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商业故事是一段设计传奇。
"这是一个时代的信号"苹果的电视广告如是说,苹果以其产品精良的设计驰名天下,来自加州.库比蒂诺市的这家电脑公司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公司,组织上也极其分明。
阿佛洛狄忒的金苹果——苹果设计历代启示录(数十位苹果设计师口头叙述)
公司CEO Tim Cook一直极力隐瞒的事情,便是何为苹果公司的"历史"。我们只看到了苹果今日的辉煌,却鲜有人知苹果的过去。苹果作为有着37年设计历史的公司,以简约、质量、完美为企业精神——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做到这些的,唯有苹果。
Jonathan Ive,不可否认他在设计上的造诣,但是在夺权造势上也颇有手段。
因此我们着手挖掘苹果公司的故事。尽管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捕风捉影到了一些,Jonathan Ive 1996年接手了设计部门,两名设计师辞职,三名设计师现在已经病故(我们非常不容易的找到了这两名辞职的前苹果员工,询问他们苹果的内部故事)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了解到伟大的设计传奇的从无到有,从诞生再到凤凰涅盘,近20年里,从接近破产,再到行业持牛耳,号令天下,这段历史是惊心动魄的。
行外汉都知道,乔布斯是产品之王,在硬件与软件上精益求精。苹果需要完美,苹果必须完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1985年乔布斯被放逐,再到1997年的重新出山,这期间的苹果公司,依然有很多出众的产品,散发出伟大的设计荣光。乔布斯曾经说过,整个苹果公司除了我,Ive是最具有执行力的人。Jonathan Ive 1992年加入苹果,2012年被赋予了更多权力,iOS7应运而生。
实际上,这篇文章提及的苹果历史,和你之前看到的种种苹果历史完全不同。其他的都是书面的记录,而本文是口头的历史,是带有讲述者口吻的故事,这些故事来自苹果的员工、创立者、前员工。溯源到1980年,乔布斯提出电脑是"思考的自行车",这句箴言触动了整个苹果公司,形成了苹果的设计艺术,他们致力于打造简约、适用性高的设备。在1985前夕,苹果公司取得了很多商业上的成功,这得益于Hartmut Esslinger的Frog Design的设计。随着乔布斯的出走,90年代,苹果的业绩开始下滑,整个企业的创新精神也日益萎缩,鲜有人能够继承乔布斯的理念,用心的去设计。
1992年:"这里躺着雇佣Jonathan Ive的人"——Jonathan Ive的加入,乔布斯的回归
Robert Brunner,苹果公司的前设计主管,曾经打趣的说:"当我死了之后,我的墓碑上将写着'这里躺着雇佣Jonathan Ive的人'Jonathan在我的老东家,Lunar便崭露头角。此人安静、有礼貌。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糟糕的产品设计的精美异常。我当时就想,以后我的团队里可少不了这家伙"
1989年,我来到苹果,我就联系了Jonathan,我问他,你也想来苹果吗,当时他拒绝了我,他在创业,公司名字叫Tangerine。1992年,我直接雇佣了Tangerine为苹果做一个Juggernaut的项目。当时我估计我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太爱惜Jonathan的才华了,我想试着吸收Jonathan。果不其然,Jonathan的团队的作品很棒,我记得那天他向我展示作品的时候,加州阳光明媚,我再问他一次,"想加入苹果吗?",这次他同意了。
Thomas Meyerhoffer:
高级工业设计师,Ive的Tangerine公司第一位雇员(现在也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当时我们为苹果公司展示了一款极其优秀的产品,那时候大众还没有认识到设计的威力。但是苹果非常重视设计,苹果与众不同,这帮家伙(苹果那帮人)一直都很特别。
Robert Brunner:
当时我们团队里有个叫Thomas Meyehoffer的家伙,他的项目是eMate。我们试着把老牛顿操作系统设计成折叠式,他负责外观。他的设计结果非常简约,连儿童都能被其吸引,而且几乎是透明的外观、球状的形状,iMac从此诞生了。
Thomas Meyerhoffer:
当时的计算机基本是正正方方的塑料,毫无生气,我想要把产品做的有趣一点。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了解产品内部的构造,我就决定采用透明的塑料,这样一目了然,同时给予产品更多的生命力。
DOUG SATZGER:当时的工业设计主创(现在任职于Intel)
我们当时尝试了很多新奇的改建,但是CEO Gil Amelio说,超过预算了,按他的意思设计,顶多会设计出戴尔电脑或者佳能打印机,按他的意思,我们不需要关注设计,我们只需要出售产品。但是Jony很了解我,我们讨论了很久,整个团队决定采取更"艺术"的设计。
而且当时Win 95的发行对我们的冲击也很大。
Cordell Ratzlaff,经理,Mac OS人机交互组(现在是Google的用户体验总监):
当时有个项目代号叫Copland,目标直指苹果下一代操作系统。这可能是平果历史上最糟糕的项目。几年后,这个项目再也没有被提及过。
Don Lindsay,设计总监,Mac 用户体验组(现在是服务于黑莓):
从这场寒冬之后,苹果迎来了乔布斯的回归。
1998年"垂涎欲滴的设计"——iMAC以及苹果公司标志性操作系统的诞生
当时收购NeXT花了4.29亿美元,时间是1996年十二月,最冷的寒冬。乔布斯被提名为临时的CEO。"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以Ive为核心,重组设计团队,重新设计公司的桌面电脑。当时Ive只有30岁。
Satzger:
乔布斯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议前夕,我们便对工作室进行了大扫除,我们都知道乔布斯是大嗓门,但是他有个特点,不希望不相关的人听到他与某位员工的针对性谈话。因此当他走进工作室的时候,我们都会把音乐音量开到最大,这样他就能专心的和员工交谈了。
Jeff Zwerner,创意总监,包装设计师(现在就职于印象笔记):J
onathan作品的每个方面都能令乔布斯满意——连他喜欢听的电子音乐都合乔布斯胃口。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是,当乔布斯进来时,每个人都必须站起来运动运动,和其它员工交流分享一下创意和设计经验。
Jon Rubinstein,高级副总,硬件工程师,2004年以前是Ive的上司(现在是亚马逊董事会成员)
Steve在工作室文化的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他认为工作室是一个快乐的工作场所。他喜欢来工作室转悠,和设计团队交流比处理商业事务更有趣。
Satzger:
乔布斯告诉我们,他想要我们设计一台互联网电脑,那时他的女儿马上要上大学了,他想让我们帮她女儿设计出一台能够带到学校,联网学习的电脑。总而言之,这是面向学生的一种产品理念,这和硬件关系不大。
Rubinstein:
网络计算机最后失败了,带宽不足。但初版设计中有iMac的影子。
Ken Segall,创意总监(现在是作家和顾问):
当我们初次见到iMac的原型时,我们感到震惊。有点像衣服,你掀开"衣服"就能看到电脑的内脏,有点像未来风格的漫画。
Tim Kobe:
Eight Inc联合创办者,该公司曾经为苹果公司雇佣,负责苹果专卖店的外观设计
乔布斯说,"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色彩,色彩不到位我们就是失败的"他对色彩高度关注,这关乎到产品的核心理念——个性化、生活化——这让我们转变了思维角度。
Satzger:
我们最后使用了Bondi蓝,乔布斯在发布会之后很遗憾的说"iMac很成功,但是色彩选用太失败了"
Trip Hawkins,前市场部经理:
我当时就想"天,乔布斯这家伙想把显示器的颜色做的性感一点。"当时没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显示器都很匠气。
但不管怎样,iMac,五种糖果色,当时是市场的大热门,让电脑不再高高在上,变成了一种时尚消费品,而乔布斯的下一步,便是致力于软件的重设计。
Lindsay:
iMac发行不久之后,乔布斯转移了注意力,他开始关注Mac OS X的用户体验。他把所有的软件设计团队召集到一间屋子里,以他独有方式训斥了这些人,认为他们做得不够好。
Ratzlaff:
从那次会议后,我们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我们夜以继日,花了好几周,设计Mac OS X。我们当时借鉴了存在的所有的操作系统。当时的操作系统都很笨重,我们决定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在原型设计中,我们引入了"dock栏"这个概念,将Mac作为你的数字化行为中心,采用了全新的色彩主题和动效。
Lindsay:
一通百通,乔布斯将硬件设计的一些经验带到了软件中,将软件设计的透明化、多彩化,他对界面设计员工施加了这种影响。
Ratzlaff:
某个周二的下午,我们遇到了乔布斯,他带来了疯狂的创意。他当时说了一句话,我们都惊了,我们都在怀疑他是不是服用了违禁药物,他说"我们要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设计。"
新的操作系统被命名为Aqua,底部有个dock栏,具有浓郁的视觉隐喻,以及丰富的动效,后来发展为OS X以及iOS.对微软谷歌的操作系统也深有影响,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标志之一。
这一时期的苹果产品:
1991年,PowerBooks 100,140,170 三款,曾在笔记本市场攻城略地,
950
Apple LC
1997年,eMate,造价低廉,只发行了不到一年
1998,iMac
采用Bondi Blue的G3
Aqua背后"令人垂涎欲滴"的设计理念
2000年:"他想要掌控一切,他不会高高在上,他会接触公司的每一款产品"——苹果专卖店的哲学
Dan Walker,办公室职员:
当时我在家,橙郡的厨房中,我妻子接了电话,她说"乔布斯来电。"电话中乔布斯说:"董事会成员Mickey Drexler跟我说,应该跟你谈谈,讨论一下苹果产品零售店的开业问题。你能过来一下吗"
我赶紧过去,上了四楼,到了乔布斯的办公室,他告诉我说他打算将一款高级产品推向市场。他就是这样!把控产品的每个环节——创意、设计、生产、推广、用户反馈。
后来乔布斯听取了Drewxler的建议,开始将零售推广工作放手,授权给公司的团队,当时由Ron Johnson领导,目标是最大化推广Ive的iMac,让用户传递苹果公司的理念。
Time Kobe:
我的搭档,Wilhelm Oebl刚开始受雇于苹果专卖店的时候,乔布斯问我一个问题"耐克专卖店有多大?"他希望苹果专卖店能够非常大气,当时苹果有两款笔记本,两款台式,但是软件并不多,为了合理利用场地,我们开辟了很多区域,照相区,儿童游乐区,剧院,天才吧。这些东西能够苹果用户带来额外的体验,让用户对苹果的感觉与众不同,而且增加了额外的收入。
Walker:
Ron Johnson想要头脑风暴一下。我们要以用户为中心,我们邀请了很多知名设计师来设计苹果专卖店,我们请来了知名的艺术家来进行装饰,然后再就是天才吧的引入。时至今日,依然能够记得Ron是怎样一点一点绘制天才吧的布局的。
Michael Kramer:
当Ron告诉我关于天才吧的创意的时候,我问,”这块区域有多大?”他说”每个专卖店需要五人常驻于此”"将20%的人力集中于此?”"没错”"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从利益的角度什么也得不到”,很多人会说”这么设计,你们有病吗?”他们考虑的只是短期的经利益,没有考虑到用户和用户的价值。
Kobe:
我感觉乔布斯让Ron有点抓狂了,Ron天天拿个小本子,回答他细节问题,乔布斯每一次都提出一点质疑和改正建议。当时感觉乔布斯太苛刻了,后来我觉得他给Ron的压力恰好增进了Ron的智慧,同时提高了品牌的竞争力。
George Blankenship:
最后零售店的开业成为了Ron的个人秀,但是在他背后指导的是乔布斯,那时候每个周二早晨,我们都要和乔布斯讨论三个小时。乔布斯不想要一个专卖店,他想要一个苹果世界,世界,你们明白世界的含义吗?
Kobe:
我们采用了白色可丽耐大理石桌面,因为产品非常多才华,我们需要一种中性的图案来搭配。后来产品越来越白,我们采用了淡棕色的桌面。
Satzger:
ID工作室给我们设计了非常出色的桌面。
Blankenship:
我们必须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掌握用户的心理,这样就能让商场的游客光临我们的店铺,购买我们的产品。
Kobe:
我们试着使用了一点情绪心理学,极度注重外观之美,同时这也是苹果设计的核心之一。
2001年,5月19日 弗吉尼亚州Tysons Coner,第一家苹果专卖店开业。商业周刊为此特地写了专栏,不看好苹果当时的做法,苹果专卖店极力宣扬外观之美,场地宽广,非常注重整体美学。但是今天,苹果已经有412个专卖店了。他们说苹果专卖店占地面积大,浪费是吗?苹果专卖店每平方米每年能为苹果带来6000美元的利润。
Kobe:
头几年,人们对苹果专卖店的印象是"这不是一个专卖店,这是一个体验中心",用户在这里的感觉与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
Mike Fisher:
不只只是电脑,除了电脑,我们还出售感觉。
Abigail Sarah Brody前用户图形界面设计师:
刚开始他们可没告诉我要设计手机,只是让我设计多点触控。
这一时期的苹果产品:
Powerbook,直到2006年
iBook
Mac G4
经过多年的策划、计划修正,2001年5月19日,首家苹果专卖店开业
第二家位于加州的Glendale
2001年"苹果的设计开始充满实验意味"——iPod的问世
Tony Fadell,iPod负责人:
到了2001年,对于苹果来说,设计就是产品。苹果的设计具有实验性,产品要与软件进行连接,以iPod为例,与之对应的软件是iTune。苹果的设计哲学一个是产品对应软件,另外的就是专卖店的体验设计。
Walker:有人说个人计算机已死,但是乔布斯不赞同,乔布斯非常善于利用别人的观点——要么据为己有后做到极致,要么拼命的反驳你。乔布斯证明,个人电脑未死,而且比以前活的更加滋润。图像、工作、音乐,这是他心中电脑的三大要素。
乔布斯的"数字中心"理念于2001年一月提出,发布了MP3应用iTune,特色是播放列表、网络收音列表。
Rubinstein:
将设备连接至电脑,Mac又能提供什么附加值呢?不管是电话还是PDA,iTune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但是,iTunes的设计颇具赌博、实验意味。
Walker:
iPod小巧的硬盘非常不容易,经历过艰苦的研发,当时Jon Rubinstein拜访了日本东芝,东芝人研发出了这种小硬盘,但是唯有Rubinstein见到了这种功能的潜力所在。
Rubinstein:
我采访了所有的供应商,观摩了他们的生产路线。当我们来到东芝,他们向我们展示了1.8英寸的硬盘,可他们不知道这有什么价值。我说"这东西不错,你们可劲儿生产,供应我们,我们能推广到市场"。然后我去找乔布斯说:"我需要一千万块这种小硬盘"然后我就开始物色能够带队的人——我就找到了Tony
Tony Fadell:
这么小的硬盘确保了iPod的有序研发。我们当时的理念就是"能够连接到Mac上,可以装在口袋里的,能装1000首歌的播放器"当时大家都没见过这么小,容量这么大的音频设备。
Satazger:
三种传闻:iPod的创始人是Jony"Jony iPod""Ipod教父"Tony"iPod先生"Rubinstein,这都是无稽之谈。没有整个团队,这三个人谁也研发不出iPod
Loren Brichter:前图形工程师
iOS挺让我兴奋,老东家的东西可不是徒有其表。
Fadell:
2001年一月我成为了iPod负责人,概念是"口袋中装1000首歌"——电池供电时间长,可连接Mac,三月的第四周,我带着初稿区间乔布斯,这时的iPod有导航控制,当时的市场总监说"你可以做个滑动式的转轮",我就这么做了。我们做了一个泡沫模型,让Jony来添加纹理。
Satzger:
Tony带了一堆烟盒大小的泡沫模型,我们考虑一下材质,最后决定用塑料和金属的搭配,不能设计的太野了。因为包装盒的外观要和产品一致。
Fadell:
塑料的正面和金属的背面。iPod问世后,几乎所有的Mp3都这么模仿,这是一种设计语言。
iPod的极简主义设计不是凭空而来的,数年后Ive的团队便采用了相同的设计。在iPod发行之前,还发行了G4桌面盒子和 PowerBook G4
Rubinstein:
结果盒子做的有点差,尽管产品很棒,但是太贵了,从这款产品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材料以及触摸开关的知识——也了解到很多工业设计的知识,这给我们以后的产品计打下了基础。
Satzger:
乔布斯说的没错,第一版iMac的蓝色太渣了,很多人以为这是洗衣机,我们调整了蓝色,后来又重设计了iBook,推出了白色版本,很多人都想要更白的白色iBook。而G4,销售反应不佳。
Lindsay:
乔布斯每次都想引领历史。每当一种风格正当时的时候,乔布斯,我以及Jony都会迅速的转变,比如说当时流行多彩主义,那我们就提倡简约、色彩简练,将更多的设计体现在材质和图案上,这使得我们的产品鹤立鸡群。
这一时期的苹果产品
Powerbook
iBook G4
Power Mac G4
2004年"牛逼,太牛逼!"——苹果新的工作室以及iPhone的第一次出现
2003年四月,第三代iPod上市,更薄,新的导航轴设计,同时,乔布斯公布了iTunes商店,2003年苹果卖出了两百万个iPod。2004年公布了iPod mini,销量是五百万。Rubinstein掌舵,Ive被赋予新的权力,可直接向乔布斯汇报工作。
Satzger:我们工业设计工作室的人正在水平下降。乔布斯扬言说,你要是找不到留在这儿的理由就赶紧走人,因此我们抓紧时间业务训练赶紧交流。
Bob Stevenson:整了个新工作室的风格,我举个例子,你看过《2001太空漫游》里面人穿越到未来那段吧?就是里面小房子那种风格。
Jeremy Kuempel:新工作室很壮观,星球大战jabba宫殿的感觉。
Satzger:新工作室有10000平方米那么大。特别好看,先要通过有十步长的全钢走廊,然后会看到混凝土地板与玻璃。天花板全是金属。硕大的混凝土柱子,中间是玻璃装饰——有点像块大鱼缸——Jony的办公空间有三面墙,我还记得Jony的桌子是Marc Newson设计的一款,椅子也是定制的,旁边是两个画架,一套彩色铅笔,一个台灯,一台电脑,还有他的全家福,干干净净。
Rubinstein:我的工作是满足各个团队的不同需求。然后进行管理,意思就是我要在公司里面唱"黑脸",乔布斯太狡猾了,他不喜欢当"黑脸",让我来干这个活。
Satzger:Jony和乔布斯经常在办公室外面的户外漫步,谈论商业计划、产品创意。Jony给乔布斯讲了很多,乔布斯非常信任他。Jony其实挺有心计,经常跟我说"你要是找乔布斯,先来找我"但他讲话非常和蔼,有礼貌。
Satzger:这一时期苹果的用人已经按照Jony的喜好来决定了。
Rubinstein:当时Powerbooks上有天线,我和Jony讨论这个天线多大合适。左后我们采取折中的办法,当然性能上也比较折中,物理规律,没办法么。根据Walter Issacson的书《Steve Jobs》,当时Ive威胁说如果Rubinstein不离开苹果他就走,后来到了2006年,Rubinstein退休了,而Fadell离任iPod部门,接管一个神秘的新部门。
Matt Rogers,固件工程师:
当我们在2005年开始在这么牛逼的地方工作时,我们的团队很小,一个硬件工程师,一个管通讯的,一个项目经理。但就是我们这个小团队,一年能卖100万件产品。
Fadell:先是开始做iPod Mini,然后着手进行收集设计,刚开始的手机也是类似iPod那种拨号式的。
Rogers:但是现在已经没人喜欢拨号式手机了。
Andy Grignon:
Apple获取了Fingerworks公司的多点触控许可,这样就能在手机上使用多点触控技术了。
Satzger:
多点触控设备来自平板电脑设计上的头脑风暴,那时候我们总是按照PC端的设计来设计平板,后来Duncan Kerr组织了一群人谈论多点触控,这种跟真实生活差不多的交互方式。我们感觉不错。
Rubinstein:
挺牛逼的,我们决定在iPhone上先试试多点触控,然后在用于iPad。
Grignon:
这一切开始于Scott Forstall,他说想要把Mac OS移植到手机上。
Rogers
iPhone的出现填补了市场上智能手机的空白。研发的时候软件团队和硬件团队都无暇交谈(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iPhone的目标就是打造移动端的操作系统,同时能够实现通话功能。
Grignon:
当时真的是太隔离了,硬件团队有60个人,只有我个3个人能够看交互界面,还得有许可。乔布斯保密做的挺好,他当时跟我说"别喝酒的时候跟别人瞎吹牛逼,连你媳妇都不准告诉。"
Abigail Sarah Brody用户界面设计师:
当时的保密真的是太缜密了,我就被要求设计多点触控界面,还不知道是用于手机上的呢。
Satzger:
当我们设计初代iPhone时,屏幕尺寸下了很大的研究,设置了一个Home按键。
Brody:
我为iPhone设计了一个原型,上色之后,我进行了实验,来监测我的拇指要怎样操作。
Satzger:
每个模型都拍摄了衣服图片,这样我们就能全面的了解用户界面。Jony掌控了整个的走向,ID设计组并不了解手势交互,并不了解手机的基本功能——我们第一款产品的设计流程按今天的角度来看,非常的落后。
Nitin Ganatra:iOS应用总监
触控方面我们下了大功夫,Scott在精确定位上研究颇深,围绕外观和感受,他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当我们运行应用的时候,点击即得,毫无延迟。
Loren Brichter:
界面非常的牛逼:3d图像 60帧没秒,当时除了我们,没人能够做到。
Rogers:
在我们2007年发行iPhone前夕,我在洗手间里看着这款我们精心打造的设备,看着这分辨率,进行邮件收发的操作。那时,我突然感受到,这将是一款震惊世界的设备。
Brody:
乔布斯使用了小丑鱼的壁纸作为背景。恰好是我使用的小样壁纸:黑色的界面,光辉无比、硕大的数字,后来我在发布会上问乔布斯"我的设计这么牛逼,是巧合吗?"他笑笑说,绝对不是巧合。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在发布那一天。尽管我的贡献度还不到0.1%,但是有某种存在的东西,让我觉得我的人生完全不同了。
Horace Dediu 诺基亚分析师:
初代iPhone发布后,我直奔Nokia员工休息室,询问诺基亚员工的感受。他们拿着iPhone看了一会儿说"从技术来说,没什么了不起。"但是苹果却能做到传奇:我们只是想设计一款有样儿的手机。当时业界的手机商都在关注智能、功能。苹果个关注的是爱。
iPhone成为了苹果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而多点触控技术,最开始是苹果公司为平板设备准备的技术。
这一时期的苹果产品:
2003
2004
G5
2005
shuffle
nano
Classic
new iMac
iTouch
2008Air
2010年,"(游戏中心应用)感觉一片葱葱绿意 "——拟物设计的开始
Scott Forstall,拟物设计推手
2010发布iPad后,很久一段时间都没有发布新产品,期间主要竞争对手三星和谷歌亦步亦趋,接连发行了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而新的改变始于游戏中心,于2010年9月发布,是一个iPhone游戏的社交网络。游戏中心按乔布斯的个人喜好,采取了丰富的视觉隐喻和拟物设计——华丽到了极致。
Nitin Ganatra,iOS应用总监:
游戏中心平心而论,有点太草率了,失败就在于太拟物了。应用一打开就是一片绿色,我当时就想说"这是什么破玩意儿?",这就是他们努力打造的真实隐喻。
Jason Wilson,高级UI设计师:
Forstall全盘接受了乔布斯的设计理念,可惜他理解不了深度含义。我离开了苹果,是因为Forstall的设计我不喜欢。
Ganatra:
Forstall这家伙是玩了命的推拟物设计。但其实更大的推手是乔布斯,估计当时乔布斯看到了木头和皮革,他就想,哎,这要是用到日历应用和读书应用上,用来做背景材质肯定不错。
2011年,乔布斯去世,苹果的软件设计变得更糟糕了。苹果地图发布了新版本,视觉很漂亮,但是定位上一塌糊涂,最后导致了CEO Tim Cook的被迫道歉。这一事件导致了Forstall的辞职,而接手他职位的是Ive,Jonathan同时也开始着手iOS的重设计。
Macinnis:
无论是Amazon,Facebook还是Google,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数据。他们的成功建立在对数据的有效管理,而苹果根本不理解数据的重要性。
Wilson:
所有的软件设计都不怎么理想,网络服务也都基本失败。此时的谷歌正在大举进攻。
2013年的WWDC上,苹果发布了Ive的iOS7,采用了全新的手势交互;发布了新的Mac Pro;新的桌面系统;以及,美学风格上的转变。
“我们正在全力摆脱拟物设计,游戏中心时代那种绿意葱葱的感觉不复存在了” 软件工程师Craig Federighi略有讽刺的谈到之前的拟物设计。
而Phil Schiller则说"我们要来次彻底的大变化",他是苹果的市场总监。
Segall:
乔布斯在世时,他总是琢磨怎么能给用户带来惊喜。他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次惊喜,此次新版Mac Pro发布,虽然乔布斯已经不在世了,但是那种惊喜的感觉非常让人熟悉,让人联想到乔布斯。我又想到了G4盒子,尽管饱受批评,但是打开机箱的方式,涡轮的风扇,极具科幻感的外观——真的是很苹果的设计。新的Mac Pro让我感到夕日的辉煌又回来了,我们再一次成为创新领袖。
Brichter:
我对iOS7是有些不满,但是有一点做的不错,他们终于把元素做大了。而且iOS7不仅仅是外表,它的界面设计让交互变得更加自然,视觉上摆脱了拟物设计,但是交互上没有。iOS7的交互设计师拟物的。拟物设计,过去仅仅是视觉设计的一种风格,现在拟物设计成为了交互设计的一种流派。
这一时期苹果的产品
第二代Touch
第四代iPhone
MBP
更瘦的iMac
iOS 5
杀手级屏幕效果
第五代touch
iOS6
可多点触控的Nano
2013: 不是新瓶旧酒,而是老树新花——Jonathan Ive掌舵时代
Abigail Sarah Brody,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师,现就职于Stealth Startup:
我在线观看了WWDC,我得说乔布斯去世后,这帮家伙很努力的想要维持这个帝国。但是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已经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苹果的风格依然很棒,但和以前不一样了,Tony Fadell开始做新东西了,这是老树新花。
Tony Fadell:
在苹果,我们总是扪心自问,还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改进,可以促使业界新革命?我们研究了摄像头和远程遥控。我们研究了谷歌眼镜。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该做点什么新概念。我们设计了一堆概念产品的原型。
Matt Macinnis:
苹果的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品牌打造、产品推广也非常值得学习。但是苹果的成功无法复制,仅此一家。
Jeremy Kuempel 苹果前实习生:
当时我为iPad设计SIM卡适配器。我觉得我的能力不差,在苹果工作非常的让我自豪,但是苹果能人太多,我没有机会去设计整套产品,因此我离开了苹果。
Dave Morin,前苹果市场部经理:
在苹果工作期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对品质的偏执追求。
Phil libian,印象笔记CEO
苹果的产品的设计总是异常美丽。但是他们太高端了,只有少部分人才买得起。苹果的可贵之处在于,做的是高端设计,却没有曲高和寡,将好的设计变成一种潮流,改变了世界的品味。
Rip Hawkins:苹果Lisa小组,前市场经理、产品经理:
我觉得500年内,乔布斯的名字将无人不晓。
Gadi Amit:
1990年,当时我任职于以色列的Scitex。但我经常在旧金山的Frog Design忙活。坐我旁边那家伙是给乔布斯的NeXT工作的。我给他桌子上看到三个一样的鼠标,我看不出来这三个鼠标有何不同,所以我就问他,他说"你看不出来?"然后他用手指一个一个指出,"这个鼠标的垫脚1毫米厚,这个1.5毫米,这个2毫米。看起来虽然差不多,用起来感受可不一样"当时我就震住了——还真有不同啊!我对设计的理念从此转变,一定要注意细节。因为这,我搬到了加州。
2013年的苹果产品:
iOS7
new Mac Pro
iPhone 5C
iPhone 5S
结语:
辉煌的背后不是偶然,抓住时代的机遇,以创新、细节为核心,一步一步,成为了今日令人望而生畏的设计巨人,这便是苹果的历史。
感谢接受采访的设计师、产品经理们。他们要么是苹果的现任设计师,要么是苹果的前设计师,要么是其他公司的设计总监。感谢你们的帮助,完成了这篇旁观角度的口头史。
苹果的贡献:对于完美的信仰,对于完美的无限追求,在一厘一豪上追求细节。将世界设计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原文地址:Fastcodesign
优设网翻译:@MartinRGB
综合了fastcodesign网站里1992 1998 2000 2001 2010 2013的几篇文章。转摘请注明优设网译文出处,谢谢各位小编。
================关于优设网================
"优设网uisdc.com"是一个分享网页设计、无线端设计以及PS教程的干货网站。
【特色推荐】
设计讲座:每月邀请国内互联网公司设计前辈及行业总监在群内及YY语音(YY频道:156982)分享实战经验。
设计微博:拥有粉丝量49万的人气微博@优秀网页设计 ,欢迎关注获取网页设计资源、下载顶尖设计素材。
设计导航:全球顶尖设计网站推荐,设计师必备导航:http://hao.uisdc.com
———————————————————–
想在手机上、被窝里获取设计教程、经验分享和各种意想不到的"福利"吗?
添加 优秀网页设计 微信号:【youshege】优设哥的全拼
您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添加: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71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3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