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什么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面试官招人时除了看你的设计作品,还关注哪些能力?本文总结了越来越受重视的 10 个技能,想找到好工作的人,这篇别错过了。
市面上通过几个月的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以前是学习 Photoshop 就可以做设计,现在学 Sketch 的门槛就更低了,几个小时就能学会了。以前要学拟物手绘,现在设计都趋于扁平化了,是不是意味着学习门槛更低了。
门槛低意味着进入的人会更多,人多了竞争就来了。根据二八原则哪怕是刚培训的小白或在校的学生都会进入社会,他们中 20% 也是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
表面上门槛低大家都可以进入设计行业,但是往高级资深走往往要求会越来越高,从设计技法上需要你会动效、插画、三维等,从产品流程上需要你懂点下游的前端代码、上游的交互用研,还需要你对字体、品牌、配色、排版、动效、插画、三维、图形、图标、设计语言等有一项是比较擅长的。
这就是门槛低带来的竞争压力。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前 UI 行业刚兴起时做设计只要作品好,学历真的没太大影响。现在随着人才升级,互联网企业增速放缓更趋于稳定化,HR 慢慢地也开始卡学历,个别好的高级岗位会对学历要求更为严格。设计作品再好,如果不能到达面试官手里一切都是浮云。
每家企业都很看重人才的稳定性,京东招聘更提出 25 原则,就是五年内不能换三份工作,平均每份工作不低于两年,或者一份工作不低于三年。最低要求还需要全日制本科。
这还不算什么,很多校招都要求 985、211 院校毕业的。原因很简单,大家理所应当地认为学习好的工作能力也差不到哪去。
还有一种就是有海外留学背景回国的,他们最大的优势是英语流利或有国外科学的用户研究流程方法论,我们用的系统软件都是基于英文开发的。包括现在流行的设计趋势也大多来自国外。国外还有大量优秀的设计文章,他们比我们有很大优势。
现在国内 UI、交互、产品、视觉、前端相对发展得比较完善了,目前最后的一个缺口就是用户研究,一些大厂和有追求的公司在这方面招人基本都需要海外背景并且有用户体验相关的专业院校,虽然用户体验调研方法有很多,但是更科学成体系的流程和方法论并没有,这块基本都是高薪求人才。
以前一直觉得只有外企才需要会说英语的硬性要求,自己有三年多玩追波社区的经验,通过追波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有海外背景的人回国创业,找工作。一些好的硅谷创业公司会在上海建立分公司,都需要你会流利的英语。
记得第一次参加追波上海 meetup 分享会时,有个加拿大华侨嘉宾只会英语,最后的问答环节时只有第一个提问者用中文提问,当第二个提问者考虑到华侨嘉宾,开始英语提问后,后面的提问者就全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提问时,英语很差的我顿时很羞愧。第一次感觉到大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城市。
很多招聘岗位英语也是硬性要求,没有硬性要求的也至少是一个加分项。目前公司 UED 团队每日分享的文章 90% 都是英文的,这真的需要我开始慢慢尝试学习英语,至少先开始学习设计相关术语、大厂系统指南、组件、设计模式、设计流程等相关英语。看来好好学习英语是逃不过去的。
同质化竞争是指同一类系列的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外观设计、理化性能、使用价值、包装与服务、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价值逐渐趋同的现象。
国内在电商产品设计中同质化竞争太激烈了,以至于我们打开国内的电商类 APP 从信息架构到界面结构基本雷同,能进行区分的只有图标、Banner、图片的精美度。这也导致了之前提到的门槛低,培训几个月就可以上岗,完成相关的设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如何做出差异化的设计,敢于创意,用更科学和严谨的态度去创新。美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列子。
最近美团变黄了,因为黄色代表着热情、温暖,象征着美团始终坚守「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有温度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帮助人们向美好生活靠近。
调查研究显示,人们在挑选商品和服务时存在「七秒钟定律」:人们只需要 7 秒钟就可以确定是否感兴趣,而在这短暂的 7 秒钟内,色彩的作用占到了 67%。色彩的占领在人们的品牌认知和消费行为上有着重要意义。
设计领域更加细分化,2009 年以前只有网页设计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设计师也慢慢细分为 UI 设计师、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全链路设计师等。
都说设计是相通的,那是以前或者说设计领域的初级水平可以说设计是相通的,设计领域细分化意味着每个细分领域知识点和方法论也会截然不同,随着每个细分领域的深耕会开发出属于自己细小领域的流程和方法论。
Photoshop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设计什么都可以使用 Photoshop,当时每个设计细分领域都会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点,比如修图师会更在意调色技巧,UI 学拟物会更在意造型和图层样式。随着设计的轻量化,Sketch 慢慢代替 Photoshop 在界面设计的地位,Sketch 轻量易学方便管理,Sketch 的 Sysbol 组件化的灵活性和 Library 库的调用,大大提升了设计协作和效率。
现在信息是相当开放,想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是非常容易的,无论是技巧还是方法论相关的文章都很多。记得我以前学 Photoshop 可以把国外 Photoshop 网站教程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那时候资源相当匮乏,有教程就不错了,不会在意教程的优劣。
现在不同了,资源太丰富了网上随便搜 2.5D 教程,有 Ps、Ai、C4d 等不同软件制作方法和技巧,这时候学习的人也会很痛苦,他不知道哪种方法更适合他,哪种他学起来会更高效,因为方法多而陷入了选择困难。
这时候学习力就体现出来了,谁能在信号爆炸时代快速找到你的学习教程,快速地分辨哪个方法更适合自己,并通过实践掌握对应的技巧点,不断优化最终吸收成自己的东西。
社会上大体分为三种人,一种人就是知道有很多知识点;另一种人是不单单知道有很多知识点,他还会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找出其中的差异;最后一种人就是不单知道分门别类,还能通过某种路径把知识点串连起来。
学习力强的人会通过各种平台发布作品后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会更加勤奋自律不断产出,慢慢脱离自己的迷茫区。学习能力弱的人可能会陷入道理我都懂可还是做不好设计的状态。
这几年 UI 行业的兴起,待遇也水涨船高,很多设计师为了能拿到更好的待遇会加速自己的学习进程,当提到某个基本知识点时,你可能也能说出了一两个知识点,但是继续追问下去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
这是现在大部分设计师存在的普遍现象,大家都很着急,UI 还没学好就想着转交互转用研转产品,可能很少的人会思考我是不是需要学习点平面知识来打牢我的基础知识。
UI 什么是基础呢?字体、图标、图片、图形、颜色、排版、规范、动效、视觉。因为上面提到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在 UI 界面设计中,字体默认苹方、Robote,配色多为企业品牌色,规范是iOS、Material design 两大类。所以真正能体现你设计能力就剩下图标和排版能力,基础的图标还没画好你凭什么从竞争中脱引而出。
这几年的招聘中能明显看出 UI+ 是趋势。UI+品牌、UI+动效、UI+交互、UI+产品、UI+视觉、UI+前端,看到这里突然发现 UI 是基础,只有掌握好了 UI 再加上其他附属技能,个人认为附属技能中品牌、产品、前端会更冷门一点,竞争相对较少。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软件知识还是理论知识,真正常用的工具可能占软件功能的 20% 都不到,但是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其他 20% 外的技能点。当工作中别人遇到不会制作的效果时,你能通过某种技巧快速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
好的设计师是不单单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能预判风险。当在处理某个项目时,比如产品设计时接到一个需求,改了某个模块的界面时,是否能想到程序实现改动这个界面的公共样式会影响到其他界面的样式。
再比如我们制作一个很简单的三折页,是否考虑到使用的字体会侵权?使用图片是否引用进来?使用的图片是否高清?品牌色使用专色还是使用 CMYK 油墨打印?防止打印实际效果颜色有偏差,是否在印前就让供应商打个样?给出来的文件是否出血?文字有无错误?是否扩展?扩展后是否有文字偏移?都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我们不单单需要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负责,更需要对设计作品在实际场景应用负责。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会成立 UED 团队,在 UED 团队中我们需要与上游产品和市场、下游研发进行跨部门的协同,我们设计团队部门的每个成员之间也需要设计协同。
这就要求我们慢慢搭建属于每个公司或者每个产品的设计系统语言,我们需要通过原子系统理论从原子到分子到组织到模版到页面,使用组件化思维对组件重新定义扩展适配让其运用到更多的设计场景中去。对所有的设计文档进行归类和说明。必要时可以构建团队的知识库,方便新成员学习。有了规范化的设计语言每个成员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组件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同时慢慢优化组件,按照这套标准才能确保我们每个成员做出来的设计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人设计出来的效果。
大多数人的工作基本都是在一个行业里面进行深耕,跳槽时也是选择类似的竞品公司。但是我们做设计的基本都是跨行业的比较多,每次做个两三年对某个行业背景慢慢了解又开始转向另一个行业。对此我们是否有考虑过价值的传递和延续性。
这就需要我们抽象总结提炼出设计相关的方法论,虽然换了公司但是我们面对的还是上游产品市场下游研发,我们需要提炼总结一些产品思维、逻辑思维、前端思维、服务思维。当有了这些方法论的总结经验会增加我们设计价值的传递。
设计思维的概念感觉很大,我们可以把设计思维抽象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其实这个方法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去发现用户的问题,并用设计来解决问题。
设计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 同理心:了解所涉及的真实用户需求;
- 定义问题:以人为中心的方式重新构建和定义问题;
- 构思概念:在构思环节中提出更多创意想法;
- 原型设计:制定问题的原型和解决方案;
- 测试:不断测试原型让其更加合理。
最终形成一个闭环不停地迭代更新。
设计思维过程是迭代的、灵活的,侧重于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协作,重点是基于真实用户的想法、感受,并将想法变为现实。
我们的设计流程是产品 - 用研 - 交互 - 设计 - 研发 - 测试,这个流程中我们也会滋生出不同的思维,如产品思维、交互思维、设计思维、前端思维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了解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用户体验五要素中从下到上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具备连锁效应。这里就不详细讲了,感兴趣可以阅读《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这本书。
希望以上这些能带给大家学会思考,尤其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每一位设计师。多去挖掘有价值的设计信息来进行自我赋能,通过提升自我思维高度来保证项目的高效运转。
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注定失败。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水手哥学设计」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时代的设计师生存手册
已累计诞生 669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已发布5条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