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官眼中平平无奇的作品集
- 校招生的什么能力和品质会吸引我们
- 如何走出校园,踏上工作之旅
本期我们主要讨论:校招生什么能力和品质会吸引我们,以及同学们如何走出校园,踏上工作之旅。
往期回顾:
1. 视觉能力
YUNGU:
我反正说实话,视觉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选项。现在因为我们的岗位定义,导致看的人会有一种误差:觉得好像视觉能力不是那么重要,好像观念好,有用户思维,有商业思维好像就可以了。
但其实在大公司供职的话,视觉能力基础设计能力的全面性,以及基本功的扎实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设计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们所有在阿里巴巴的设计师都不会是君子的我不动手,对「手的能力」还是有要求的。
只不过你的出身并不一定是美术类的出身,也许是工科类出身,我们不会对你做那么苛求。但最基础的一些视觉语言,平面都可以作为一个基本考核。这在我们看到作品集的瞬间,对它的排版,字体大小等等,我会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2. 多元化的技能
CHASHAN:
我会特别看重同学多元化的表达能力。咱们毕竟是在做体验,其实解决体验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也是有多元化的这种表达方式和手段的。
HOST/BAIYU:
怎么说多元化的,举个例子?
CHASHAN:
比如说这个同学既能设计界面,同时还能画插画;还有在调研过程当中,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然后把这种路径用可视化方式进行表达。
其实他的多元化的设计能力,代表了他对于体验多视角,多维度的一种素质。我认为。假如说你的一个界面品质高达到了 90 分,而且你整个作品集里边全是界面,一看就非常惊艳,我也会考虑你的多元化的表达能力行不行?
YUNGU:
讲能力的多样性,我所有校招的学生,比较占优势的就是你本身会的技能比较多。但是这些技能我们最后也会考核,会看这个技能怎么为这个项目服务。
比如说,有的同学会代码,就一个写个程序,把设计真的做出来的。可能一个项目六周时间,写代码就两三周时间,那么倒推他前期的设计时间会很短。所以我们也会考虑他多样的技能怎么去分配的,以达到项目里面最好的一个结果。真正考核的时候还是会根据项目本身的逻辑来判断。
YUNGU:
呃,你觉得这个项目里面这个模型重要你就写,这要具体 case by case。
CHASHAN:
有一个很厉害的大师,说过一个观点:「你的表达,其实映射了你的想法」,我特别赞同。
如果是一个实际落地的项目,你方法论特别多,说明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当中,脑子里想的更多的是方法和体系。但其实我们更看重他的落地产物的表达、呈现和方案的理解能力。
YUNGU:
我之前刚面试过一些类似的同学,尤其海外同学想要去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那项目本身其实对设计的产出要求没有那么高。可能 6 周的项目,4 周在调研。调研当中各种访问老人、访问社区、走访制度、更换目标,过程好像是这样。最后的设计产出就一张图……
SHIMI:
完成了公益时哈哈哈(所有阿里的员工每年要完成 3 个小时的自主公益项目)
YUNGU:
哈哈,这部分我们会觉得同学主要在讲方法,坦白讲就是 6 周的时间去完成一套方法的实践。也许作为一个学习来讲过程是这样的,但是作为一个面试官来看,我们觉得是不够的。
可能你只是刚刚到海外的第 1 个学期,你不了解那边的学习方法。
但你需要展现给我们的是:你掌握这些方法的时候,如何将他们精炼成你的设计。我们并不想听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学了一堆方法论跟我们来交流,这个没有意义。我们还是希望同学可以将这个方法掌握成熟之后,设计上是怎么体现的。甚至更进一步的话,在结果上是否能印证他的方法论?
1. 严谨的思考力
SHIMI:
做设计是思考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答案肯定是都重要,方法论是来体现思考过程的,这个形式本身不重要,放不放取决于你的目的。我更关注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工具,以及实际带来的效果。
CHASHAN:
还有个点,方法论大多是「已有」的知识框架或设计体系,是直接可以去参照的内容,坦白说是相对容易的,同学是拿过来套用就好了。但是对于设计的理解和表达,其实是一个 output 的过程,一个自身想法转译出来的过程。所以,我觉辅助方法论 input 的应用固然重要,但对于体验设计师而言,转译、表达出等 output 的能力更加重要。
SHIMI:
就像我们收到的作品集,每个同学都会用 Journey Map(体验地图),对吧?那我怎么衡量呢,我肯定不是看你会不会 Journey Map 对吧,我是是看你Journey Map 上你到底做了什么东西。
YUNGU:
我在这里还要给同学们一个忠告:如果你自认为你的方法论写得非常牛逼,非常到位,往往很容易被挑战。
越复杂的体系、越冗长的流程,中间可能出现的节点问题也越多,你越会被后面的结果所拷问「你的这个方法对后面的结果到底起到什么样的映射关系?」你花那么多时间来研究这个方法,到底意义在哪里?
所以想跟同学们说,不要过分注重方法。尽管也许在学校当中老师他会要求你去学这个东西,但我们作为一个面试官,其实是想看你毕业之后的样子,并不是看你在学校里面学习的好不好,和你的老师想看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HOST/BAIYU:
国内大学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呢?也有这类问题么?
YUNGU:
也有很多方法论的。只要是研究生一二年级的时候,刚接触到一些导师给他熏陶的内容,都会非常注重方法,我们不排斥。但他作为一个更加职业化的面试场景,我们觉得这部分不要占过多的比重。
2. 数据思维
YUNGU:
我坦白讲,前期调研感觉个个都是数据大神,后期的结果一个个都不谈数据,这个是他们目前的一个现状。我可以理解。
前期因为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论文文献,或者以他简单的访谈,他可以说是造出一批数据来,不是说造假的造。同学们就以这个数据作为一个指导在做设计的,同样也不会反思数据的来源准不准确之类的问题。
那么所以说往往最后的结果,他没有勇气去做这个验证。因为一旦验证了,可能就会出现跟他的设计的方向不吻合,或者说与他的目标达成不吻合情况。往往结果都是「公司很喜欢」,「甲方很满意」,「老师很认可」。这个坦白讲,其实没有数据意识的体现。
我们不要求他,因为他没有数据接口,没有像淘宝一样的 API 的平台,各种埋点都没有,但还是希望同学能够跟踪一下,这个东西做完之后,到底用户的评价如何。想一想,如果说有怎样的条件,可以做怎样的测试和反馈,你会看哪几组数据,你会拿几组指标来判断。如果面试的时候,这些都答不上来的话,我认为他其实是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的。
尽管这个要求很高了。
CHASHAN:
学生对数据不敏锐,跟他们所处的阶段是有关的。他们在学校里,很难有资源 push 一个产品直接上线,然后还能追踪后续的有效数据(有的学校,在这方面还是很专业的)。因为,大部分依然是课题研究,所以数据反馈方面没有天然的优势,就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敏锐度。但依然可以通过定性的调研数据,进行用户反馈并制定迭代思路。
HOST/BAIYU:
学校的系统里其实没有这方面的培养,或者说很多咨询公司的方式也是,没有培养过同学去学习收集这个数据,再判别或者优化设计的过程。
KUANGLU:
海外的学校还是有一些的。我自己或者我了解的几个好一点的学校,现在都有让学生去做综合性的项目。它会有一些商业思维的课程,以及做完之后它会有一些原型测试,可用性测试会让同学去做。我们学校的课程,当时有大概 1/3 的时间是商业课的教授来,让我们判断一个市场情况。如果没有现成的论文数据,就让我们拿着原型去街上去测,看看说估一下有多少人愿意用你的这个东西。当然那个时候是作为一个设计迭代的依据,跟我们现在这种说判断结果不太一样,但是那个方法其实都是可以用的。
HOST/BAIYU:
所以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让你们去就去复盘这一轮的结果,然后再去重新审视一遍自己的设计,这是课程要求的么?
KUANGLU:
我们那门课是 1/3 时间调研,1/3 时间设计加原型测试,1/3 是商业思维,请了另外一个学校商业课的教授过来。但是一般海外的学校现在多多少少有一些,我们是会去把它想成一个创业项目,包括资金流这些,都在课程规划里要完成。
YUNGU:
我们遇到最多的情况就是「社会问题就跟中国不一样」,同学了解当地的社会问题上,可能就已经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然后测试方法不是很好,探索方法又花了很长的时间,然后做设计就是留到最后的几天。
你想设计做完之后,就算同学前面全部的推论是对的,那怎么能代表说这两三天的设计产出一定和前面是完全吻合的?这个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前面所有调研都非常华丽,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这个是我们目前为止遇到最多的一个应届生的问题。
稍微好一点的同学他就会比重会分配得比较均衡。即便是他当年比较稚嫩,回过头来今天再交流的时候,表述得会稍微成熟一点,干练一点。
PIANER:
很多设计公司都会谈到或者明确要求「商业思维」,我想这个词可能比较大,或者说本身说得不是很具体,以至于可能很多申请同学对「商业思维」的理解是「我有非常清晰的商业观点和自己的商业逻辑」。
在我看来设计师之所以还是设计师,而不是产品经理或产品运营或是别的什么岗位,是因为设计师所擅长的一定是自己的设计专业,但设计专业在很多时候是不能独立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它必须依附于某些业务即某些商业逻辑上,所以「基于对商业逻辑的理解,洞察设计发挥价值的机会点」才是一个更为明确的要求。
我们在考察设计师的时候一定是看他:基于对商业逻辑的理解和洞察,在设计过程中中,能把设计的价值发挥多大,设计方案执行得如何,而不是他对商业理解有多高深。
在校生没有商业项目,这个可以理解。这个时候我们看的是同学是否从用户/消费者出发的,或者他们是从什么问题和场景出发的。
首先,是否有足够好的视角去洞察到了机会。然后,基于这些洞察是否有足够好,足够创新的解决方案。最后,解决方案执行得是否完整、出彩。
也有很多同学可能是纯创作的,就是作品完全出于自身的一个想法,这个也没问题。我们考量的点也是前面这三层逻辑,你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如何用创意方案来表达,执行效果怎么样。
1. 商业思维
HOST/BAIYU:
比如说今天有一个学生,他学校里面做的东西,自己觉得也是太理论,太基础。他想自己做一些新的项目,你没有什么建议他们去找一些话题或者针对一些点?比如说我之前学校里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但我会自己为了找工作去特地做一些相关的作品,来凸显我的设计能力。
YUNGU:
如果有精力的话,我们是非常欢迎同学去做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无论是真实的项目,还是说他自己思考的项目,项目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用户定位和明确的场景的塑造。至于是不是真的跟 Samsung 或者通用电气的,如果是的话会加分,但是不是的话也没关系。
只要用户是真实存在的,场景和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它的解决路径是符合这个场景和用户的逻辑的话,我们也会非常愿意去进一步了解他。
这就相当于谷歌设计挑战(Google Design Challenge)一样,题目各式各样。那应聘者每个人都有一周时间去做,大家根据题目,快速的做一个设计探索。我们会看他怎么去定义用户,怎么定义产品,最后怎么解决问题。所以不会特别限定说一定要在学校里做或者怎么样。
HOST/BAIYU:
我觉得设计细节是很难的点,你比如说在学校汇报,最不重要,或者最少推敲的就是设计细节。但工作上往往一个小功能,我们也会去努力尝试不同的细节或者可能性。这里我们是怎么考核应届生的?
YUNGU:
其实坦白讲,我现在面下来那么多应届生了。他就算是做实习的商业项目,坦白讲也没什么特别多的细节。我们并不会像要求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的设计师,像细节的完善度,接口的润滑度这些,不会去要求、或者刻意为难同学们。这里所谓的设计细节呢,可能就是两个点。
第一,就是本身的设计产出的完整度和品质感,这个是一个细节。就跟你买一辆车,你会看这个车的「漆面好不好」。第一眼你会看这个细节打磨到不到位,我觉得是一个设计人的基本素养,和商业项目没关系。就跟你参加红点大赛,你渲染图要做的好看一点,也是一个道理。
第二,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思考是不是足够深入。这个细节我们会通过面试的环节来跟大家做交流。他但凡在做的过程中是有思考过的话,他都不会卡壳,会给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回答。然后如果说我们要做一些压力测试,或者一些连续打击的话,他都可以回答得很到位,我们会认为这个项目他其实是用心做的,整个环节和细节都有考虑过的。即便项目没落地,即便不是一个真的已经上线的项目,我们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在公司内部很多创新项目,也未必就一定能够商业落地。对,这是考核应届生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不要想着说没有落地项目,我就不能来阿里。或者他们要很懂商业的,有商业思维的,我不太行就不能来了。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1. 沉淀意识 & 批判思维
YUNGU:比如说今天做 XX 打车的项目,后面可能再也不会做 XX 打车项目了。但是这个过程中,你发现自己的调研方法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用户触达和测试方法是有局限的,那么下一次测试你会怎么测?我觉得如果同学能够有很好的反馈,我不要求你对 XX 打车这个项目本身进行复盘。
但这个测试的能力如果说能沉淀下来,或者至少有这个意识去沉淀的话,我觉得会是一个很好的反馈。
不论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团队合作的问题,有这个总结的意识和过程会更好。
一部分海外的同学,我们发现他们很优秀,但也有时候会高看自己。通常做完之后,觉得这个项目非常了不起,基本不会去反思这个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觉得其实不是态度问题,可能还是总结能力,意识上会差一些。
HOST/BAIYU:
如果往过程上去说,一个学生在作品中能提出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这种是不是比较好?
YUNGU:
对,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很强。他面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多种解决方案,权衡利弊本身也是很强的能力。
HOST/BAIYU:
是的,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不错的思考和执行力的产出了。
YUNGU:
我面试同学的时候,会追加一个问题「这个项目你当时做完和现在肯定隔了一段时间,你回过头来看,以你现在的认知,你会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被沉淀下来,或者哪些地方可以重新做?或者你对自己哪些环节是不满意的?」
极少数的同学,会反应很快,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当时的问题,我会觉得他的反思和批判性特别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从来没想过,做完了就封存了。我们现在的 Job Model,最后一条是「价值的沉淀」。
如果做完一个项目后,不管结果如何,你自己的「反思」和「得到」的沉淀,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
我上面提到的,其实已经达到 A 类同学的标准之一,能够有把做这件事情抽象出来的能力。
CHASHAN:
这点我很赞成,我有时候经常也会问这个问题,假如让你重做一遍,你认为哪些地方还可以改善。之前有深度思考的更好,如果没有,他当场应该是有一个反应的,基于临时表达出的逻辑,其实也很考验他对于这个案例的理解程度。
YUNGU:
是的,有时候能感觉到同学是靠纯粹靠聪明和机智,还是真的有想过,这个是能感觉出来的。
HOST/BAIYU:我学生的时候,学的是平面设计。那个时候想申请体验设计的方向,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啊。开始那段时间我有很明显的作品集恐惧症,拖延症。我觉得这东西特别难吧,要花很多时间,很不想做。然后每次要做的时候,都想能不能找点什么东西。
MINGSA:你可以用模板把初步的框架搭好,但内容的具体细节还得要自己去推敲的。
HOST/BAIYU:没错,我突破的方式就是逼着自己先搞了个模版或者去看看其他专业的朋友,他们的套路是怎么做的,是怎么「讲故事」的。
MINGSA:多看模板,对整个审美还是有点帮助的。
1. 学生时期的别人
KUANGLU:
我可以讲一下我当时的做法,以及我觉得理想的做法。我当时的做法其实是到了内推的时间,但是我还没做完,我打算说不内推了。因为作品集如果做成一个 pdf,它有一个一致性的问题,需要整体风格去设计。但网站没有,网站上可以单个项目去看,然后我就做了一个作品集的网站。网站上大部分的内容其实都是平时项目的汇报或者过程,我就直接 copy 上去。
这个时候我就知道了,做完一个项目作业就要整理出来,理想状态是「随时随地」都有一个拿得出去的作品集给别人看。
你就像前面招聘官们说的:定时做总结。做完一个项目,我会习惯性地把它写下来。这门课讲的什么?我们组的项目做了什么?我自己做了什么?我会做一个总结。一开始我是说给自己当一个考试复习的笔记,后来因为有小伙伴都看我的,就做成了公众号去传播。然后有人会在公众号下面留言给我反馈,反馈有讨论的话又会进行一个反思。
以及包括我现在入职之后,也会定期回头去看上学时候做的作品。因为你有时候会想起来一些东西,你会发现当时东西原来还可以那么做,其实是一个长期的沉淀和回顾的过程。
CHASHAN:
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我特别赞同你的做法。我当时申请硕士的时候,我提前了整整一年多就把作品集搞好了。然后,不断打磨,不断补充新的东西,不断完善,那是一种过程和习惯的产物。作品集看似是个「结果」的产物,但你准备的「过程」,能反映出你的「底子」有多深。
话是有点老,但道理还是这个道理
2.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啊
HOST/BAIYU:
大家有没有特别优秀同学的 case,给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CHASHAN:
我去年面过的一个成功入职的校招生,本科生,大三,让我印象深刻。他在大三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个落地项目经验了。我们倒推一下,也就是他在大一和大二就开始实战了,这样才能保证他在大三的时可以拿出一套成熟度非常高的作品,在校招作品集中出类拔萃。虽然,那个同学是在美国读的高中,成长背景是一个客观原因,但是他的「准备」很早就开始了。
所以你看应届学生没有学校项目,我觉得是个普遍现象,但是对于特别有准备的一些人,我觉得应该是提前接触到这些商业项目。他会自己去接私活,有事在外面接了一两个学期的私活,又解决了自己生活费,回来发表毕业论文的时候,作品水平和课题和其他的同学完全不一样。
我觉得这样的人是一些有目标特别明确,而且会提前做准备的一些人。
HOST/BAIYU:
讲讲你之前在学校里是什么样的?
CHASHAN:
很多年前,我为了申请韩国的硕士,我把我的作品集,用中文、英文、韩文、准备了好多版本,他们不管要什么版本,我都能第一时间给到。作品集细节上包括标点符号、错别字,我都会 review,包括招聘官看完第一感觉是怎样等等,还是要有很多准备的。这些过程都是看不见的,但最终会映射到结果上。
HOST/BAIYU:
我在美国读研的时候也差不多,我刚开学就把简历和作品集做完了,又跟负责招聘的两个老师约着聊了很多轮,她们帮我改了很多英文上表达的错误。这个我后来慢慢知道,一些语病、拼写、错别字上的错误,在找工作的时候是非常致命的,这比我以为的严重多了。不管你设计做的怎么样,美国的各种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认真,后面有可能都不会再深入了解你。后来到了第二年的三四月开始有大公司来我们学校招聘暑期实习的时候,很多同学才开始准备,我当时也是很幸运,抓住了很好的工作机会。
3. 关于象牙塔的讨论
HOST/BAIYU:
所以说很多大一大二的同学,需要找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不能说不管学校的课题,还是要努力找机会去探索和提升啊。
CHASHAN:
我觉得,这跟「产学研」教育体制相关了,这个话题比较大。我特别希望学校里可以有这种包容性,譬如允许在学生,去多元化的接触外面的一些实际项目。当然这是理想状态,现阶段很难,因为体制或教学 KPI 等原因。
HOST/BAIYU:
做两个商业落地项目,给加两个学分哈哈。
HOST/BAIYU:
差不多我们作品集说这么多吧,大家还有没有什么话想跟在校的同学们说?
SHIMI:
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么久设计,不只是为了进阿里或其他大厂的。我想表达的是同学你今天做作品集是为了什么?
希望你们是为了对设计有热情,为了打磨自己,为了做一个更好的设计师。
所以我觉得不管你在什么阶段准备或怎么准备,重要的是把你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用你全面的能力表达出来。对于找工作的结果,尽力之后就是随缘。
我们希望有个性的,有自己特质,喜欢设计的同学进来,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理想去共事。这样讲有点正能量,但是我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 我觉得这样才合理,工作和成长才能长久。
YUNGU:
在基础上补充一下~
做作品集本身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它不存在为了某个特别的目做。
就是你拿到工作了你还可以做作品,你工作了每年要留下多少作品,你也可以继续,它是一个既时行动的过程。所以说你的作品集其实是可以不断更新的,而且是每当有反馈给你的时候,是可以不断去调整它的。
绝不是阿里现在春招了,然后去动手赶一下作品集。或者说看到我们讨论的这些反馈之后,再去调,按照我们的要求去调整作品集。我们(面试官们)这些反馈,还是希望说你自己更爱设计,平时都爱关注这些设计问题。而且这样的人往往其实不愁找不到工作。如果能在阿里的话,我们当然觉得非常好,很有缘分。
HOST/BAIYU:
对, 没错。在大学的时候,目标就是做完这个课题结束,这个学期结束。但想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打磨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YUNGU:
是的。然后作品集,你说到「集」这个词,它的内容就是一定有时间顺序。同学可以多去看一看过去的,再想想未来的,这个作品集可能就真的有成长性,有成长空间的。而不是做完了,你再也不想打开的作品集了。也不是说沾沾自喜,每次看,觉得自己做的好好看,这样的状态可能也并不好。
做作品集就是像做建筑一样的,它其实可以不断的垒起来,跟搭城堡一样。你最后城堡造成巴洛克式的,还是文艺复兴式的,每个人不一样。到底哪个公司要这个风格,或者对口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一个足够完整的一个城堡,不管他什么风格的,我相信大的公司一定都想要。
YUNGU:
同学们所看到,以为的阿里设计,和我们真正在做的设计,相对来讲不是对等的事件。他们会觉得阿里设计就是淘宝 APP 里面的一些页面,首页,或者 Banner。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子。我们面试官没有办法一个个去讲,同时我们出于商业机密的原因,也并不能够把我们项目告诉他们。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不要以淘宝产品的表面的 UI 来定义以后要做的工作。你就把自己最擅长的,最与众不同的特质发挥出来,这个是最好的。
就像上面说的,我们这么大一个场景绝对能覆盖到你的特质。除非除非你是学一些特别小众的,或者说跟互联网大类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那这种设计专业,有可能我们不一定能覆盖到。但是大部分,只要发挥出你自己的特质!特质是我们看同学一个很重要的点。
欢迎关注「淘宝设计」公众号: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绘画创意与实战
已累计诞生 655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4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