钮,才会回到上一首歌曲。
经典的 Walkman:
2. 界面演化
磁带播放器不但包括了「上一首」与「下一首」,也包含了「快进」和「快退」的功能。而在过去的实体设备中,使用「快进」和「快退」的功能(这里指的是按单位的跳播,而非倍速播放)都会出现杂音或者画面频闪,体验比较差。
而在今天,利用数字产品的进度条,我们已经能方便控制进度和快速调整歌曲到任意时间点了,所以「快进」和「快退」的功能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像是播客类产品,为了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增加了「快退 15 秒」或「快进 30 秒」等设计,都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进行快进快退操作,这里就不展开讲解了。
核心是,歌曲的操作按键逐渐被简化。
就比如电饭煲或洗衣机这类产品,小时候用它们,按键非常复杂,通常真正用到的也就那几个常用的按键。而现在的很多这类产品,都已经被简化成几个按键。目的是「不要让用户思考」。
以至于,少数按键,覆盖了多数功能。但仅是几个按键的问题,也会有操作频率上的差异。
3. 操作频率和场景
所以当所有复杂操作被合并成几个按键后,国外用户听歌时,要重听当前歌曲,除了通过进度条拖拽外,只需要点击「上一首」按钮即可;而国内用户需要点击「上一首」后,再点击「下一首」才能重听当前歌曲。
国外音乐产品保留了音乐设备的操作方式以匹配用户习惯,而国内音乐产品直接过滤了这个操作行为。
那么究竟哪个好呢?
其实,「上一首」和「下一首」在使用频率上是有明显差别的:「下一首」的操作频率远远大于「上一首」。各位回想下是不是如此。
我们甚至可以从各个产品的私人 FM 功能看出这点(产品鼓励用户发掘新歌的功能) —— 直接取消了「上一首」按钮,改用「爱心」替代。告诉用户如果喜欢该首歌曲就收藏,继续听之后的歌曲。这对平台本身来说也是好事。
以至于,虽然「上一首」和「下一首」是同层级按钮,但是成了两个完全不同优先级的操作。
于是,从「重播」的角度来说,国外产品的功能扩展性更强,「上一首」按钮被集合成多个结果,场景更细化;从「操作认知」的角度来说,国内产品的「上一首」更容易被理解。
因此,国外产品把一个「回放」功能和一个低频的操作「上一首」进行合并,就显得容易理解了。
4. 细节拓展
一个小细节,Apple Music 与 Spotify 有个小差异,就是切换歌曲的按键不同。
如图:
Apple Music 的按键集成了三个功能:单击上一首回听当前歌曲;双击上一首回到上一首歌曲;长按上一首或下一首为快退或快进。而 Spotify 没有第三类操作。以至于两者在按钮形式上也存在一丝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场景的重要性。对 Spotify 这类产品来说,长按快进的效率过低,且用户真正去操作的几率也不会太高,所以舍弃了。而对 Apple Music 这类产品来说,保留用户的原始习惯,融合到新按钮中,也是一种措施。保留功能场景的完整性。
关于 Spotify 更多设计案例:
至于国内音乐类产品为什么没有这样去处理,可能就是因为早期并没有这块意识,并直接做了上一首与下一首直接切换的设计形式。而且从文案角度理解,「上一首」确实就是上一首歌曲的意思。
比如,用户想重听一首歌,在这个场景上,肯定是在播放器已经切换到下一曲的时候才发现这首歌唱完了,这时候,国内产品只需要操作一次单击就可以了。当然,听一半就想重听的场景也是有的。
所以这两者没有好坏之说,只能说是习惯与一致性驱动的结果。大家都这样做,那我不这样做反而不好。以至于形成国内外的细节差异。
不过这当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很难说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设计形式,是因为用户习惯使然,还是因为「上一首」操作的点击数据在支撑着各自的结论。或者,根本没意识到?
不过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国外产品的文化影响因素和数据驱动设计的方法论是产品保留该设计的主要原因。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7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12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