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Coffee 设计咖 是一档为产品设计师和关注用户体验的同学准备的播客节目。这期节目我们请到的是做了 10 年 UI 设计的百度设计师 JJ Ying 同学作客 UX Coffee,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和职场经验。
有人说:在工程文化主导下的公司做设计,就像是在欧洲打棒球(大家都知道,却没人真的在意)。那么在这样的公司文化下,设计师如何说得上话,如何推动自己的想法,如何在团队中争取话语权?
△ JJ Ying
我的设计启蒙——游戏资源包
UX Coffee: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设计的?
JJ Ying:大概在我初中的时候。初二的时候我学习成绩不错,爸妈给我买了一台电脑作为奖励。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台电脑。买来以后我就开始折腾了,我一开始玩一些电脑游戏,无意中会发现它的资源包,看到里面有好多图片,我那时候就在想它们是拿来干嘛的。我发现他们其实是我玩的游戏里的一些图片的切片,我发现一个简单的按钮是由九张小图片组成的,我想着这东西还挺高级的嘛。这样就形成了我对 UI 的一个初步印象了。
后来用 Windows XP,我找到了系统登陆界面的图片资源,我发现你其实是可以换掉这些图片的:你可以把登录界面里的背景图换掉,把按钮样式换掉。发现了这一点以后,我就把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几个游戏的图片用到了那个登陆界面里面。做完之后,我还把它发布在网上去给别人下载,那时候看到很多人下载,虚荣心就起来了,就不停地去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这个事情应该算是开始对设计感兴趣的开始,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吧。
△ 经典的 Windows XP 登录界面——JJ Ying 的第一张画布
青春的试验场
JJ 的第一台电脑成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时候的他并没有意识到他折腾的这个叫电脑界面的东西将和他之后的人生紧紧相连,他一边玩着游戏,一边顺利地进入了大学。尽管高考时他选择了物理学作为他的专业,但相对于轻松的大学时光给了 JJ 很多时间去探索他真正的兴趣。
JJ Ying:进了大学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突然间家长、老师都不管你了,你想玩什么玩什么,一下子有很多业余时间,我就又慢慢开始做其他的东西了。那时候我开始设计 Windows 的鼠标指针的样式。其实做这个并不简单,因为一个鼠标指针在 Windows 下面其实可能多达十几种状态,每设计一套都要把它的各种样式,包括动画在内全部都做出来。我脑子里想的一些动画状态是 3D 的,所以通过做这个,也让我第一次去接触了3D 设计软件。大学的时候很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状态我觉得在大学之前和之后都不会再有的,我现在特别怀念那个时候。
△ JJ Ying 在大学时期设计的鼠标指针
UX Coffee:你大学的时候还参加了很多设计比赛,能讲讲你为什么会想到去参赛吗?
JJ Ying:这里要讲到当时的另一个转折。04年的时候有一个 UI 设计的世界比赛,那一届在图标组有一个中国人赢了,他叫 Rokey,他后来创建了 EICO Design。虽然这个比赛的含金量不高,但当时跟 UI 设计相关的比赛太少了,所以大家都比较关注,Rokey 赢了那一届之后,在圈子里反响还蛮大的,我自己当时也是被激励了,后来也陆续去参加了一些比赛。
大学里我自己对设计的探索让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以后应该会做一个设计师,而不是和物理学相关的东西了,所以到后来我就放弃专业课,转去蹭一些跟工业设计相关的课,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慢慢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UX Coffee:你很早就确定自己未来会做一个设计师了吗?
JJ Ying:对,知道你自己想要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以及会做什么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件事情听起来容易,但其实没那么容易,不是每个人都能很早就明确自己的方向。我也说不上来,可能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内心吧。
在夕阳产业耕耘四年,抬头却见,外面的世界早已腥风血雨
2008 年,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大事,中国举办了奥运会,奥巴马当选了美国总统,苹果公司发布了 iPhone 3G,人们的数字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从 PC 时代迈向了移动时代。
也是在那一年,JJ 毕业了,他加入了 PC 时代尾巴上的昔日巨头公司——惠普,正式成为了一名 UI 设计师,而他当初设计的产品,对于今天绝大多数设计师来说都有一些难以想象...
JJ Ying:加入惠普以后,我做的第一块业务是做打印机产品的第一套 UI 设计语言的设计。
UX Coffee:打印机也有 UI 吗?……
JJ Ying:对,我在惠普做了4年,被问过无数次这个问题,打印机不是 USB 插上去就可以打印的吗?需要什么 UI 界面?当时在国内,不管是企业还是家庭,人们大多用的是没有屏幕或者是简单的液晶屏幕的低端产品,但在欧美国家,他们会用到更多高端打印机,那些产品就带有彩显操作屏了,我就是在为那套产品线做设计。
当时我设计的一个打印机,有一个 4.2寸屏。从简单的设置,到联网安装各种 app,再到读取各种的内容,你都可以在打印机的操作面板上完成操作,我当时做的就是这种操作屏。
当时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夕阳产业,我在惠普是 08 年,正好是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一年,什么东西都流行往手机里塞,打印机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少。当时我们都拼命想各种创新点,怎么跟中国的国情结合,激发大家的打印量,事实情况是,在个人用户领域里,打印量逐年下降,这种趋势作为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 JJ Ying 在惠普为「世界上第一台联网打印机」所做的 UI 设计
UX Coffee:从 08 年到 12 年,也就是你在惠普做的这四年间,IT 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势不可挡。你当时身处惠普,做着正在下行的打印机,你个人当时是怎样一种感觉?
JJ Ying:那四年可以说这个行业是腥风血雨吧。从 07 年 iPhone 面世之后,IT 产业进入了一个不管用什么词来形容都不过份的疯狂时代。以前我们做私活,接的都是 PC 端上的软件,从 07 年之后,大家做的都是手机 APP 了。凡是那些能和移动端搭上边的设计工种,工资都蹭蹭蹭地往上窜,是翻倍翻倍再翻倍的那种。那几年 UI 这个职位也变得非常火,有很多人涌进来做这个事情。
UX Coffee:这个行业的变化对你个人有什么影响吗?
JJ Ying:对我个人来说,会有一种比较嗨的感觉。为什么说嗨呢?因为有很多人和我做一样的事情,感觉自己身处时代的洪流之中。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危机感,比如说,比我晚入行的朋友工资都蹭蹭蹭地往上涨了好多,而我自己的工资四年都没动过。人家做的东西也很火,我自己做的东西却都是不温不火的,很多东西国内的用户压根都不会用到。那时候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吧。
输入法设计——方寸之间也有大文章
12 年,JJ Ying 离开惠普,加入百度。在加入百度这四年多时间里,他经手的产品线包括,百度浏览器,百度地图, 移动搜索,和百度输入法。这其中,他对百度输入法这个产品的感情尤其深厚。
JJ Ying:在我加入百度输入法团队之后,有很多人问这个问题「输入法能做什么设计啊,你不会每天做皮肤吧?」这个问题比较尴尬,因为确实挺难跟别人解释。你可以说输入法设计很枯燥,但对我来说,它很有趣。
我觉得设计师分两大类,一类喜欢去做完全新的东西,这种人可能适合去 agency,每次接触到的项目类型都会不一样;另外一种人,他们做项目就像带孩子一样,喜欢一点一点地去打磨设计细节,可能这些细节大部分人都不会注意到,但是他就很享受这个过程。哪怕这个东西看起来有点枯燥,但是他会做得很嗨。我说的这两个例子可能极端了一点,但做输入法设计其实就比较适合后一种设计师。
输入法是非常注重体验的东西,其他很多产品你做一个改版,用户可能一开始骂两句,用几天也就习惯了,过了一个月,就不会有用户记得改版过了。但是对于输入法来说,按钮的间距哪怕差 1 个单位,用户也会有很明显的感知:「哎?这怎么按不准了?」输入法改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对设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也有很多乐趣,每次你挑战的东西真的就在方寸之间,在一个非常小的豆腐块里去做文章。
△ JJ Ying 在百度输入法团队做的 app 图标
UX Coffee:你做过的设计改动里,有没有什么是测试结果和你一开始设想的不太一样?
JJ Ying:这种情况挺多的。之前做 Mac 输入法的时候,我当时提了一个功能,当时起的名字叫「安静模式」。根据我们的调研,我们这个产品在 Mac 上的用户基本上就两大类,一类是程序员,一个是设计师。程序员差不多 80% 的时间是泡在代码编辑器里面的,设计师 80% 的时间是泡在 Photoshop、Sketch 这种软件上面的。但是在这两类软件上,用户没有频繁输入中文的需求。
基于这个观察,我当时想的功能是,一旦检测到你使用的是我们已知你不太需要输入中文的 app 或者是用户设置的白名单里的 app,我们就帮你直接切换成英文输入的状态。这个想法一部分其实也是基于我自己使用的感受,我经常碰到一种情况就是我在代码编辑器里写代码,输入法还是默认中文输入的状态,这时候输入就会有输入条出来,这种体验就不太好。我觉得更好的体验是让系统做判断,自动帮你做这件事。
但是后来等这个产品的大版本真正上线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大家的感受并不是很好。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很多人有自己的切换习惯,她打开代码编辑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输入法切换回来,这有点像是一个带有仪式感的操作,大家已经习惯了。另一个问题是,在某些软件里面这个自动操作会和软件本身有冲突。这两个问题导致我们最后上线之后效果不好,很多人都没有开启这个功能,数据非常惨。
尽管如此,我觉得在做这件事情的那段时间挺幸福的。我感觉我们团队里 4 个人就是爹妈,每个人都在挖空心思想新的点子去做,并不局限于各自的职能。我觉得对于尤其是在百度这样的大公司里面,有这种类似在小型创业公司工作的体验还挺难得的。
工程文化主导下,设计师如何推动自己想法?
UX Coffee: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是工程师背景,百度也是一个工程主导的公司文化,这是业界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在硅谷,绝大部分科技公司都带有很强的工程基因。你在这样的环境下做设计做了很多年,你有没有摸索出一些门道来?在工程主导的公司文化下,如何为设计师团队争取话语权?怎么在产品上推动一些自己的想法呢?
JJ Ying:老实说,我没什么门道,但我觉得话语权这个事情,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不是追求话语权了,而是在追求听的权力了。
UX Coffee:对,这是第一步嘛,你首先要去参加那些重要的会议。
JJ Ying:对,其实百度这边设计师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当你说要真正参与到对于产品战略方面的决策,那么在核心团队里有没有设计总监或者设计经理这样的角色存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我们老板对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你一定要打入产品的核心会议,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那你连产品的方向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话语权了,你连和其他人据理力争的机会都没有。
我个人的感受是,这件事情没有很多技术性的事情可以做,更多时候是从人情的层面来提高话语权。
UX Coffee:什么叫非技术性的手段呢?请别人吃饭、喝奶茶?
JJ Ying:对,在中国这是避免不了的,很多事情你在电脑面前解决不了,必须要在饭桌上解决。请吃饭啊、介绍对象啊这些是人情方面的,当然这只是一小方面。但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你就是尽量去用他们的语言说他们的话:比如很多时候工程师说这个东西实现不了,有的设计师可能说实现不了那就算了,我就改一下我的设计呗。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时候是工程师不高兴去改,而设计师你又不了解背后的逻辑,对话没法深入下去。如果你能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程序实现背后的逻辑,你就能跟他们更好地对话,她也会觉得你很尊重她,也会更愿意和你交流,这样你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除了你要懂技术,你也要想办法让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去懂一些设计。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把整个产品团队的人拉一个聊天群,非官方的、活泼一点的群。在这个里面你可以去分享一些你看到的最新的一些设计新闻、或是设计的比较好的东西,让你的整个团队了解到最近的设计趋势,和你觉得好的设计,这样可以让他们更理解你做设计时候的出发点。
以前有阵子流行线性图标有个缺口的那种风格,那时候我们设计师提了一个图标提案,结果产品经理给打回来了,说这是个 bug,你这个图案的线都没有连住,这怎么行呢。
△ 曾经流行的线条带缺口图标
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图标设计趋势。但如果你在平时的沟通中,把你自己看的东西也给她灌输一点的话,她也就会慢慢理解。长此以往,你的团队更理解你,也更信任你,你的话语权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提高。
但是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挺麻烦的。如果像我之前做输入法的那种团队,比较小,大家都比较年轻,本来也说得到一块儿,我觉得去做这类的事情就很有效。但是对于一个更大型的产品,如果开发工程师团队有一百多个人,你每次合作的工程师都是不一样的人,这就很难做了。
UX Coffee: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设计师也是要像 PM 和工程师那样有一个固定的组,也更容易形成一个固定的圈子,因为信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有了信任以后事情就好推动了。
JJ Ying:对,说到这个「信任」,我觉得设计师最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专业给做好,这对于话语权才是最重要的。举个非常细的例子啊,比如你让纯视觉的设计师出设计标注,这个事情听起来比较简单,但你去细究的话,其实真的能把这个事情做专业的人挺少的。你可能觉得现在很多工具都很方便,在 Sketch 里用 Measure 直接导出就好了,但是你有没有把详细的东西定义好呢?最大宽度是多少?遇到文字特别多怎么办?文字特别少怎么办?在不同的平台下应该有差别吗?不同分辨率下的响应式设计要怎么做?这些问题如果你没有帮工程师考虑好的话,那么他只能靠自己的「感觉」来做,或者不停地来反复问你。你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些问题考虑好,就可以省下很多沟通成本。
如果你自己没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别人就不会信任你,如果在专业问题上你都得不到信任,那在做产品决策的时候,你的话语权自然就低了。你连自己专业上的事情都做不好,你怎么去推自己想做的其他事情呢?
做老板就像做 baby sitter,太难了
UX Coffee:我们知道后来你在公司做了 Team lead,管一个设计团队。从做设计师到做设计经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角色的变化的呢?
JJ Ying:我觉得这个变化非常明显,当你有了直接汇报给你的下属,这个时候需要你去考虑的问题、做的事情就不一样了。以前网上有一张图,讲经理(Manager)和主管(Team Lead)的区别在哪儿:那张图是一堆民工在拉一个桶,Team lead 就是那堆民工里的第一个人,他领导大家、但同时自己也干活。而经理就是在后面被拉的那个人,经理就指一下方向,然后让其他人去卖命。这个图我觉得还是挺形象的,对我来说也是有这样的一个转变。
UX Coffee:你喜欢这个转变吗?
JJ Ying:不喜欢。举个例子吧,以前在惠普做 Team lead 的时候,如果我觉得其他同事做的不好,我可以很简单地和他说我觉得哪个地方做得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甚至我可以自己出一些方案,我们来看一下哪个方案好。但如果你是一个经理人的角色的话,你什么事情都亲自去做,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作为经理,你需要给下级一些试错的机会。他可能做得不好,但你要允许他犯错,给他试错的机会,给他对一件事情的主导权,这对他的个人成长很有帮助。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也会伴随相应的成本代价在里面,尤其是对重点产品来说,试错的成本很大,但这样做对设计师个人成长的收益也非常高。你作为经理的话,不单单要考虑产品做的好坏,还必须考虑到人员培养的情况。你有没有把大家安排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你怎么去权衡设计质量和人员培养,这些问题就和之前我想的一门心思做好东西很不一样了。
我记得大概我做完第一年管理工作的时候,我老板问我第一年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就说我这一年下来感觉自己是个 baby sitter(代看孩子的保姆),我以前不会考虑很多这些细枝末节的管理问题,但是现在不得不去考虑这些问题了。
UX Coffee:这个工作其实还不如 baby sitter 好做呢。小宝宝不舒服了还会哭啊叫的,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时候对老板不满意了,不一定会说出来。
JJ Ying:是的,这一点和国外不太一样,中国同学大多比较含蓄。大家心里想什么,嘴上说什么,跟最后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并不一定完全一样。我并不是很享受做经理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也不是特别擅长做这些事情,所以很多事情我都是后知后觉,就是一定要等到出了什么问题了,我才会去感受到,我才会去弥补。
UX Coffee:做设计做了这么久,突然要求你放手了,重心放在团队管理上,会不适应吗?会不会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自己出手?
JJ Ying:确实,老实说我的个性特点决定了,要我放开手完全不做这些事情好像也不太现实。
虽然我是大公司的设计师,但其实我更多是一个野路子的人,对规范化的那套东西并没有特别的执念。我感觉我和同学们的关系虽然还比较好,但是我经常没有办法传授他们很多我很想要他们了解的东西,或者是我擅长的事情。举个例子,比如要做个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如果我来做,肯定比你快三倍,你用上我这个快捷键,保证你速度翻倍。但是你不能让每个人都去用你这套快捷键,因为每个人的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你没法让所有人都和你的方式一样。
UX Coffee:你是不是恨不得你手下所有的员工快捷键都和你设置的一样,然后你就说,这个时候你就按这几组快捷键,上下上下 ABAB 就解决了!
JJ Ying:这个是比较细节的东西啦,软件技巧这种是团队管理当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总体来讲做管理这段时间给我的感受是,我并没有带好我的同学们。
给年轻设计师的建议
UX Coffee:作为 UI 设计界的前辈,这么多年来你应该也带过很多职场新人,你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吗?
JJ Ying:这两年来的校招生比较多,和年轻设计师接触的机会也多一点。我发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有的年轻人手活挺好,有时候就会自恃比较高,我自己也年轻过嘛,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尤其是对于想要给公司带来价值的设计师来说,你自己的手活怎么样其实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更多情况下,你需要把自己做的东西放到整个产品甚至是公司的角度去看,看它是否能达成预定目标,对产品和公司有帮助。
我觉得很多新人并不是特别理解这个逻辑、或者说还没有适应公司这个环境。他就觉得老板交给我这个东西去做,我把这个设计做漂亮就行了。但是实际上对老板来说更重要的,不是你把这个东西做得多好看,而是你的设计最后能否被实现出来,去满足既定的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你的设计稿、效果图有多漂亮,只是产品设计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这个项目推动,然后最后成功发布在一个可控的质量里面——这一点,我希望更多的年轻设计师能够去意识到,并且去适应它。
嘉宾联系方式
博客: iconmoon
JJ Ying & Leon Gao 设计播客:anyway
本文编辑:吴艾蔚、林濤、黑眼圈Chloe、Sepahope、Shirley、Riceman
往期回顾:
- 《做设计说到底是「知人事」:专访VMWARE 设计主管谢雅苹!》
- 《从GOOGLE到AIRBNB,这个萌妹子想让设计更有温度》
- 《专访丨不会做PPT的人机交互博士不是好用研》
- 《专访丨十年设计,不忘初心(三星北美设计经理穆怡雯)》
- 《专访丨从上海到硅谷的GOOGLE 交互设计师王斯捷》
- 《专访丨从迪士尼到纪念碑谷的中国设计师》
- 《FACEBOOK 设计师张宁夏:斯坦福大学的人机交互专业是怎样的?》
- 《FACEBOOK 资深设计师何如佳:当扎克伯格是你的产品经理时》
- 《趁年轻做些更有挑战的事情!专访TWITTER 产品设计师王源》
- 《Medium 设计师姜羽扬:设计小白的光速成长之路》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内搜索「UXCoffee」,关注 UX Coffee 设计咖 微信公众账号:
【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yuan@uisdc.com】
================明星栏目推荐================
优优教程网: UiiiUiii.com是优设旗下优质中文教程网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为零基础设计爱好者也准备了贴心的知识树专栏。开启免费自学新篇章,按照我们的专栏一步步学习,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视觉效果。
设计导航:国内人气最高的设计网址导航,设计师必备:http://hao.uisdc.com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这么设计才好玩
已累计诞生 632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